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中等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2019-01-12 18:03高国良
魅力中国 2019年8期
关键词:内驱力差异思维

高国良

(河北省盐山教师进修学校,河北 盐山 061300)

数学教学中,抓住关键点,有效地激活中等生,不仅让“沉睡的火山爆发”,激活无穷的潜能,而且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学习数学良好形势。中等生推动着优等生的前进,也带动后进生的发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激活的入手点——打破心理定势

据了解中等生的学习的自觉性还可以,不用老师监督,也能完成任务,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强,课堂中不会出现纪律问题,也会安分守己。但这个群体普遍有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课堂上也不会表现自己,表扬和批评不会沾边,主动性不强,对自己的能力难以作出恰如其分的认识。由此可见,不少中等生之所以长期处于中等状态,在于他们有了这种不正确的心理意向。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打破中等生的“上游难争,下游危险,中游保险”的“平衡心理”。主要做法有:首先正视差异,改变“配角”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关注中等生的发展,前提是了解每一位学生,正视班级学生间的差异。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必然存在着差异,教师也要充分地认识到,学习中诸多因素造成了这些学生的差异。班级里存在着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并非要求我们把它拉齐扯平,他们都是课堂中平等的主体,我们追求的是让中等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无视差异势必会造成“一刀切”、“齐步走”,挫伤中等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引导中等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其他群体的差异,特别是要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以此悦纳自己,不再活在优等生的光环的阴影下,消除“配角”意识。其次是激励赏识,唤醒成功意识。教师的激励赏识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学生思维的激活剂。课堂中,可以用微笑、点头、眼神等方式与中等生在课堂中交流,向中等生传达我在关注你的信息。教师对中等生尤其需要及时准确的激励、表扬,如“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的解题思路十分有创意”、“你的补充很不错”等;对中等生课堂中思路有错误的,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可说“你对课堂的贡献是一样的,你可以启发大家朝另一个方向走”;作业评语,不要用简单的“对”或“错”,写上充满激励性的话语等等。当然,教师还应该努力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能让每个中等生获得尽量多的表扬与肯定,激发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二、激活的着力点——打通思维障碍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中等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素质,他们能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思维比较清晰、比较合理、比较准确,能够比着葫芦画出瓢。但相对优等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学习不够稳定,思维灵活性不够,学到的数学基础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表现在课堂中有时对知识理解不透,思维受阻无法畅通,导致学习兴趣不强,所以教师特别要注重中等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中等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引导他们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一思维模糊处,点一盏灯。人的认知水平是在“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变化,螺旋式上升。正确地认识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及其潜在的发展可能,合理地组织引导,使教学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能达到要求的潜力发展水平上。中等生在学习时,有一个显著的特征,解题往往就题论题,思维发散能力薄弱,容易思维定势,解决新问题时,无法找出问题与方法的交接点,思维呈现模糊状态。第二思维空白处,搭一架梯。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唯一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而中等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就如站在岸边,看着优等生游泳,自己却一头雾水,束手无策。这时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搭一架梯子,巧妙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活动。

三、激活的支撑点——建立“偏向”机制

首先是实施“黄、绿牌”发言制。课堂中优等生思维敏捷,发言踊跃,如果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把目光锁定在优等生上,优等生定能赢得更多的发言机会,称霸课堂;如果教师保持原生态的发展状态,这些优等生自然占尽优势,过于积极的发言状态,使中等生只能做听众,当陪衬,失去了锻炼机会。针对这种情况,实施“黄、绿牌”发言制,对优等生、中等生发言进行有效的调节。一般程度问题的解题,对于优等生过于积极的发言,实施“黄牌”警告,限制发言,相反给中等生“一路绿灯”的发言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其次是巧用延时评价制。评价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调控手段,联系着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其心智,拓展其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中,我们更多的对中等生采用“延时评价”,即在中等生做出一道习题或说出一种思路之后,不急于进行评价,作出对或错的结论,而是以鼓励性的动作和语言,激发他们动脑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中等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中等生的发散性、求异性思维,不断提升其思维品质,同时也能创设出精彩的数学课堂。有时当中等生对自己某阶段测验的结果觉得不满意或没有达到基本的目标,我们采用“延时评价”,允许、鼓励学生提出申请进行重新考核,直到每个中等生都达到目标,自己感到满意为止。

总之,教师特别要注重中等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中等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引导他们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内驱力差异思维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思维跳跳糖
相似与差异
思维跳跳糖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