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

2019-01-12 21:16要颖娜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心灵习作文章

要颖娜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城东村学校,河北 保定 072150)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作文教学。让作文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

一、积累丰富多彩的真素材

学生作文是否有创意,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丰富。因此,我认为拓展作文素质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一)走进生活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样的文章。所以说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为了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我们平时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质的习惯。这样,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

(二)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中有许多可写的东西,但如果不留心观察,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许多值得写的内容就会擦肩而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这样他们会写出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三)走进书籍

读书,是知识的得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阅读适合他们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学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他们的视野越宽,知识面越广,积累的作文素材也越多。这样,作文时学生的表达也就越丰富。“问渠哪得清如主行,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充电,学生的作文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让学生愿写、能写

(一)突破时空

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作文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从这个角度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作文源泉——生活。因此我们作文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一篇作文的练习时间也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二)解放心灵

解放心灵,就离不开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然而,当前封闭式的作文教学和无端地设置各种条条框框的作文训练,这些无形的绳索捆绑了学生的自由心灵,无法让学生的智慧之蕾盛开、生命之花怒放,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制约了作文水平的提高。不难看出,现在的小学生作文的程式化、成人化、政治化现象相当普遍,而反映少年儿童的童心、童真、童趣、童韵的作品却寥若辰星。因此,要使学生在习作中敞开心扉,做到如老舍先生所说的那样:“写‘从心里掏出来的’真心话”。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种种禁锢中解脱出来,在作文时无所顾忌,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笔下就这么写,无所不言。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努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种种恐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在习作中“畅所欲言”的环境。

三、文章不厌百回改

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

(一)养成良好自觉修改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内部动因。在作文教学中,我列举、分析自己修改文章的有益之处,唤起学生自己自觉修改作文的强烈欲望。我对学生讲:“鲁迅先生曾把‘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作为一条重要的写作经验。”向学生介绍唐代诗人贾岛修改诗歌的典故。我还请我校学生王丁畅谈写好作文的秘诀——自己反复修改。经过生动的例证,激起了我班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欲望,养成了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给学生常有的修改符号,以便学生在修改中运用恰当的符号。

2.明确修改要求,指导修改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首先要求他们的作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语文通顺明白,平实朴素。在此基础上,要求写得生动,即先求“同”再求其“好”。

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无病句破句,重点对象描写细致。对于文章中的病句、破句要修改,对于描写不具体的事物,应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反复地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抓住特点,写真实,改具体,使修改后的文章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没有用错的标点符号,描写、舒述的重点对象具体、真实。 修改作文,还要引导学生从主题的深化、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调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考虑。

首先,思想要健康,主题要明确、深入和新颖。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对于思想不健康,中心不明确,挖掘不深刻,表达不沧海一粟要,缺乏新意的文章,应指导学生细致修改。其次,材料取舍要合理。文章的观点和选择的材料必须统一。观点统率材料,材料表现观点,如果文章中只有观点而没有材料,或有了材料,但不能恰当地反映观点,则要进行修改。再次要恰当地调整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文章的形式,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都属于结构问题。如果层次段落不分明,过渡照应不好,开头结尾不理想,详略不当等,则要认真修改。

猜你喜欢
心灵习作文章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唤醒心灵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习作展示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