历史人物“活化”需要做好地情资源开发

2019-01-10 06:53
看历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历史名人方志活化

刚刚闭幕的首届天府书展上,“四川历史名人丛书”,小说系列一共十卷本亮相。这是四川“活化”历史人物、进一步发挥地方志资源在“存史、资政、育人”中的作用的一个大手笔策划。

无独有偶,就在首届天府书展揭幕前,我应邀参加崇州市举行的“历史名人常璩、陆游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其主题也是历史名人的当代“活化”。

弘扬传统文化,活化历史名人,让历史服务于当代,这当然是好事。联想到国内大小城市目前蓬勃发起的历史人物、地方志编辑出版热,再细察一些城市、部门在此种项目的粗制滥造和简单化、低质化上马,感觉有一些常识和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必须在“动手”前说明。

一是选择活化的文学体裁问题。相对而言,历史人物的小说活化受到史实的桎梏还是小了很多,传记类文本写作,则必然要考虑到地情资源的深度开发,要让地情资源服务于历史人物的当代活化。从时间轴上来看,離我们越久远的历史人物,其史载资料和信息显然就越少。但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即目前的整理是否已经穷源尽典?这值得讨论。信息的稀缺,证明尚有搜罗发掘的可能。地方历史人物属于地情资源的范畴,开发的程度决定了最终的利用效益。选择小说而非传记文本,写作难度小了,文本好看了,但又不免落入历史“戏说”的陷阱。

二是活化的方法问题。是依靠既有的资料和信息,现炒现卖,“新瓶旧酒”,还是重新开发,从基础做起,厚积薄发?说是方法问题,其实也是态度问题,当然,也还是观念问题。

三是政府的介入程度问题。我注意到一些地方政府在历史人物的“活化”和方志编辑过程中,有明显的统筹策划命意,这种策划命意从整体考虑上来说当然是应该的,但如果没有把握好深浅,即过多过深介入专家、学者等专业人物在历史人物、方志整理和写作方面的工作,难免会妨碍和影响专业的创作思维,使专业的历史人物、方志整理受政府意图影响而偏离了本来的历史价值体系。如何既尊重了专业的管理和写作,又确保政府的“活化”意图得到体现,这当然需要很好的平衡。

四是开发资金的投入问题。“大人物大投入,小人物小投入”,这是惯性思维。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还在于对历史人物的价值认知。一些历史小人物,其实可能埋尘许久,稍作琢磨,即发亮光,成为历史“大人物”,其“活化”的价值就会更大,甚至有可能形成超越历史认识的价值。这当然取决于开发资金的投入和开发的深度。从很多地方的先行经验看来,历史人物要服务于当代社会,尤其是借历史人物提高地方文化软实力,一定量的资金投入是免不了的。有大的产出预期,就要先有投入的思维,不要指望把历史人物从博物馆里请出来,立即产生文化与经济效益。

思考和解决好这四个问题,历史人物的“活化”才不致走偏,这也是地情资源开发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开发利用地情资源,就必须深度挖掘地方志书中或社会各层面的地情资科,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那些匆匆上马,初看起来热热闹闹,八面风光的地情资源开发,其结果也只能是越走越没底气,以致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要说这方面的案例,以我有限的观察和阅读视野所及,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的“三唐”(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同胞三翰林)的地情资源开发可资借鉴。三年,—个班子,上千万字资料,28本约800万字的资料长编,这是历史人物“活化”最具有说服力的基础开发工作样本。

如此,建立在深厚地情资源开发上的《唐景崧》传,才具备了“活化”的基础。

猜你喜欢
历史名人方志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抢注历史名人故里行为的法律效力研究
历史名人身份大起底
Average Incremenral Correlarion Analysis Model and Irs Applicarion in Faulr 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