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成本管理在制造业的具体应用研究

2019-01-10 06:58王宏伟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制造业

王宏伟

摘 要:随着时代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广大制造业企业来讲,只有在顺应和借助信息化趋势这一时代潮流与历史机遇的基础上做好ERP成本管理的应用工作,才能使自身的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一个成功的ERP系统一般可以为企业带来如下效果:缩短采购周期、降低库存材料、确保按期交货、减少库存积压、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基于此,对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本篇文章主要研究ERP在制造业所开展的成本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和ERP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研究这两大部分内容。

关键词:制造业  ERP成本管理  具体应用研究

一、现存问题研究

现如今,ERP在我国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真正成功运用的企业不多,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现存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下述几个方面:第一,人的因素是成功实施ERP的关键因素。目前来讲ERP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相对要高一点,但是实际在运用中员工的基本素质不够全面。企业的成本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人员、技术、经验等诸多因素。由于人的因素的差异性,造成不能及时传递共享成本信息,信息仅传递流通于各部门内部,难以为生产奠定准确的管理信息基础。造成成本控制方面数据难以准确而及时。第二没有做好成本目标管理细化工作。虽然采用了ERP管理系统,但是还是应用以前老的一套管理方法,没有真正发挥目标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全面控制作用,没有在企业丰富的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重新綜合考虑生产实际,使成本核算更加合理。第三,实际应用与管理优化脱节,未能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需求进行分析,比如电子行业的成本管理相对其他行业的成本管理相对复杂,要求也与其他行业不一样,难以运用ERP系统功能对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控制。第四,制造业的自身标准成本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造成标准成本数据失准,难以适应ERP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要求,也难以做到对成本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第五,供应商的目录建立不够健全,一些制造业企业对上下游间所具有的联系太过忽略,战略合作极其缺乏,基本上很少从长远效益考虑,未按新的管理要求进行重新配置,影响了ERP系统软件功能的发挥,成本管理水平也迟迟难以得到提高[。另外,基于企业资源管理角度,ERP成本管理可以划分为设计阶段、人员培训、采购阶段以及制造阶段这四个阶段。所以,接下来将从ERP成本管理上面,对其在制造业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具体应用研究

(一)做好设计阶段的应用工作

从设计阶段开始,企业应该从新产品设计阶段的方案方面、用料方面以及工艺方面抓起,做好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方案方面、用料方面以及工艺方面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选择好、配置好优质合理的设计方案,产品成本也随之降低。对制造业企业来讲,ERP系统的引入和运用,可模拟多种产品设计方案,最终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在这一阶段企业有下述三点值得注意:其一,企业在使用这一系统进行模拟计算的时候可以进行不同的成本率与成本动因的设置,进而比较模拟出的多种成本方案;其二,在这一阶段企业还应该对多种产品设计方案标准成本加以确定;其三,企业中的决策层应该注意做好方案优选工作,在产品质量得以保障的大前提下使产品用料、生产以及工艺流程得以优化。

(二)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ERP系统的成本实施管理需要又懂计算机技术又懂企业成本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选拨ERP的高级人才,能够把技术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把常规的管理技术与自己企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复合型人才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三)做好采购阶段的应用工作

严格控制采购成本是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因此着重做好二方面的工作。其一,运用ERP系统建立、建全供应商目录,不断更新供应商信息资料,使价格低、质量优、结算期长的优质供应商不断增加,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其二,做好产品的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材料采购成本与目标采购成本存在较大差异的,要进行分析研究,对超目标采购成本的材料成本查找原因,而对于采购费用方面的超支差问题,则应该进行深至作业层的归集与分配,并用多种因素分析方法(资源价格、作业动因量以及资源动因量等)对差异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在使仓储成本最小化的同时,使材料存储量保持在合理的状态,最终保障自身生产运转的正常进行。

(四)做好制造阶段的应用工作

首先,做好制定目标生产成本方面的工作。ERP系统中有一个产品结构清单,可以清晰表示产品目标成本。制造一个新产品所需的物料标准、人工标准以及制造标准都准确无误的在产品结构清单中有所表示,所以基于ERP系统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做好成本项目的最底层目标管理,对超出目标的部分进行充分的分析;其次,做好计算实际成本方面的工作。在产品制造全过程中分配资源动因与资源成本得以形成产品成本,这是实际成本的实质内容。最后,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间的差异,假如有超值差存在,则考核应该从材料用量方面和价格差异方面加以考虑。主要是由于ERP作业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有着更强的科学性,使发现现存问题变得更容易,在对问题原因加以提示的同时,更便于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传统成本管理深深的影响着制造业企业,使其所开展的成本管理工作深受单一的成本管理方法、较大的成本管理工作量以及较大的成本核算难度的影响,极大地制约着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制造业企业应该在对信息化发展趋势加以充分利用的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ERP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本篇文章首先对制造业企业所开展的成本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设计阶段、采购阶段、采购阶段,对制造业应用ERP成本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实例,给制造业企业应用好ERP成本管理提供更加切实的借鉴和依据。在充分发挥ERP成本管理应有作用的同时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使企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朱信恒.ERP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对照研究[J].纳税,2018, No.195(15):162.

[2]蒋雪.强化企业成本管理,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 2017(08):83-84.

[3]张信敏.ERP系统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

[4]孙长峰.ERP系统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优化及应用[J].现代企业,2018, No.393(06):11-12.

猜你喜欢
制造业
2019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房地产业与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多分一点爱给制造业吧
2016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排行榜
2016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