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包括”引发的思考

2019-01-11 02:37◇闫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哈默自然段难民

◇闫 梅

《尊严》一课的教学设计,让我经历了一次痛苦而又难忘的心灵之旅。一次次修改教学方案,推敲教学语言,完善教学思路,让我收获了一节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回看教学录像时,一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的注意。

师:第1 自然段描写了一群难民受到沃尔逊小镇上的人的款待,但是为什么没有写到主人公哈默?

生:因为这群难民中不包括哈默。

师: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

生:不同意。因为后面很多地方都写了哈默,所以第1 自然段就没有写。

生:第1 自然段写难民是为了与下文写哈默进行对比。

后两位同学的回答显然和我的教学思路是吻合的,我的第一问,意在让学生体会对比和衬托写法的作用,而第一位同学的回答是我之前没有预设到的。哈默是难民中的一员,说这群难民中不包括哈默, 我的第一反应是此说法是不对的,所以才有“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这样等同于否定的回应。认真读课文,这位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一个寒冷的冬天, 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 家家烧火做饭, 款待他们。”这里面的“一群逃难的人”和“他们”显然是包括哈默的。

“这些逃难的人, 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 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中的“他们”则不包括哈默,由下文的“只有一个人例外”可以验证“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的难民中是不包括哈默的。

这样看来,第一位学生说“这群难民中不包括哈默”,如果引导她改为“狼吞虎咽的人中不包括哈默”是否更好呢? 可惜,课堂上,我只顾按照既定的目标去完成教学设计,而没有关注到这个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达,更没有给这个学生说明理由的机会,一个很好的课堂生长点被扼杀在我的质疑声中。这个孩子对文字和语言的敏感度很强, 如果能让她谈谈自己的理解,没准儿能迸射出“绚丽的火花”。

“包括”与“不包括”,只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正确与不正确、包容与不包容、等待与不等待、耐心与不耐心等教育理念。在教学时,我们对学生那些投师所好、 预料之中的发言总是褒奖有加;而对那些旁逸斜出、始料未及的发言,常常应付了事、草草收场,因而错失了许多转瞬即逝、不可多得的课堂学习资源。如果我们对那些看似不正确的理解,能放慢脚步,包容一些,耐心一点,等待一下,给学生留点时间,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少一些无动于衷的冷漠, 多一些争先恐后的参与;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减少多少冤假错案,又会变得多么异彩纷呈啊!

猜你喜欢
哈默自然段难民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秋天
世界难民日
——聚焦各国难民儿童生存实录
摔倒了就趁机抓一把枯草
孟加拉 难民
哈默卖酒
美丽的秋天
心灵花圃
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