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存有的“病症”及“诊疗”

2019-01-11 19:54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中校区查春游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2期
关键词:钟面病症评价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中校区 查春游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使用,而且使用的频率逐渐提高。笔者从平时的一些小学数学教学实例中发现,部分教师没有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不高,学生数学素养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现在笔者就当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存有的“病症”以及“诊疗”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一、存有的“病症”

1.在小学数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少数学生严重缺乏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甚至借助讨论的氛围掩盖自己的偷懒;在表述数学思考过程中也是“鹦鹉学舌”,缺乏自己的个性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优等生的独角戏,从而造成了优秀的更加优秀,落后的更加落后,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2.学生合作讨论的数学问题出现极端,不是偏难就是偏易。这样的小组合作会让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依旧造成了少数优等生占主角的形态,大部分组员当观众。笔者发现,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整体质量,有意识地把学生研究讨论的时间延长,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3.分组缺乏科学性,没有充分考虑组员间的搭配,导致小组内部成员间的学习步调差距大。比如有的小组很快就得出了讨论结果,而有的小组始终难以达成共识,导致部分学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课堂纪律涣散等等。有些班级学生过多,小组人数也不少,再加上有些学生责任不清楚,结果他们不能很好地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

二、“诊疗”的策略

1.优化学生之间的组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主体的责任感

合作学习的动机和学生个体的责任是小组合作学习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小组成员之间实现积极有效的互动,各自明确责任并承担起来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这就依赖于我们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组。为此,在组建班级学习数学的小组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基础、爱好、数学思维特点和能力来进行搭配,坚持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搭配原则,人数以4~6 人最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和动因

数学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在教学中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是万能的,它依旧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结合具体的学情,针对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等来设计出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参与的动机,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功能的实践活动、思考题或者讨论题。就这些问题而言,绝不能是学生看一眼就说出结果的那种,也不能是学生合作了还解决不了的,而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实现“跳一跳摘到桃子”且具有一定价值的数学问题。如笔者曾经听过一节有关“认钟表”的课,执教老师课始直接让学生自己欣赏钟面,以此唤起学生的认知,接着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画”钟面。学生在欣赏中引发了思考:怎么画钟面?应该画些什么?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就促进自己去清楚地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在此教学流程当中,该老师用心设计了一个对话情境,十分逼真——时针大哥说:我老大,长得短而粗,走得慢,我是时针。分针二哥说:我比大哥时针长一点点,走得也快一些,我是分针。秒针小弟说:我跑得最快,我的身材细又长,我是秒针。这种富有趣味的对话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钟面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既有吸引力,也具有挑战性,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

3.开展数学讨论与激励性数学评价,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数学学习意识

新课标倡导的数学教学关系是互教互学,课堂教学评价正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讨论问题是合作学习数学中最常用的策略,它是教学对话的一种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小组内就某个议题开展数学讨论,它也是数学课堂对话教学中最自由、最宽松且学生参与率最高的一种互动方式。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畅所欲言,相互帮助与启发,积极互动与交流,同时获得新知,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可供学生讨论的内容,组织有效的讨论活动过程,真正发挥讨论的数学价值。如笔者曾听过一个老师执教的“统计”,过程是这样的:执教老师让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内容开展数学调查——最喜欢吃的水果,课前利用谈话得出了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有橘子、苹果、梨、香蕉、桃子这5 类。在活动前,让他们知晓:(1)必须严守活动纪律;(2)需要开动脑筋,想出好的方法,不要“更疯”;(3)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接着,要求每组安排一名同学提问并统计,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举手,结果2 分钟内就完成了学习任务。通过如此合作,学生感知并体验到了问题解决的策略、团队精神和改进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这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培养。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评价导向和激励作用,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促进师生情感的提升,交流彼此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齐头并进的目标。

另外,笔者认为为了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我们要注重各种激励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是指对与错,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精神鼓励。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倾注教学真情,将自己的爱心、微笑和鼓励传递给每个学生,以此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幸福与快乐。通过这种激励性的评价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敢问数学、敢说数学,允许他们在小组内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出不同的观点,给他们在合作中做错、说错、纠错的机会。同时,教师给学生个体、小组适当的评价,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数学素养。

总之,开展小组合作数学学习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有效发展的重要的教学方式,它能很好地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与精神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必须理性使用、科学使用,坚决克服“为了合作而合作”的现象,让我们的数学真正焕发出应有的魅力。

猜你喜欢
钟面病症评价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正确的钟面时间
接着画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青春期病症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