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关系与人情关系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探讨

2019-01-12 20:45林映麟李明洋姚敏丽
魅力中国 2019年23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人情社工

林映麟 李明洋 姚敏丽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福建 泉州 362212)

一、实践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一)实践困境

社区基层工作压力大,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服务资料重复使用,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当社区提出要求希望社工一起配合完成该项工作。社工该怎么办?这个人情该不该卖?

(二)从案例中引出的伦理思考

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中,社会工作从业者(包括社工、行政管理者)如何做到坚持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又能做到接地气?在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者与用人单位、购买方之间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度在如何把握?

这个案例中折射出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与本土化的人情社会的的伦理冲突。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本地化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在中国文化环境的的问题。换而言之,也就是如何在中国文化中践行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本案例中突显的主要是如何在人情社会中践行社会工作价值观,如何看待人情关系及专业关系之间的关系。

本文首先疏理社会工作伦理的相关定义及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概念。第二,从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中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引出面子、人情、关系与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关系。第三,结合上述研究分析案例中专业关系与人情关系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最后,从实践运用的角度,探讨社会工作者在人情社会中实践中应该具备的素质。

二、社会工作伦理与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

(一)社会工作伦理定义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冲突一直是讨论争议的热点。从一系列的实践中引起对其的思考,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提供实践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是一种道德实践,对其意识形态的介入及专业实践中所涉及的道德价值判断和伦理抉择使之不同于一般的专业。[1]

社会工作伦理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价值实践指导下行为守则。伦理是对一种相关的行为的标准和期望,用以规范个人和团体的责任。[2]专业伦理也称为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中的动规范或准则。[3]徐丽亚在综合国内外对社会工作伦理的定义,综合为“社会工作伦理是建立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并将其具体操作化的基础上,以规范社会工作专业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和为其在伦理困境时提供某种启示为目的而建立的一套规范体系。”[4]

(二)社会工作伦理本地化

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是本土化在社会工作伦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它指欧美国家先进的社会工作伦理理念和经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同社会工作伦理理念相似或相近的理念,找出中国传统助人模式经验中成功的伦理工作方法和经验,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国社会工作伦理。5

在如何实践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方面,可参考香港学者朱志伟在探讨香港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时指出的社会工作本土化应该关注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警觉;二是对本土事物的反思;三是对香港本土文化脉络的理解。[6]这三个层面的思维角度也可以运用在对中国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议题。中国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探索重点在于中国文化与文化敏感性。

(三)中国文化中的人际关系与“人情社会”

1.中国传统文化

王思斌教授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社区共有的指导人们行动和生活的价值体系和规范。[7]社会中的个人在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其价值观及行为模式。纵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从五个维度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相关分析:

(1)整体性。强调整体作为价值主体的地位,认为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提倡个体对整体的牺牲和奉献;个体的存在于价值是由群体派生的,个人的位置是依据其在群体中的身份和地位确定的;注重整体的和谐。

(2)等级观念。家庭中和国家中的等级特征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中留下烙痕。这种等级观念体现了关系双方不平等,依据血缘的远近关系对待不同的人有亲疏之别,也就是费孝通先所称的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

(3)义务观念。这是与整体观念和等级观念必须衍生出较强的义务观念,整体利益的维护要靠个人对群体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甚至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一切。

(4)情理观念。家庭在中国社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情理观念而不是理性观念。情理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强调整体的融合。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情感关系,而不是理性基础上的契约关系。三是协调关系的手段侧重于“以情服人”而不是“以理服人”。

(5)依赖观念。由于整体主义注重整体的融洽和协调,因此相应地培养了人们的依赖心理,没有脱离家庭、单位、国家的个人地位和价值,也就不可能产生独立的主体意识。

(6)重义轻利观念。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主张“义以生利”、“以义取利。[8]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分析的各方面中,情理观念是占主导地位,对中国人的行为思考模式产生深刻影响。

2.面子、人情、关系文化与社会工作

中国又被称为面子社会,人情社会,甚至说关系社会。留美社会学家应成一先生认为“中国只有关系,没有社会。”[9]面子、人情与关系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与社会行为模式。[10]面子、人情与关系文化中“人情味”因素是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从实证主义视角向人本主义视角转型所需的。中国人的文化、制度与社会结构是独特的。[11]

面子、人情与关系文化中蕴含着使中国人心理满足的积极元素。一旦运行顺畅,面子、人情与关系会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和快乐。当某个人的面子、人情及关系受到威胁时,负面的情感或倾诉反应就会相伴而来。[12]

黄光国学者提出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框架,将中国社会中的“关系”分为“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和“混合性关系”三种类型。情感型关系一般是指一种长久稳定的以满足情感为目标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密友、亲友等,这种关系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工具性关系,则是一种陌生人之间以获取物质资源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中个人的情感成分很小,人们比较能够依据客观的标准权衡利益从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混合性关系是介于工具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之间,是个人最能够以“面子”和“人情”来影响他人的人际关系。[13]人们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关系,无时无刻地进行着自己的社会互动。

3.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人际关系型态

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基本模式是由人情、人伦、人缘这三位一体结构构成的。其中人情是核心,它表现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人伦是这一模式的制度化,它为这一模式提供了一套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能遵守一定的程序,而人缘是对这一模式的设定,它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限定在一种表示最终的本原而无须进一步探究的总体框架之中。其中人情是指人相处之道,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强调民族主义的直接体现。这表明了人们对情感的重视,但中国人的情感并不是纯粹的情,而一种情理主义。中国人重情不重理,这与西方在人际交往中重理不重情是有区别的。[15]

三、分析案例中专业关系与人情关系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一)从关系类型上看,社会工作从业者与服务利益相方建立的关系多是属于混合性关系,也带着浓厚的等级观念。

本案例中,社工与服务利益相方建立的关系是专业关系。社会工作专业关系是指服务对象和工作员之间的心理感受和态度的一种动态交互反应关系。是专业的关系,是一种职务关系,而非私人关系。[16]

在社会福利体系尚未完善的现实下,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社工都在运用个人与服务利益相方(服务对象、机构管理人员与用人单位、购买方)建立情感型或是混合性的关系,以便服务开展。目前政府是最重要的购买方及用人方。与西方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不同,在中国更多地体现是一种伙计关系。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影响,注定了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对话中属于弱势。虽然社区居委会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政府事业体系,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披着浓重的政府色彩。因此,在西方定义上的专业关系,在中国实践中不可避免地沾着“人情味”和“等级味”。

(二)从本质上看,这种专业关系反映了在中国人情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本案例呈现的伦理议题,其反映了背后的争议焦点是专业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学者认为专业关系准则的本土现状是人际信任强于制度信任,人情关系优于职业关系。西方伦理准则要求,社工不得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以外的其他任何关系。这是基于西方多年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中提出来的。这一准则的核心理念是防止社工在工作中对服务对象造成任何实际的或者潜在的损害。然而实际上,社工只能通过更多地依赖自己主动创建起来的人情关系开展工作。[17]在这样的现状下,社会工作者通过建立混合性关系与服务相关方建立互动关系,在与服务推行相关的“人情”的博弈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伦理困境。

(三)从行为表现上看,是社会工作伦理的实践与中国人情社会的行为规范的博弈。

我国的中国社工守则对社工专业伦理责任作了如下规定:社会工作者有责任保持廉洁的专业形象;他不应参与、宽恕欺骗行为,或与任何欺骗有关的行为相联系;他不论以个人的身份还是以社会工作专业的机构、团体的代表的身份出现,都应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他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抵制专业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道德的行为和现象,而完全不应该利用职业之便搞不正之风或以权谋私;他在专业讨论和批评上持严谨的和负责的态度,并不应对自己的品质、服务能力和效果作不实事求是的评价。

四、处理社会工作伦理实践中人情社会中的专业人际关系应该具备的素质

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价值伦理与本土情况的相适合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文化胜任力和公关能力是最能发展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中处理行政工作关系的两种能力。

(一)公关能力

在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发展中国社会工作伦理过程的过种中,如何建立合适的专业工作的人际关系,合理地把握人际关系中的度,需要社会工作者除了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服务组织能力技巧、适应能力外,较高的公关能力被提到突出的位置。良好的公关能力是社会工作者的软实力,这种能力无法通过书本学习获得,而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公共关系(简称公关)是指“某一组织为了改善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与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18]将此概念使用到社会服务行业中,可以转述为了达到建立与社会良好的关系,宣扬社会工作价值观与理念,促进公众对行业的认识、理解与支持,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促进社会服务良性发展的一系列公共活动。社会工作者作为实践中的重要参与者,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宣传意识等相配合提升自身的公共能力。在具体良好的公共能力,把握在与实践中的度,宣扬社会价值观与理念,通过软实力化解伦理困境。

(二)文化胜任能力与文化敏感性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除了掌握公共能力,同时也需要社工对目前的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与思考,需要具备文化胜任能力。文化社会工作是在随着全球或是全国范围内移民现象的日益普遍,在移民社会中形成在多元文化的社会,多元文化现象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的前提下提出。这促使学者去思考文化多样性、差异性的接受和包容课题。

同样,在西方社会工作方法传入中国,实行社会工作本土化。面对中国文化情景下实践时,如何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内涵和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文化胜任能力被视为重要的能力。跨文化胜任能力指是“在跨文化情境中,能有效进行沟通并恰当地融入各种文化语境的能力”。[19]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开展社会服务,需要具备跨文化敏感性,也是具备跨文化能力的重要议题。

关于文化敏感性,BHAWUKBRISLIN从行为上定义把文化敏感性描述为“一种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及对其他文化中人的观点的敏感性”。在这里跨文化敏感性有两个特征:开放的思想,即乐意接受他人的观点:灵活变通,即根据文化情结的要求适当调整行为。[20]跨文化敏感性作为文化胜任能力的核心能力,需要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价值观、伦理的实践中对东西方文化有一定敏锐的察觉能力,并根据实际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应对不同文化情景中的价值伦理挑战。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人情社工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A Social Crisis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青春社工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人情
人情之美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