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9-01-11 18:02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小学朱秀华
小学时代 2019年2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语文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小学 朱秀华

【关键字】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其贯穿于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小学语文则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阅读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让学生树立自主阅读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变得至关重要。阅读对于增长学问见识、开阔视野、改变习惯、促进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现在教育机制的逐步完善,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备受外界关注,而语文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更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起重视与加强研究的课题。

一、激发兴趣,自主阅读

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以直观思维能力为主,有效思维时间短,思维不够深入,缺乏灵活变换。对于他们来说,阅读文字是枯燥的、乏味的。所以,为培养学生阅读意识与能力,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教师应以学生学习情况、教学和生活实际为立足点,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开展阅读相关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兴趣,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从而养成并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带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什么事都以兴趣为先导,小学生尤其是这样,只要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不自觉地把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学习中,慢慢地,日积月累,自然满腹经纶。随之,其语文综合能力就增强了,其写作应用水平也就提高了,整个人的思想也会得到升华。因此,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总结。

根据这个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能力,他们对阅读什么样的书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需要老师从中引导,解决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等问题,从而真正地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由于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智力水平、性格特点、认知能力也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其兴趣也不相同。但对于所有人,其鉴赏能力和思维应该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升。因此,教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为依据,给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推荐合适的书籍,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使学生通过文字与作者思想进行交流,激起学生的阅读激情,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见识。

针对不同兴趣的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籍,例如儿童经典作品《西游记》,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科普读物《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等等。总的来说,难度应该适宜,能激发兴趣,贴近现实生活。同时,还需要注重加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加强学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课文《匆匆》时,我在引导学生熟悉生字、生词之后,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作者进行对话,思考“匆匆”是什么意思?作者从哪些地方来刻画描绘“匆匆”?并想象文中“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等意象,这些意象又表明了什么。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美文美句进行赏析。如此,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学生踊跃发言并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拓展思维的目的。

二、模拟实践,提升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最终服务于实践。除了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不仅在课堂上,还要将课堂学习与课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再将语文用于生活,做到活学活用。并且教师应加强认识,积极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逐渐转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外界的认识逐渐增加,并慢慢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小学语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儿童的生活为课程的来源,开展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活动或游戏,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从教科书到其他任何有益的活动,从教室到其他任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例如,开展“了解姓氏活动”,旨在研究姓名,了解姓氏由来;开展“爱国古诗词搜集活动”以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开展“环保大赛”活动,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诸如此类,只要有利于学生身心成长,有利于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有利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都可以开展。最终,促进学生素质能力提高。

三、针对问题,创新模式

为了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往往需要设置巧妙的问题,以此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巧妙的提问,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尤为重要。让学生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从而学生迫切地希望了解到下文,其自主阅读的积极性由此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在文章《少年闰土》的教学中,我可以提出问题:闰土机智果敢、见识丰富、聪明能干,那你喜欢闰土的哪些特点?认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几个段落写出了闰土的见识丰富?无穷无尽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提出疑问,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课文,大脑充分活跃地去思考答案,从而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有促进作用;再例如《独坐敬亭山》的教学中,理解“独”是什么意思?说出“孤云独去闲”的诗意,理解“厌”的意思等等。除此之外,需要勇于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让小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例如开始阅读教学时,可让学生自由阅读,或朗读,或默读,但一定要带有感情,老师在阅读前,可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这篇文章大概讲解了什么,分为几个层次,你最喜欢的地方是什么。这样每个学生都对课文有所认识,有所了解,同时也方便后续教学的开展。对于之前提出的问题,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之间交换不同的见解,对文章有初步的认识、思考,最后由老师归纳汇总问题,做出统一解答。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学生才是主体,学生必须拥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思考,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探求事物的真相,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总而言之,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课程,小学语文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独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内心热爱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语文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