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三月天

2019-01-11 17:03陶宁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折柳陶子咏柳

〇陶宁

左边是一个“木”,右边的丣(yǒu)即“留”,你知道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居然是积水池!说明了它在池边生长,也表现了它喜湿的性情。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这就充分说明我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自古以来还形成了许多与我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呢!

咱们的陶子校长,你知道哪些柳文化?

在我国古代的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到来时,家家门前都会插柳。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兴盛了,不仅在门前插柳枝,而且人们还在头上戴起了柳条帽圈,就像夏天爸爸妈妈给我们编的柳叶草帽。有的人家还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春游。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都要把柳条插在祖先的坟头上以示纪念呢。

还有折柳。折柳赠别始于汉朝。古人为什么要在赠别时折柳呢?因为柳不仅容易生长,而且生长速度还特别快。用它送友就寓意对朋友的祝福,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纤柔细软的柳丝还象征了友人间的情意绵绵。“柳”又与“留”谐音,折柳相赠就表示了对友人的“挽留”之意啊!知道了我们中华文化中“柳”的这个意义,再读一些古诗就会幡然领悟诗人的心意。不信大家读一读“诗佛”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来吧,让我们一起吟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戴柳饱含着人们希望春色长留人间,永葆青春的意思。

此外,赏柳、喻柳、咏柳,还有好多关于“柳”的习俗和嗜好呢!古人说起“柳”,可不是一般的爱,在春秋时有个叫“柳下惠”的人,其实他原本根本不姓“柳”,可因为他太爱柳了,就给自己干脆改了姓!不仅如此,他的后代都姓柳了!还有我们的东晋大文豪陶渊明,特意在自己家门前栽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大家喜欢看的《聊斋》这部著作的作者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他临泉而居,还在泉边栽柳,自称“柳泉居士”。现代画家丰子恺,给自己的屋子取名“小柳屋”……

考考你: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柳的诗词呢?在自己的班里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来个赛诗会吧!

猜你喜欢
折柳陶子咏柳
孙钢坪
折柳寄情
捣练子·春
爱的留声机
咏柳
一斛珠·灞桥折柳
咏柳①
咏柳等
陶子铖??《山水》
陶子的情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