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翻飞春来早

2019-01-11 17:03李奇钊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巧巧高超苗苗

○李奇钊

●“赶”字用得妙

《燕子》一文的第二自然段结尾写道:“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我们都知道燕子是从南方飞来的,但作者为什么不用“飞来”而用“赶来”呢?

苗苗:因为“飞”字是描写燕子的一般动作,而“赶”字采用了拟人的写法,准确、传神地刻画出燕子飞行时的神态。

壮壮:“赶”字有“及时到达”的意思,具有目的性、时间性。它告诉我们好像燕子事先已被邀请,是赶着来赴约的,传神地揭示了燕子是候鸟,它们的到来是春天来临的象征。

巧巧:“赶”带有急切的意思,比“飞”更突出了快捷,使燕子轻快、灵巧的形象跃然纸上。

李老师:大家说的真好!作者用“赶”字将燕子拟人化了,比“飞”字富有感情色彩。它展现了燕子从南方出发时的兴致勃勃,赶路时的匆匆忙忙,赶到时的兴高采烈,联系全文来看,更使人感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写电线为什么用“几痕”

豆豆:“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写电线为什么不用“几条”“几根”或“几道”而用“几痕”呢?

苗苗:“根”“条”“道”是量词,是指长条形的东西。如:一根麻绳,一条河,两道红线,等等。但是,这些东西是明显可见的,而课文中的“几痕细线”是指远处模糊不清的电线,看过去好像只看到电线的一些痕迹一样,所以用“几痕”。

壮壮: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彩色图画:嫩蓝的天空中有几道隐约可见、似有似无的痕迹,上面还有几个小黑点,像是“正待演奏的曲谱”。

李老师:课文用“几痕”这个朴实无华又富有形象性的词语,在插图中再配以嫩蓝的天空来映衬,这就给春天的大自然增添了新意和生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燕子为什么秋去春来

巧巧:听说燕子去南方越冬是因为怕冷,是这样吗?

李老师:表面上看,是北方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北方生儿育女、安居乐业。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我们想想燕子以什么为食物就能明白它们为什么去南方了。

壮壮:我明白了,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食,听爸爸说一只小燕子,一天能吃掉五六百只害虫,一个月能吃掉大约两万只害虫呢!冬天我们北方没有这么多害虫,所以只能去南方捉害虫。

苗苗:有道理,我想起来了,有本书上也是这么说的。燕子是以昆虫为食,它们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不善于在树缝和泥土里搜寻昆虫,为了食物,燕子只能秋去春来,它们就是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啊!

●燕子翩翩入云端

李老师:燕子善飞,它们的飞行技术高超。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超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拓展链接】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猜你喜欢
巧巧高超苗苗
落汤鸡
哲理漫画
宝塔山咏怀
凶爸爸
巧夺天工
爱帮忙的蜡烛
年的传说
美蓓亚展示提高汽车性能的高超技术
巧巧巧妙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