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12 00:06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华兴实验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9期
关键词:布置分层教学法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华兴实验中学 陈 萍

分层教学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学习能力、其他非智力因素以及知识基础等多方面着手来进行层次划分,然后使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评价展开针对性教学,以此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以发展和提升。这一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相同,也与我国古代“因材施教”理念一脉相承,将其有效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真正让学生得到发展和提升,本文则对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合理进行分层

要想将分层教学法有效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分层教学法形成深刻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理解水平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在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分析,充分且全面地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然后基于此来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这样才能为之后分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对于基础知识、数学成绩、理解能力以及学习态度都较为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A层次;对于基础成绩不够扎实,可是学习成绩却较为稳定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B层次;对于缺少基础知识以及理解能力,同时学习态度也不好的学生,则可以将其划分为C层次。

二、分层展开辅导

在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对学生展开分层辅导,以此来实现培优补差,具体如下:

1.教学目标分层

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也应该要具有差异性。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锐角三角函数”教学的时候,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教学目标可以设定得低一些,即要求学生默写、背诵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计算一些不复杂的三角函数综合题;而A层次学生,教师则可以要求他们在B层次的基础上做一些具有难度的三角函数综合题,同时养成一定的钻研精神,这样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2.教学过程分层

在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学过程分层同样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以及方式进行创新,同时鼓励低层次学生逐渐向高层次学生看齐,不能以僵化不变的层次划分来限制学生发展。例如,在进行“锐角三角函数”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划分完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要求C层次学生向B层次、A层次学生逐渐发展与思考;B层次学生也可以向A层次学生发展,这样就能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

3.教学提问的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问也属于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而分层教学法在运用的时候,对于不同层次学生,教师设置问题的难度最好也具有差异性,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交由C层次学生回答,这样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以及成就感,而且学生即使未能正确回答,也能得到锻炼,查缺补漏,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对于A层次学生,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较为灵活且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得以发展,真正有效提高分层教学运用效果。

三、分组布置作业

在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分组布置作业也属于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分成课外作业和课内作业这两种,其中课内作业大多是涉及基础性知识或者是比基础知识有所提升的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全体学生在统一标准下完成;可是对于A层次学生,教师还可以为其布置另外的课后作业,即将课后作业作为选做作业,如果B、C层次学生有兴趣也可以做,主要是以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为主,这样就能让学生得以发展;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为其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题,这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升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效果。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体现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其主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引导与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有效发展和提升。而要想真正将分层教学法有效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之上,教师一定要对其形成正确认识,合理划分小组、分层辅导、分层布置作业。

猜你喜欢
布置分层教学法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特别号都有了
雨林的分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