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情感体验 写好状物习作

2019-01-11 18:37张英菊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水果习作文章

○张英菊

一次习作课,我们准备写一篇关于水果的作文,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带来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我拿起一个丑橘,让孩子们观察。有的孩子说丑橘像个灯泡;有的说丑橘浑身都是疙瘩,像癞蛤蟆;有的说丑橘肚子大,像孕妇。我表扬他们观察细致,想象也很丰富。

观察完了外表,我慢慢地剥开它,鲜嫩的果肉露了出来。孩子们纷纷发言:“丑橘外表那么丑,可它的果肉却是如此水嫩!”孩子们凑上来闻着这枚橘子:“酸酸甜甜,清新可人。”“我一闻就想把它吃下去,太诱人了!”我说:“对了,这就是你最真实的感受,把这些写进作文就好了。”

我开始让他们品尝,在孩子们兴致勃勃之时,我趁热打铁,提出了习作要求: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和尝到的写下来,再把水果与生活结合起来,运用恰当的修辞和动作描写增添乐趣,再想一想这个水果经历了什么故事,使你的水果更有生命力。

这次的习作效果特别好,孩子们写出的文章也非常生动,而且有独特的感受和个性化的语言,妙趣横生。从这次习作课中我发觉只有注意以下几点,才能让学生喜欢写作,写出好文章。

1.密切结合生活,积累素材。

写作素材大部分来源于日常积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生活,留意感兴趣的事物,亲自观察、体验。本次习作课就选取了孩子们都熟悉的水果作为素材,仔细观察并认真了解,在生活和活动中积累素材。也鼓励学生在观察后查找相关网络资料或者自然科学界的书籍进行深一步的了解和认知。所有的习作皆源于生活,只有不断地积累、体验,才会写出最逼真的形象。

2.调动生活积累,抓住特点。

本节习作课上学生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积累,运用恰当又有趣的比喻,写出了丑橘的特点。这些都是小孩子通过自己的独特观察而写出的不同感受,个性鲜明又童趣盎然。对于这些创意,老师都要给予真诚的赞赏,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写作兴趣。

3.引导融入故事,增强效果。

一般状物的文章是按照“一看、二摸、三闻、四尝、五用途”的顺序来写的,给学生一个框架来填充。但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写出的文章往往很死板,而这次习作课上运用了故事融入法:在对事物主体的描写之外,每一个水果还有自己的故事,这些小精灵也有不一样的经历,你能结合它们的故事来写吗?在我的提示之下,孩子们加入了一些或温馨或有趣的故事,文章自然就不一样了,变得有血有肉,鲜活而有温度。

“我们买了百香果回到家,我和老爸偷偷地切开,舀了一大勺放到了嘴里,结果我俩含着眼泪吃了下去,好酸呀!我们也想骗骗妈妈。于是骗她好甜,就喂了她一大口,惨叫声当即传来——啊,酸死了!我和老爸击掌庆贺作战成功。”

习作课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运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感受,并激励孩子的个性化表达和独特的想象,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猜你喜欢
水果习作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水果畅想曲
习作展示
好看更好吃的水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