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的中国道德建设

2019-01-12 18:03袁福强王欢
魅力中国 2019年8期
关键词:道德

1 袁福强 2 王欢

(1 中国人民解放军62315部队,北京 100071; 2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 100080)

道德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准则与规范。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它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把人的现实行为置于理想的行为标准之下予以评价,从而达到规范人们行为关系的目的。道德不像法律那样靠强制的手段去起作用,而是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教育和社会舆论等起作用[1]。

一、中国的传统道德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学一直居于中国正统意识形态的地位,道德伦理学说始终是儒学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儒家道德重视人类普遍性的伦理和道德规范,惕厉人性的个体自由和褒扬群体性的人文意识,重精神、倡人伦、尚和谐,发挥着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整合人际关系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

儒家思想产生于奴隶制度“礼崩乐坏”的没落时期,孔子的思想经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的诠释、继承和发展,终经宋明理学家们吸收佛老哲理的熔铸,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便被改造为适合中国农业宗法社会的正统封建意识形态。由儒家发展起来的伦理规范,是把人放入社会关系的链条中,强调人对于社会及他人所应当承担的各种伦理义务,形成了以儒家独特的仁义道德为价值核心的道德文化体系。

在孔子以道德文化为核心的哲学理论体系中,孔子的思想核心“仁”是最高道德原则,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和谐相处,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孟子“仁义并举”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以“五伦”为道德的基本内容,提出“存心、尽心、养气、寡欲”等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主张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以“礼”为最高道德原则,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董仲舒提出了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称为“三纲五常”;宋明理学家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就是天理,朱熹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但人性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他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往往被私欲侵我蚀,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儒家经典《大学》中所阐述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的“内圣”修炼,“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讲的“外王”事功。北宋张载综合“内圣外王”之道,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四句箴言来概括“八条目”中所揭示的“内圣外王”宗旨,既确立了成圣成贤的人格标准,又树立了精神境界和社会理想合一的目标,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此前仆后继,奋斗不息[2]。

(二)中国传统道德与西方道德的区别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中西方都有一套自己的道德体系,道德理念和道德标准也有所差异。

在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不可否认地理环境对道德产生的重要影响。中国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和沙漠,西南为高原大山,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形成了一种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加之黄河、长江流域气候条件优渥为农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天然可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直接与自然界打交道,家族宗法观念由此得到加强,由家庭而家族, 由家族而国家, 由国家而天下, 家国同构,国就是家的扩展和放大。在这样的社会里, 血缘亲情是连结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及进行社会交往的最重要的纽带。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促成了人与人之间接触的相对固定性和长久性,为了能够和睦相处,国人非常注重道德培养,把“中庸”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这也造就了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自然条件一般,农耕文明发展程度不高,十分强调认知自然和改造自然,由于其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湾,对外贸易兴盛,其工商业文明发达,人口的迁移性,致使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氏族组织的传统力量遭到了削弱形成了开放式的社会,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从古希腊时代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标准围绕个人和城邦的关系展开,到经历中世纪基督教廷强化伦理思想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以人为本位追求个人价值、利益与要求的主题始终没有改变[3]。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就把天赋人权、维护个人权利变成了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规范的出发点。近代西方伦理思想的主流表现为以满足发展个人利益作为伦理体系的目的,注重竞争,认为人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不断追求个人的利益,这种特点使个人利益得到认可,充分发展了个性,体现了个人价值,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导致了个人至上和唯我主义,使社会生活处在金钱和利益的冷漠关系中。

中国儒家文化始终没有上升到宗教的高度,始终保持着它的世俗精神。孔子也一直是现实世界中的人,而非彼岸世界的人,儒家认为道德出自人的本性,而不是受外界的压力或影响产生,孟子提出“人皆可为尧舜”,强调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包括心理活动和内省方法达到“圣人”的标准进入“圣域”,中国传统的道德是“内省”型的伦理体系。由于缺乏宗教对精神世界统治的强制性,人们敬畏心理、依赖心理、忏悔心理和赎罪心理也就降低了,相应地也就降低了人们实践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西方道德观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的影响,基本上是宗教道德决定世俗的理论,由于西方宗教认为人生来就有罪,其道德观是以赎罪为基础的,强调外界制度对人的道德观念的规范,是“外求”型的伦理体系[4]。

中国注重人伦,西方注重契约。中国儒家把追求伦理作为最高价值原则,孔孟的忠孝、汉武帝的三纲五常更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伦理道德观;而对西方道德观影响深远的基督教,其圣经《旧约》、《新约》均是神与人的契约,在圣经中贯穿着伦理关系中的契约精神,西方重契约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契约为基础的道德占重要位置。中国重道义,西方重功利。儒家这种义利观是建立在道德理性和感情欲望对立的基础上的,强调用道德的理性去克制感情欲望,使义和利、整体和个人的关系得到调节和调制;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的权益的实现,并且认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与生既来的,是天赋的。趋利避苦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不须负任何道德责任,可以不择手段。故此,功利主义始终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起主导作用,在罗马教皇的唆使下西方基督教徒八次对东方财富的掠夺的十字军东征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中国人的道德思维注重情感的体验领悟,带有强烈的直观理性,而西方把抽象的逻辑思维方法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手段,道德思维和中国人具有明显不同。

二、中国当前道德现状

当前,中国在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意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正确认识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对于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上,不断在前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与之相适应的道德

新中国成立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逐步建立,吃“大锅饭”的时期到来,全社会倡导和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人们把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作为道德实践的准则,出现了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大庆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模范人物,对领袖的无限忠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憧憬、整个社会呈现出互帮互爱、团结协助、公平正义、和谐美好的局面。但是由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没有被完全激发,个性得不到张扬,平均主义造成了道德中的非道德。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再一次被激发,弃公从商、弃农从商的现象屡有发生,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物质文明极其丰富,人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在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价值主体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和人们现实利益的差别与对立,势必导致价值的多元化,价值的多元化也必然造成道德观念的多样化,道德观念的多样化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主流道德的思考。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为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改善,人民幸福指数提升,社会思想道德的主流积极向上。汶川地震中上演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北京奥运会的完美举行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爱国奉献、团结互助等道德观念已深深烙在在国人的心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使社会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5]。受私有经济成分发展、经济利润至上、等价交换等原则影响,出现了官员贪污腐败、收受贿赂,侵占百姓利益;不法商法为了追求无尽的金钱利益失去了职业道德,以次充好、以假当真引发了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食品危机;民众对于娱乐明星的疯狂追逐崇拜远远超越了对孜孜不倦,勇于献身科学家们的尊重,这些现象正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具体表现。

当前社会发生的“道德信仰缺失”、“道德信仰危机”舆论在社会中普遍盛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范跑跑”与“郭跳跳”的道德论辩、由“彭宇案”引发的“扶不扶”道德争论,以及“婚外情”视为“个人自由”等道德现象,更激起了持久的道德热议,社会上同时出现鲜明对比的道德现象说明人们在道德上陷入了迷茫,丧失了道德价值认同基础,这也导致了当前社会儒学回归、佛教兴盛、道教复兴、耶稣归来的状态,人们对于道德的思考,已经超出了以往的任何时候。这些情况的产生是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往的利益分配引发的人们在道德观念上的变化,加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健全,还不足以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也必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法律体制的不断健全、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得到好转。

(二)现代道德是源于中国传统道德,不断冲破封建道德束缚,是与世界交融并不断成长起来的新道德

新中国是打破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来的,当今社会的道德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传统道德的实际,当前人们在社会中遵守的诚信、孝顺、友爱、互助等准则都可以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找到影子。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一些欠发达地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宗族道德在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束缚人自由发展的封建道德规则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政治制度的确立而瓦解,旧社会“三纲五常”被废除、人的权利得到保障,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突出表现为官本位思想得到根除,为人民服务宗旨被正式确立;妇女地位得到根本性扭转,妇女被平等对待;一切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类自由发展,阻碍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封建旧道德必将在社会进步发展中得到取缔,这正是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世界高度融为一体,中国作为世界中的一员与世界接轨成为必然,在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活动中,“情人节”、“圣诞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走进普通群众家庭;讲外语、买外国货、到外国旅游已成为国人时尚;西方人宣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国人所接受。过去在大街上的“公开示爱”被指“有伤风化”,现今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逐渐被“辩论式”的教育模式所代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道德也被重新定义。西方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积极作用,但是一些负面的东西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国人。西方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体的主体认识,宣扬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容易使广大青年人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违背道德原则,追求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全球主义思潮强调的“人权高于主权论”、“全球民主论”弱化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消弱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西方倡导的消费主义思潮也让盲目攀比之风盛行,超前消费,追求档次和品牌、贪图享乐讲排场已成为当前社会不可小觑的社会现象;加之西方资产阶级政权对我政权的敌视,他们散播宣言言论力图对中国颜色革命,“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董存瑞炸碉堡是被骗的”、“黄继光堵枪眼是被逼的”、“邱少云火中趴着不动不合乎科学”等丑化英雄、诋毁英雄、妖魔化英雄的手段层出不穷,这些手段一定程度上迷惑了人民的双眼,扭曲人民的道德观,让国人丧失民族自豪感,失去民族自尊心[6]。正确对待西方精神文明的涌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三)现代道德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不断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是科学化扩大化的道德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事实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经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不断发展,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上的道德观,强调发挥实践的伟大功能,激励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自由发展。现在的社会主流道德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的道德。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有能力也有责任在领导中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实践中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道德。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封建道德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以马克思为引领的新道德与当前的社会道德现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社会主义倡导的新道德在发展过程中势必要与滞后的封建道德作斗争;同时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新道德是一种先进的道德,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前的社会现实,然而正是由于它的超越性,它才可以指导人们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而进行的道德实践,人们在解决矛盾问题中建立起道德观念,道德通过道德实践的检验得到确立。

三、加强中国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中国已进入到新的时代,如何加强道德建设对于构建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奠定坚实基础

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类道德的进步奠定了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的揭示了经济对道德的历史制约性,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卖儿鬻女”、“易子而食”的非道德惨剧无不说明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文化大革命忽略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远大崇高的道德理想最后演变成一场空前的道德灾难。没有经济的发展,道德就失去了坚强的物质基础,到最后很容易沦为“伪善”,虽然少数先进个人可以为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实现而抑制基本生存需要,但是作为人类总体来讲,这不符合人类发展的总趋势,与人类实现自由发展的宗旨相违背,脱离物质基础的道德到最后也只能是一种空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恰恰说明了发展的重要性。继续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建立巩固集体主义道德的物质基础[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构建才有了坚强的现实基础,新道德才得以构建。

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规律。伴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形成,人们的个体意识、独立意识、法制意识正在增强,民主、自由、平等观念已有不同程度的加深,道德主体的平等地位和自由权利正逐步得到确立。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按劳分配、更有效的宏观调控等等也无法逃避功利原则的驱动,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或把市场经济原则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会导致道德领域评价标准的迷失,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伦理观的盛行,以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出现。政府对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干预过多,导致官员腐化官商勾结,特权、垄断、管制、保护等制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道德风险,不仅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自然运行,而且还造成了商人的腐败和堕落,它使商人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投机取巧而获得垄断和超额利润上,导致腐败的产生和社会道德的败坏,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不成熟、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所致,并非市场经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不及待,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就是要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映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人们通过建立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以便建立实现人们自由发展的道德,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运行不仅需要法律的支撑,而且也需要道德的调控。社会主义新道德必定是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又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的新道德。

(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道德,立足现实,面向世界,综合创新社会主义新道德。

五四运动是对中国的传统道德的一次猛烈冲击,人们开始排斥反对中国传统道德,对孔子和儒学的彻底否定和批判在“文革”时期达到了高潮,尤其是在1974年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把批判林彪与批判儒家放在一起,对孔孟思想进行曲解和丑化,儒家的孔孟之道、“宽厚”、“忠恕”、“仁义礼智信”等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被否定,传统的旧道德被抛弃,西方现代的新道德也被拒绝,道德观念的虚无主义导致不讲人权、随意践踏生命的混乱道德秩序。随着“四人帮”被粉碎,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文明的时候同时也发现,西方社会原来是个人欲横流、贫富不均、尔虞我诈、道德沦丧的社会,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回归传统,“复兴儒学”也一再被提起。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大会,会议结束时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合理继承儒家道德文化中所蕴涵的积极因素,对于提升个体生命价值、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及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毛泽东一再提出要“尊重自己的历史”,但是“这种尊重”,不是盲目的颂古非今,而是辩证的批判继承。我们既不能把传统道德拔到超科学的高度陷入偏狭的民族主义,也不能把传统道德全部视为“糟粕”予以摒弃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8]。把中国传统道德里面的积极因素比如:仁、义、礼、智、信、推己及人的仁道,见义勇为的精神,礼貌辞让的习俗,明达事理的智慧,诚心不欺的品格等“精华”提取出来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这些“精华”都是现代文明道德的基础,是我们现代社会必须要继承和发展的东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冲突、碰撞和融合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建设适合时代需要的新的道德。新道德必须要符合当前中国实际,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长远发展,站在时代的高度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在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对西方道德进行扬弃和学习。打破时空障碍,接受普遍真理,是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的必经之路。

(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民族自信,勇于担当,构建人类道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们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道德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3]。道德模范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人或群体,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道德模范是一定社会道德评价的标尺,具有社会肯定性和主导性,道德榜样为社会所尊崇爱戴的效应,能够使人们按照主导的社会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激励人们追求崇高、积极向上,不断升华自身的道德境界。要辩证的处理法治和道德的关系。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没有道德的法律不予承认,法治是道德的底线,触犯法律的行为肯定是非道德的,对于社会上出现的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不良风气要采取法律的手段予以禁止,用法律的权威捍卫道德的尊严。比如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以法律的强制效力保证了“孝”这种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各民族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们共同利益日益增多,跨国界、跨民族人类共同需要形成,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此种背景下,民族道德不断实现与其他民族道德的交汇、融合,人们基于“人类”的共同身份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们更加坚信人作为“人类”的成员有着相似的或相同的道德追求,为维持人类社会基本的生活秩序,最终都会做出相同的、或协调一致的道德选择。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汤因比也直言不讳地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应当在“和而不同”的原则下相互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构建 “平等、尊重、仁爱、诚信”等超越时空、维护世界秩序、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道德标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现实,结合当代,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必会为构建人类道德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提供“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道德
立“道”树“德” 寻“径”共“情”——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简析与思考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筋骨 道德 温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夯实法律的道德根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