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分析与对策

2019-01-12 00:06江苏省沭阳县茆圩中心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9期
关键词:预设评价过程

江苏省沭阳县茆圩中心小学 佟 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总的来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控制和支配学生学习的作用,因而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来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新课程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在课程结构、功能、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转变,特别是普遍地关注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但在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必要的预设部分

课堂教学活动由预设和生成两个部分构成,有的教师往往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精心设计,唯独对学习评价不进行设计和预设,他们认为学习评价属于课堂的生成部分,无需也无法进行必要的预设,只能根据课堂上的生成情况随机应变。这样的想法就直接导致学习评价的随意性,殊不知课堂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无预设的评价必然效果不佳。

2.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脱节

学习评价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水平,而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其标准与教学目标严重脱节,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等非认知水平,使学习评价既不准确,也不全面。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对策

1.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设计

小学数学课的积累就像语文、英语一样,平时的点滴积累,才会汇流成海,积少成多,小学数学知识的熟练掌握离不开日常的练习积累和课堂的认真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后,学生脱口而出的正确回答都离不开日常的知识积累。例如20 道简便计算题,要求40 分钟内完成,知识积累丰富的学生做得很快。教师在课堂上先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时间去思考、积累、探索,带着学习目标去留心思考,学生学习将会更有目的性。对学生预习的结果进行分类评价,由学生讲述自己在预习中最深刻的体会,吸引自己学习的地方,让大家一起分享,然后由小组内同学之间互评。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讲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上多设置一些小型竞赛,让学生积累知识和经验,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这样学生准备和接受评价的过程就成了积累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提前预设整个课堂教学中有关评价方面的内容。

在课堂中,我常常采用学生间互相评价的方式,将学生做的题目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大胆地评价,指出解题过程的优缺点,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评价的参与面广,学生十分感兴趣,评价也更放得开了,从这样的评价中反馈的信息十分丰富: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好的解题方法,对其知识启发、积累是有帮助的。学生自己的好的解法被展示是件自豪的事,学生会更加努力;没有被展示的同学心里也会想:下次展示的题目一定会有我,我一定要努力。同时,学生也在评价中得到了不同的启发,学生你追我赶,将会引发良好的学习氛围。当然,我会找到解题过程中的某个亮点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教学评价设计,往往使我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从而提供和反馈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创造实践,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动态过程性评价,更能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平时智力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的学生在某个时刻也会有他的闪光点,我们要抓住这个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做出合理贴切的评价。学生会为之感动,为之努力,也许这就是他人生转折点的开始,也许也是老师成为一个伟大“数学家”的开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保证在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展示自己。一方面,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小学数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数学题目的不同解题思路,应给予恰当的认可和鼓励。在小学数学课的过程性评价中,可以通过观察、档案袋或成长记录等方式,系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表现;也可以设置特定的作业、项目或任务来引导学生某种特定的行为,搜集有价值的评价信息。学生对待小学数学的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是在学习和使用小学数学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学习过程及活动过程,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在评价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正视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预设评价过程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