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法宝

2019-01-11 16:09江苏省启东市寅阳小学樊娟娟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江苏省启东市寅阳小学 樊娟娟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他强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合理创设探究性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有所获,感有所思,启有所迪,为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一、更新教学理念,倡导自主探究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蕴含着一个欲望:将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欲望尤其强烈。”可见,好奇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往往喜欢向别人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我们遏制孩子们的好奇心,那往往容易使其产生消极情绪或者厌学情绪。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刚刚出生时,就能立即借助自身的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变化,其实质就是一种启蒙性的探究过程;而强烈的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这是他们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既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当然,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时不能提出苛刻的要求,否则会出现揠苗助长的不良局面。

二、创设问题情境,喷发探究火苗

古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当学生没有疑惑时,要寻疑;有疑惑时,要解疑。我们只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找到解决问题的门径。譬如:我在低年级教学“5”这个自然数时,先直接打开多媒体展示了5 只苹果、5 个梨子、5 个小孩,然后让学生动口数一数,并在课桌上摆放相应数字的实物:五根火柴、五粒巧克力、五块长方形直尺……此时,我慢条斯理地提问:“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它们的数量是否相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得出了如下结论:无论哪个东西,其数量都是“5”,可以用数字“5”这个符号表示;同时,他们纷纷在相应的实物下面写“5”。接着,我继续提问:“你们看到或听到‘5’这个数时想到了什么?”顿时,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了高潮,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5 斤桃子、5 只馒头,也有的说5 支铅笔、5 朵玫瑰花……总之,他们从自然数“5”联想到各种东西,脑海里自然形成“5”的概念。最后,我要求学生紧紧围绕“自然数‘5’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这个问题进行深层次研讨,结果涌现出了表示物体个数、物体大小、时间长短等事例。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求知欲望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才能让学生荡起思考的涟漪,才能在潜移默化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坚持因材施教,激励自主探究

在学生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比较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感到忐忑不安,甚至产生厌学现象。如有些学生接触到新概念时感到抽象难懂,郁闷情绪油然而生;有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虽然积极性比较高,但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苦闷、彷徨的心态,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态度逐渐“恶化”,学习成绩徘徊不前。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初步了解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继续参与自主探究。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企盼自己的行为赢得同伴的赞许和老师的表扬,而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些激励性肢体语言,往往让学生感到非常自豪,探究兴趣倍增。当然,我们还必须抓住各种时机,既要对探究素质较高的学生予以表扬,又要对一些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即使发现他们出现一些认知上的失误,也不能大声呵斥和挖苦,尽量让这些学生感到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2.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增强探究兴趣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与老师布置的各项竞赛活动。一般而言,既可以开展个体竞赛,也可开展小组竞赛,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评出优胜者。

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探究能力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坦言:“一切真理都需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新建立,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可见,小学生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创设情感色彩浓郁、富有实际价值的自主探究,以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探究能力。譬如:我在执教“圆的认识”时,先把各种形状的纸片映入学生的眼帘,并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下问题:从这些纸片中挑选一种做车轮模型,你选哪一种?为什么?许多学生立即开始动手操作,从而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充分发挥了亲自实践的功效,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步提升。

自主探究多渠道,以生为本要记牢,求实创新发展路,数学课堂效率高。但愿大家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想学生所思,解学生所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