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

2019-01-13 03:15商自荣
魅力中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语文课导图

商自荣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三小学,河北 廊坊 065500)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但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的环节,学生宁可花时间复习或多做练习,也不愿进行预习,即使少部分学生有预习,也是轻描淡写地“翻书式”行为,预习的被忽略导致学生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而教师尽管布置了预习的任务,也很少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反馈和评价,教师无法从学生的预习中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特别是对于口头布置的课文阅读预习任务,学生大部分都不能自觉地完成,这样的作业等于没布置。预习环节不但没有帮助,甚至适得其反,学生往往因为一知半解而不再认真听讲,最终导致知识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中,“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的,教师和学生都更关注答案,却忽视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答案的累积”并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生成答案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才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源泉。因此,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就必须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使学生解答问题时不再依赖于记忆中的“答案库”,而是靠自己的大脑理性地思考。由此可见,如何让答案的生成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考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变教学生语文知识为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导向性。这一导向性的根本转变,强调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则是训练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储备知识,而且还可以形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预习学案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制定课前预习内容,使预习任务“具体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语文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认识,西方哲学也一直关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是思维过程必须凭借的物质材料。可见,语言的学习过程与学生思维密切相关,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把思维的认识过程用图形的方式可视化地表征出来。在语文课文预习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从各个知识点层面深入挖掘知识,使预习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不再停留于以往的“翻书式”预习方式。同时,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从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自身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而且,由于每位学生完成的课前预习效果是不同的,教师能够从学生的预习思维导图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在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课文预习实验中,以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五年级3班的学生为实验班,该实验班从2012年12月开始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课文预习。从采访该实验班的任课教师得知,在进行这个实验之前,语文课文预习任务通常为阅读课文两遍或者抄写生词,在这种预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学生并不能独立地获取课文的主旨、中心思想等比较深层的知识。而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后,学生能够从写作背景、字、词、句、段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方面去学习课文,而且能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试图解决问题,甚至能从预习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采访可以发现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刚开始使用思维导图时,找不到思维点,不知道该从哪些维度进行课文预习,而通过教师的引导,渐渐地形成了课文预习的思维导图模式,到了中后期学生基本熟悉了思维导图的使用,还能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思维导图能够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能够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考过程,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课文预习中引入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类别:自筹经费重点课题 ,课题名称:《语文课预习设计与预习指导方法研究》课题编号:13040644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语文课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语文课上做游戏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