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2019-01-12 00:06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孙何丹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9期
关键词:学定以学定教小学生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孙何丹

我国的小学教育虽然经过了长期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教学模式依旧是传统的以案定教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将老师放在了主导的位置,学生是被动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传统教学中,教师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考虑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思想和如今的时代发展严重背驰。教师要对数学教学模式做出革新,开辟出属于新时代的数学教学策略——“以学定教”,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和发散思维能力。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和广大教师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实现方法,这种新式教学方法能够落实教育部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中全面成长。

一、以学定教中教师的定位

“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中,老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老师依旧在课堂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新教学模式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以学定教”的实施过程中,老师需要做的事也很简单,即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主体”这个意识必须要明确,充分认识到小学生是充满创造力和无限潜能的,要充分挖掘出来。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以“以学定教”作为指导思想,尊重学生学习的主观性,明确每位学生的性格和特长,再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思路。要帮助学生摒弃传统的学习方式,逐渐转变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的高效掌握,不再给学生增加课后作业负担。传统的课堂环境就是教师写一黑板板书,学生在下面使劲抄笔记,抄完也不一定能有印象,还要课下花费时间去再次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效率极低。现在“以学定教”的课程理念是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需求,在课堂上用合理的策略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和独立思考能力,享受学习中的乐趣。“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是引导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学生,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疑惑,摒弃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和单向提问,要实打实地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情境教学中,情境是一种手段,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诱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再以情动人,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中始终要遵循一点的是,提出的问题不在于数量多少,更在于质量,在于能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和思维开发。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是课堂氛围的掌控者,要调整好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学习怀有热情,保持积极的心态投入课堂中,在快乐的学习中学好数学。小学生处于充满童趣、充满好奇心的阶段,老师针对性地设计好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上面讲,下面抄”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机会去独立思考难题。例如,老师在课堂中提出一个问题:有一个三位数,它的三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等于3,这个数减去2 以后,依旧是三位数,这个新三位数的三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8,求三位数是几?老师为了鼓励不爱思考的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准备合理的奖励机制,比如铅笔、橡皮或者作业本等等。同时,教师也要表扬回答错误但是动脑思考的学生,绝对不能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思考、敢于回答问题、敢于挑战自我。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全班学生之间良性竞争的过程,小学生也有很强的好胜心,为了回答正确,他们会主动思考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如老师讲“一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这节内容时,可以设计合理的教学情景来辅助教学。在课堂开始先提出问题:小白兔捡萝卜,第一次捡了140 个,第二次捡了200 个,第三次捡了300 个,这只小白兔总共捡了多少个萝卜?先让学生体会情景,再独立思考,可以互相之间交流,讨论后学生能够回答出来,就要表扬和奖励;如果回答错了,老师也要鼓励他们下次继续努力。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要一个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增进师生互动性。情境教学是很好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更生动地学会教学内容,提起小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始终要记住,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是很难学好的一门课程,其不同于语文,有很强的母语环境积累,学起来不会很吃力,而小学数学由于知识抽象,不易学,加上学生年龄小,智力思维还没有发展健全,在学习有难度的数学问题时会感觉很吃力,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跟上。

猜你喜欢
学定以学定教小学生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我是小学生
体育课也要“以学定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