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新闻事实”,用好修辞手法

2019-01-12 20:41张莉赵镝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间奏暗喻新闻学

张莉 赵镝

(长春广播电视台,吉林 长春 130000)

在多年的新闻编辑采访生涯中,笔者接触过一些很想从事新闻采访的“门外汉”,他们误认为文采就是大量的华丽词藻,不知道实际是用修辞手段突出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意义,其结果就是他们向笔者呈现的一些新闻稿件,往往包括大量华而不实的成分,把真正的新闻价值淹没了。

修辞在文学作品和新闻中,都应被高度重视。但是,两者之间却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文学作品中的夸张手法,在新闻中是不能应用的,这是由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决定的。文学作品中,使用的拟人化手段,更是不能应用于新闻。文学作品可以有心理描写,新闻中不允许出现,除非是被采访者将彼时的心情告诉记者,再转述给广大受众。那么,新闻中常用的修辞手段有哪些呢?对比。西方一些新闻学家认为,对比就像是聚光镜,使用得准确,可以把新闻的主题明显突出,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的一则新闻,就应用了明显的对比修辞手法:

老王(弗兰德的朋友,一位中国工人),并没有错误地认为新西兰每周五六十元的平均工资是个迷人的数字,尽管这比他的工资高十倍。他说:得看自己怎么开销,可以用百分比比较一下。

新西兰人工资百分之三十六用于房租。老王连水、电设备在内每月只付一个半美元,这笔钱从来不超过工资的百分之五、六。在新西兰,吃饭就得占去工资的一半,大约二十五到三十美元。老王全家在吃的方面只占工资的百分之二十,食品价格这几年一直很低、很稳

定。此外在美元动荡不定的时候,老王从不担心他的一块钱隔一夜,就会变得只值九角。

这篇新闻的标题是《揭露福利国家的实质一一一个中国工人看新西兰生活费用》。它的特色是鮮明、生动的大量对比,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新闻事实,受众对新西兰有了更深、更准确的认识。

新闻写作另外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比喻,又可以分成直喻、借喻、暗喻。直喻,就是直截了当地打比方,很浅显易懂。下面着重谈谈借喻和暗喻。借喻,是借多数受众能够充分理解的事物,去解释他们不容易理解的事物。它的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有时甚至可以用比较“极端”的例子,借用历史典故、著名文学作品的标题,甚至流行歌曲、电影的名字来说明一些很难说清的新闻事实。很多受众一看新闻的标题,就明白该新闻蕴含的新闻价值。需要提醒的是,用借喻的修辞手法,一定要注意被“借”的,一定要是人所共知的或新鲜的事物。

在我国和西方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民间谚语、成语、警句等等,它们多数是比喻性质的,其中不乏短小精悍,意味深长。因此,一些新闻学家强调,在使用比喻这个修辞手段的时候,要注意使用民谚、成语、警句等等。不过,现在的一些新闻学著作指出,在使用民谚、成语之类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准确,其次要避免使用“不体面”的东西。所谓“不体面”,按照现在大家的理解,就是“不健康”的意思。在我们试图大量使用群众语言的时候,这一点无疑是应当多加注意的。

“暗喻”,实际上是借喻修辞手法其中的一种形式。但它更具有文学意味。因此,现代新闻学往往又把“暗喻”说成“文学暗喻”。暗喻在新闻写作中大量出现,但更多的是出现在“用文学形式撰写的新闻中”,下面的例子,摘译自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

由于年轻无知,我直到看到一些场面和人物的时候,才了解了语言和数字的含义一一饥荒,意味着一个赤身裸体的姑娘,一对衰老的乳房挂在她的胸前;恐惧的含义是我亲眼所见的一群老風,在啃吃伤兵血淋淋的肉,这些伤兵还在活着,挣扎在满目疮痍的战场上,无人照管、反叛,意味着我感受到的一个孩子的愤怒,这个孩子被当成性口使用,被迫用手和脚在地面爬行...

斯诺通过具体的场面和人物的描画,把看到的场景具体化、人格化。这些场面,完全是记者亲身经历的,是记者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尽管采用了文学的手法,但这种描写,完全是新闻的事实性描写。

把瞬间发生的事件,分成若干部分,加以描写,是新闻写作的另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这种手段被称作“间奏式”描写。下面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震耳欲聋的惊叫,紧接着就是尘土飞扬的动乱。烈火冲天。浓烟滚滚,逐渐变淡,发白。火车继续射向前狂奔。

这里写的是高速火车在行驶中突然着火的场面。记者把一瞬间发生的事分解开来写,目的就是为了增强现场感,加深受众的印象。把“间奏式”修辞手法扩展,还可以用来写景,实质就是把连续的景物分解开来。例如:

水,骆驼,沙丘;然后,更宽的水面,一个小火车站,有一名戴着面纱的女人站在门旁。以后,水面更加宽阔,沙丘上的草丛,荒地,牛拉着木犁开荒,在铁路与河流之间,纵横交错漆了颜色的小屋,大多数是木屋,再过去是树,更多的荒地,一个港湾,更多的小屋,更多的耕地和水面。最后是城墙,城墙上有瞭望塔,一块墓地,还有葡萄园,然后,在房顶和墙之间,出现了康斯坦丁诺布长长的曲线。

这一段是记者乘坐火车在土耳其旅行时的所见。显而易见,火车是通过沙漠,逐渐进入绿洲,最后到达城市的。记者是把沿途的景物分解开来写,不仅没有损害景物描写的连贯性,反而突出了景物的“一气呵成”。

即便是写景,也不用或尽可能少用形容词,这是“间奏性”描写的另一个突出的长处。上述的新闻写作,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是以其经典,至今仍然被新闻学家引用,讲解如何写好“描绘性”新闻。

结语:

随着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新闻写作手法层出不穷,新闻写作的修辞手法已经远远超过了新闻著作的范畴之内,以及新闻学者的认知。上述的只是抛砖引玉,修辞手法远远不只是其中。笔者仅仅是找出一些通俗易懂、比较容易被新闻从业者借鉴、引用的加以介绍,目的就是说明新闻的修辞手法与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另外,新闻从业者要想掌握好必要的修辞手段,必须要博览文学作品,必须熟知历史典故。新闻与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又是密切关联的。讲好新闻事实,用好修辞手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新闻从业者都是适用的。

猜你喜欢
间奏暗喻新闻学
间奏
关于敦煌琵琶谱的深入探析
冰与火
Bao:2019 Oscar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钢琴在流行歌曲前奏和间奏中的编配探索
关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译上的应用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