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提问有效性的途径

2019-01-11 16:09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李庄小学时海玲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7期
关键词:内角教师应意识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李庄小学 时海玲

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对问题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新课标也倡导数学教学中应善于运用问题教学,以问引思、以问促思,创新教育就是以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为此,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注重有效问题的设计,以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是本文要论述的主要论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个论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建轻松氛围,让学生“敢问”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显然,爱因斯坦更注重质疑能力的培养。然而,实际教学中,在运用问题教学时多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忽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敢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问,首先,教师应改变“严师”的形象,变师道尊严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在教学时,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也多给学生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关注和认可,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这就更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宽松、愉悦、民主的环境中,心理获得安全感,敢于发问、敢于发言、敢于出错、敢于纠错。

此外,营建轻松的氛围,教师还应注重激励性的评价,运用趣味教学手段,如游戏、竞赛等,让学生感到课堂学习的轻松、趣味,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到学生的乐趣。如教学中,融入“拍7 令”、猜谜语等游戏,如教师给出谜面:上部在上,下部摘下,人有它大,天没它大。让学生打一字。这个游戏既能活跃课堂氛围,也可激活学生思维。趣味教学手段的运用,多样化游戏的运用、竞赛的融入、故事的结合等,都是营建趣味课堂的有效方法。教学中营建轻松氛围,才能让学生鼓足提问的积极性,激活起创造、创新的潜能,发展数学综合素养。

二、注重思维力培养,给学生探究时间

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探究,既激发问题意识,也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时,多采用即问即答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为此,运用问题教学,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探究,通过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和发展思维力。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呈现给学生教学用的两块不同形状的三角板,提出问题:这两块三角板都是三角形,都有三个角,它们的三个内角和一样吗?你们先猜猜看,再验证你们的答案。此时,如果教师指出根本不用算,三个内角之和是固定的,一定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都一样,这样问题就失去了意义,也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教师应给学生问题探究的机会,让他们设疑、析疑,如有的问题是:要求这两个三角板的内角和,得知道三个角的大小,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呀?这样既引发学生思维意识,也培养质疑能力。教师给出具体的角度,学生通过计算,分别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继而 教师提出问题:那么,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呢?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究这个问题,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样,问题提出后,教师改变自问自答、即问即答,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发展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

三、注重问题的目的性,提高问题有效性

问题教学的目的是以问引思、以问促思。因此,问题教学应注重目的性、引导性。如果教师的问题导向不明、缺乏目的,学生的思维也会缺乏方向性,思维混乱,问题的讨论和探究也失去意义。课堂提问是师生、生生交流的载体,也是互动的平台,为此,问题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设计有目的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有效思维,促其思维活跃,收到预期的效果。

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如《年、月、日》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之初提出问题:你们听过《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吗?是《天方夜谭》中著名的一章,这个故事也叫《一千零一夜》,那么,一千零一夜是多少天、多少月、多少年呢?这样的设疑从故事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年、月、日探究的欲望。

其次,问题教学的目的性体现在问题的时机方面,也就是什么时间问。一般而言,课堂热身环节问,是起到激发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课堂活动中的作用;在重点处设疑,利于重点的攻克、难点的突破。如“简易方程”的教学时,学生初步了解了方程的概念后,学生对于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可能混淆,此时,教师提问:2x+5=6 是方程吗?是等式吗?方程和等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这个难点的思考。

提高问题的有效性,也应注重提出层次性的问题,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基础,还应对学生的思考、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总之,问题教学运用时,应问到点上、点到实处,注重多样化、探究性,只有这样,问题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激发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问题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通过问题教学,让课堂不再单一、不再沉闷、不再低效。

猜你喜欢
内角教师应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三角形分割问题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意识不会死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