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安县“那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困境与破解路径

2019-01-12 20:41廖永周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稻作农具遗址

廖永周

(广西民族大学 政管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据《隆安县志》记载,隆安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部偏西南位置,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县城距离首府南宁100公里,隆安县的常驻居民95.8%为壮族,此外还有瑶、汉、苗、京等14个少数民族分布。“那”是伴随着稻作农业的生产而出现的,而且生活与稻田也息息相关,间接催生了许多以“那”为地名的乡镇,比如那桐、那内、那湾、那潭等村屯。“那”字地名的出现,说明了隆安县悠久的“那文化”历史,也是对稻作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一、“那文化”的独特性

“那文化”是由云南文山民委的壮族学者王明富首先提出来的,“那”在壮语中为“稻田”的意思,所以“那文化”又被称为稻作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那文化”的群组以及先民据“那”而作,凭“那”而居,拥“那”而食,从而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民族特色鲜明的“那文化”。与其他地方的“那文化”相比,隆安县“那文化”具有以下的独特性。

(一)发现连片野生水稻保留地

野生水稻与现代栽培水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现代栽培水稻的祖先,据县文体局所提供的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农业部就已经开展了对野生水稻的调查与研究。在隆安县右江、绿水将和罗兴江沿岸发现了15处连片生长的野生水稻,但由于人为破坏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导致野生水稻的保留地不断减少,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水稻保留地,2012年,在隆安县和农业部联合努力下,在那桐镇右江边上建立了野生水稻保护基地,为下一步的调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二)出土和发现大量远古石器和洞穴遗址

目前,在隆安县城内发现的与“那文化”相关的遗址有50个,比较典型的有大龙潭遗址、谷红岭遗址、博浪娅怀洞遗址。其中,对博浪娅怀洞的挖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现用火遗迹,挖掘出土石器、兽骨、蚌壳等器物大约有2万件,包括石铲、石锤、石斧等远古石器,自治区政府还派出考古专家团队积极配合隆安县政府的工作,经实地挖掘和调查,证实博浪娅怀山洞早在4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这些石器的使用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农耕知识和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三)有许多以“那”为名的村落

稻作是隆安县的传统农业,有着悠久的“那文化”历史,因此,隆安县居民的聚居村落也与“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据县文体局提供的资料,结合实地走访了解到,在隆安县城范围内有许多以“那”为名的村落,如那桐、那湾、那桑、那内、那潭、那朗等。“那”字地名的出现是伴随着稻作文化的出现而衍生出来的,是对“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稻作文明的标志与象征。

(四)与“那文化”相关的民俗节庆

隆安县有许多与稻作文化息息相关的民俗节庆,并且根据不同时节衍生出不同的文化节日活动。因当地居民世代与农耕相伴,所以流传着各种以稻作文化为母本的节日,从选种、育秧、栽种、施肥除害、收割晾晒再到归仓都有一定的讲究,并且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仪式,从而也衍生出了与该阶相对应的祭祀仪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稻作文化民俗节庆体系。以四月八农具节和芒那节为主要代表。

1.那桐四月八农具节

那桐“四月八”的节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祭稻神、祭农具、游花炮、山歌演唱、拔河、篮球比赛、商品展销活动等。其中以祭稻神、祭农具最为重要,也最为精彩。2012年笔者在隆安县就读高中时,以观众的身份现场观看了祭稻神和祭农具的表演。演出开始后,舞台中央出现了一位身穿道服,戴着面具的师公,手中拿着一把木剑,在舞台中央进行表演,接着舞台后方出现了几位拿着各式各样农具的舞者,这便是表演祭农具。据了解,这些表演是为了迎接稻神,而稻神的降临寓意着风调雨顺,农作物大丰收。

2.芒那节

芒在壮语中的有“鬼神”的意思,因此芒那节又被称为“稻神节”,于每年六月初六举行,以乔建镇博浪村为主祭祀区的庆祝活动最为隆重。祭祀当天,博浪村的群众会在“鸟田”遗址举行传统的稻神祭仪式,并且各家会在自己的田地里插上茅草标并举行祭稻神仪式,师公则在大祭坛演示传统的请稻神、招稻魂、驱田鬼等仪式。其中在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小学舞台上进行的请“娅王”为重头戏,据老一辈介绍,传说娅王是一只鸟,是它为远古时代的先民带来稻谷,解决了先民的生计问题,因此每年请“娅王”这一祭祀活动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娅王”的到来预示着风调雨顺和丰收。

二、“那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隆安县作为“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丰富的“那文化”遗址和文化习俗,在稻作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也拥有着打造“那文化”品牌特色的先决条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新时代下遇到了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那文化”遗址保护工作不到位

隆安县是国定贫困县,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而“那文化”遗址的开发和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隆安县对“那文化”品牌的打造就出现了“只有说头”,“没有看头”的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走访发现,隆安县政府虽建有相关“那文化”的建筑,也做了一系列与“那文化”相关的规划,比如“那文化学院”、“那文化美食街”等。但是,最终都因资金的缺乏停留在规划上;许多老旧建筑得不到修缮和保护,新建和已建建筑在风格和修缮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难以体现“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即使已经发现多处“那文化”遗址,最终因缺乏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却无法开展工作。据县文体局所提供的资料,在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大仓头山的半山腰上发现了一处娅怀洞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对传承与保护“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缺乏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使得对娅怀洞、大石铲文化等遗址的深度挖掘进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那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二)“那文化”品牌建设效果不明显

由于隆安县底子薄弱,所以在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力不从心,很难形成巨大的影响。每年农历“四月八那文化旅游节”暨“农具节”是隆安县近些年较为看重的节日,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如稻神祭祀表演、那文化文艺晚会、民俗书画摄影展等,吸引了不少外省游客到此旅游,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隆安县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那文化旅游节持续时间不长,民俗节庆后就归于平静,因此对隆安县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仍然影响不大;为推广“那文化”,县政府组织建设了“那城”这一具有文化特色的商品房建筑,目的为了吸引商户到此投资,一则是为了推动隆安县的经济发展,二则是为了借助商户推广“那文化”,从而加强“那文化”品牌建设的效果。但目前进驻“那城”的商户寥寥无几,一是因为隆安县人口多数集中在老城区,各方面都相对齐全;二是“那城”距离老城区有一定的路程,加之缺乏投资专家的进驻,因此没能给“那文化”的推广提供更大的平台。

(三)“那文化”认同感缺失

隆安县作为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当地居民世世代代多与农业相伴,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因此对于“那文化”的悠久历史并没有深入的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凭“那”而居的居民对于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与向往,一方面现代城市生活成为了年青一代所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以“那文化”为首的稻作价值观念因为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与当地人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更有甚者对于“那文化”持严重怀疑态度,认为县政府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那文化”遗址、“那文化”实物都是人为臆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那文化”的发展,其结果是“那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三、“那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策略

“那文化”是隆安县重要的文化资源,成功入选农业部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明了其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对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针对其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找到破解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增建“那文化”展示馆

笔者在走访县档案馆时发现,档案馆已存有几册有关“那文化”文物展示馆的规划图纸,县政府应尽快落实规划,增加投入建设场馆;据县文体局领导介绍,县政府计划在县城的榜山文塔主题公园内建设一座博物馆,为“那文化”树立一个可视性的文化标志和窗口,用于展示我县已有的有关“那文化”的文物,集中形象的展现隆安县悠久的稻作文化,从而更好的打造“那文化”品牌,借此契机带动隆安县的旅游文化,促进隆安县经济的增长。同时,将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使各地乡村历史文化与农耕文化深入人心。

(二)拓宽“那文化”宣传渠道

“那文化”作为隆安县的传统优势文化,可以将其纳入到教育体系中,让“那文化”走进校园,出现在学生的教材上,让学生对传统的民族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笔者所在的乡镇每年“四月八农具节”、春节等节日村委会都会举行文艺晚会,因此,可以将“那文化”融入到民众的文艺创作活动中,积极的排练与“那文化”有关的文艺节目,有利于在乡村社区中宣传“那文化”,从而打响“那文化”品牌;除此之外,可以将新闻联播和广播联合起来,通过定期播放有关“那文化”的新闻,从而拓宽“那文化”新闻资讯的覆盖面,使“那文化”在全县城家喻户晓。

(三)加快非遗工作申报步伐

隆安“那文化”暨稻作文化系统已经成功入选农业部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接下来必须积极开展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工作,加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此,政府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那文化”的保护一则是对已发现的洞穴遗址、山林和已有文物进行保护,二则是对传说、民谣,如《壮族稻神祭》、《那桐农具节》、《隆安壮族排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有利于“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

“那文化”作为稻作文化的代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活化石,而且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传承与保护好这些文化,不仅能使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绽放它的光芒,而且对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品牌、有效的推动和促进当地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稻作农具遗址
古代农具“奇妙夜”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辽上京遗址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擦亮稻作(那)文化品牌 弘扬稻作(那)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