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1 19:10
教师博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自学分层

胡 晶

(永新县永安中学,江西吉安 343400)

优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为所有学生服务,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充分的教育和充分发展。由于智力和非智力的差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自身能力进行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所谓分层教学是指基于教材内容、学生个性差异和普通课堂教学系统条件下的学习能力的教学大纲,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各级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分层教学不是一个新概念。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分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把握学生的分层标准和个人情况,盲目的自信心发生在具有较好基础的学生身上,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产生悲观心理。这使教学无法以健康和科学的方式进行。为了更好地分层,教师应该在指标分层上花费时间和资源。因此,为了更好地反映教学的分层,有必要划分课堂,并在课程完成后划分教材。

二、分层教学的方式的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初中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小学数学没有奠定好基础,初中就更难取得进步。事实上,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这个缺陷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补偿,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强大的分析和操作技能。分层教学不否认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差异。分层教学是为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教学目标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教学小组。虽然看起来教学过程比较紧张,但事实上,随着小组的分割,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会更有效。因此,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不仅可以使得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取得进步,而且使基础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

从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关注学生学习中个体差异的表现,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展。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实现不同水平的发展,这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分层教学,尽可能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同时,分层教学也更好地顺应了素质教育理念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效率。

(一)教学计划分层

教学计划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准备,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可以让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出发,从数学教学上升的空间考虑,把学生分为A级、B级以及C级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案。只有让教学计划分层,才能让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在课堂上讲解时方法更加具体,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更愿意主动投入学习。

例如,在学习“变量与函数”时,在上课之前的第一件事情是制订教学计划,教师在这个步骤中要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在面对这个知识点时,教师的教学计划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对于A级学生来说,在一节课程中就可以更好地分清楚变量和函数,并在解决问题中完整地列出方程式。对于B 级学生来说,在学习时能够准确分清楚变量和函数,然而在运用中会存在一定的疑惑。而对于C 级学生来说,对二者的概念会产生混乱的理解,这时候教师就要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在一节课程结束之后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保持足够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分层

在初中数学里所学的内容相同时,对于不同级别的学生将给出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这种教学内容的分层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整合好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设计好教案,在讲解的过程中才能有条不紊,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一步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中,可以让C级学生使用公式计算;对于B级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进行变革性思维,理解变革在学习数学中的作用,并掌握这种方法;对于A 级学生,可以添加实例,通过分析稍微复杂的例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A级和B级的学生,他们是自学和小组讨论,完成每节课中规定的任务,这是基于引导自学的重要性。C 级的学生结合自学和教师辅导,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启发、必要的解释,学习新知识,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分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进行分层教学,A级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直接学习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B 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学大纲进行自学或小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C级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要求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三)练习要分层

练习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课堂练习,另一种是课外练习。课后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练习题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而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弱的同学要适当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

初中数学教师在布置练习任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依据地进行练习的布置。C 级学生的练习以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公式的掌握为主,主要直接运用公式;B、A级学生则可进行相应拓展,如(a+b)2-(a-b)2=4ab,(a+b)2+(a-b)2=2a2+2b2,如果a-b=3,a-c=1,那么(a-b)2+(b-c)2+(c-a)2的值是多少?在问题数量方面,C 级学生应尽可能少,以便学生能够主动完成;A 级和B 级学生可以适度增加,但不应太多。B 级学生的练习任务可由C级学生完成。A级学生的练习任务可以由B级学生完成。

(四)学生评价分层

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更好地促进优秀学生的进步,保护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自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学生分层评价方法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C 级学生的同学采用的评价,应找到学生的亮点,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学习;对于B 级学生的评价,可以是既揭示缺点,又表明努力的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对于A级学生的评价,可以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鼓励学生更加谦虚,积极主动,不断超越自我。通过分层评估,成绩上升的学生将上升到较高水平,成绩退步的学生将下降到较低水平。因此,课堂上形成了一种竞争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成功的动力。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自学分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有趣的分层现象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以本为本,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动态教学计划管理体系研究
雨林的分层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