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培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9-01-12 00:06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9期
关键词:智障目标游戏

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郁 强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学生”不仅仅是指普通学校里的学生,也包括在培智学校就读的以及一切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转变我们过去的智障教学的传统工作思路,突出学生本位,让我们的教学适合这些中、重度智障孩子,建立符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一些做法。

一、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课堂教学目标的再思考

作为培智学校,应把教育的重点从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转移到受教育者适应生活发展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为此,我校对智障学生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思考和再定位,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目标制定做到既有知识目标,也有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既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也融合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在《我和星星做游戏》一课的目标设计中,我们在教育诊断和评估的基础上把知识目标定为:通过活动进一步熟悉10 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10 以内减法,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能力目标是通过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情感目标是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对于中、重度智障学生课堂教学内容的再定位

1.重视学生生活知识的提炼和运用

中重度智障学生观察能力较差,知识迁移困难,在生活和数学知识间缺少应有的联系,大部分学生很难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的原则,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例如,人教版第一册“10 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在内容的编排上采用了图片的形式,通过让学生数青椒、葫芦、灯笼、珠子、镰刀、蝴蝶等来揭示数字的概念。很明显,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此,我们突破了原有教材设计单一,缺少生活场景的不足,有意选取了学生所熟悉的学校生活:大扫除和上课这两幅主题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几个同学在大扫除来感受8 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数一数几个同学在教室里上课,加深8 的意义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寻找教室里的物体哪些是有8 个的(在教学这一单元前就对教室环境进行了适当的布置),然后再次抽象为去数8 学具。这样既拉近了数学与生活间的距离,且培养了数学的亲和力,使学生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感觉到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重视学生生存技能的训练

为了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我们打破了教室即课堂的传统观念,建立了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的大课堂观,带领学生走进商场、走进菜场、走进社区。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们首先在教室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购物角,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和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通过这样一个模拟环境来建立概念,然后我们再借助学校小卖部这一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认一认商品的价格,弄清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总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带领学生走进超市购买一些自己需要的商品,计算并自己付款。这样具有开放性的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积累和丰富了生活经验,培养了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自信和能力。

3.重视学科渗透,选择适切的知识元素

长期以来,培智教学一直采用分科教学的形式,以语文、数学、常识、美术等学科为中心,过分强调了学科的独立性。随着智障学生程度的加深,这一相对独立的课程使得智障学生接受信息和处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语文课上学字词,数学课上练计算,体育课上来锻炼。传统的分科教学缺乏合力,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行为矫正和缺陷补偿。因此,突出学生本位,围绕班级学生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十分必要。例如,《我和星星做游戏》这一课,教师以游戏的形式,以认识小星星和它的颜色(1至10 的数字的认识以及颜色的认识)、星星任务(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设计的感统训练)、神秘礼物(10 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奖品兑换(超市购物训练)等环节逐步铺开。它在形式上淡化了学科教学的痕迹,更多地加入了感知觉训练、语言训练以及能力培养的内容,把数学知识和美术知识、语言训练、感统训练这样一些内容统整在了“我和星星做游戏”这样一个主题下面。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能立足每个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因人而异地进行设计,因而课堂上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课堂教学形式的再认识

中、重度智障孩子课堂注意力极易分散,为了能达成教学目标,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不断调整和优化课堂的教学形式,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要形式,分组教学为主体,个别辅导为补充的形式开展教学。

1.实施动态分层

在数学课堂教学前,教师先根据学生的能力、缺陷、差异以及授课内容,灵活地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给他们创设不同的表现机会,让人人参与“学”的过程。

2.突破“三尺讲台”

一直以来,三尺讲台就是教师讲课的神坛,坚守讲台就像坚守阵地一样重要。然而,突破讲台后,我们又能遇到怎样的风景呢?例如在《我和星星做游戏》这一课中,教师走下讲台,引导学生参与一个个游戏活动,变讲授者为活动引领者,通过示范引领和手把手地指导,让学生掌握了知识。

3.精心设计游戏活动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锻炼感官、获取知识、懂得规范和适应社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把数学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生学习10 以内的加减以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我在课堂中设计了玩“扑克牌”的游戏,给每个学生准备 10 张硬纸卡片,再写上0 至9 十个数,游戏时,两个同学各拿出一张卡片来进行加法或减法的计算,凡是能够又快又对地说出算式并计算正确的将赢得对方的卡片。经过这样反复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游戏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在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培智教育的课堂是充满爱心和耐心的课堂。热爱智障学生,真心实意地尊重、信任学生,从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课堂教学,我想他们在我们的悉心教导下一定会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智障目标游戏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