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密尔言论自由思想的伦理审视

2019-01-13 03:16陈珊珊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密尔谬误界定

陈珊珊

(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00)

一、言论自由与追求真理

密尔把言论自由的价值讨论建立在言论自由助益于发现真理、有利于民主的发展以及有助于个体自身的完善。在《论自由》一书中,笔者看到是密尔围绕言论自由之价值展开的言说。在很大程度上,言论自由变成了实现以上价值的手段,所追求的价值则成了言论自由所想达致的目的。但是无法否认的是:言论自由既已是如此重要的自由,其绝不可能仅仅是实现相关价值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真理、民主以及个体的发展完善,绝非言论自由作为手段所追求达致的目标,而是言论自由的副产品。

在此之中,密尔十分看重言论对真理的推动作用,他认为正是因为存在言论自由,所以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下才有了不同的意见,真理与谬误才在不同的意见之中不断角逐,而最后真理总是会战胜谬误。但应该看到的是:只要是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下,真理就一定会在众多言论之中占据优胜地位并为众人所接受吗?仅凭言论自由就能成功发现真理?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的标准和程序?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下难道人们就会自觉理性地行事,并且永远趋向于发现真理、接受真理?历史经验表明,一定时期内,谬误的数量总是多于真理数量,谬误可以有很多,真理则不然。密尔认为真理之所以为真理,是因其历久之后一定会被证明是真理,且永远不会被埋没。真理的显现或许是时间上的问题,但真理也许只能为多数人所接纳,无法避免存在少数不愿接纳真理的群体。个体不同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和利益追求,都会使其对真理持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接受程度不同。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密尔并没有对何为真理进行深入界定,我们也无法确切地判定真理是否就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唯一最高价值。此外,难道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下人们就会自觉理性地行事,并且永远趋向于接受别人认可而他们并不认可的真理吗?人绝非是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且承认自己的认知有错误的个体,人性使然。历史上的非理性群体往往多于理性群体,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个体会存在着非理性要素,只要个体中存在着非理性要素,仅仅靠提供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就幻想可以达致真知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二、言论自由之必要限度

在讨论言论自由的限度之前,密尔已经再三地强调了他对于自由的界定。密尔基于对个人与社会的界分,划出了“涉己”和“涉他”两个领域,并且在界定领域之后,提出了他对于自由之限度所秉持的态度,即“伤害原则”。但是也应该看到,个人与社会的界限确实可以进行明确的划分吗?个体与个体之外的他人及社会在言论自由上真的可以建立一种“宽容”的非对抗关系吗?追求言论自由就可以无条件信奉密尔的“伤害原则”,忽视社会传统习惯以及道德存在的积极作用?密尔提出的“伤害原则”是否确实具体有所指?

无法否认密尔的言论也是建立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之下的言说。

首先,在关于个人与社会的界限是否可以进行明确划分的问题上,保守主义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已经决定了其在界线划分上的复杂度与难度。实际上,个体的行为难以避免会对社会及他人产生相关影响,人类社会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纯粹只是涉及自身的行为或许根本不存在。而言论本身就是个体思想外溢的方式,个体的言论表达在很大程度上皆是为了能够影响他人。因此在笔者看来,密尔对于社会与个人的界线区分是一种理想化的划分方式。

其次,密尔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足够微小,甚至于别人难以察觉,那么个体之外的社会和其他个体,是可以持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个体的行为的。但实然是,社会中个体之间的认知难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带来的必定是不断地产生争议与冲突。正如詹姆斯·斯蒂芬在其著作《自由、平等、博爱》中提到的一样:“在道德和宗教的领域,人们之间存在着而且必定存在着战争与冲突”、“只有当社会消失了,才有可能实现道德宽容”。故而在这个基础上,“宽容”的原则也是一个美好的预设。在某些情势下,“不宽容”更能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这些“不宽容”也并非不正当不合理。自由也应该设定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之下进行充分考虑,将自由抽离出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单独的考虑将毫无意义。

最后,密尔认为个体的行动只有侵害了他人之时,才应该被法律和公众舆论所限制。但是同样的问题依旧是,密尔认为只有明显的、当下的伤害才是外界干预个体的理由所在,但密尔并未告知我们何为“伤害”,也并未明确地把“伤害”的概念呈现在我们面前。个体言论对于外界产生的伤害在很多情况下是精神伤害而非物理伤害,所以个体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更应该进行理性考虑其言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约翰·格雷就提出了他对密尔自由原则的质疑:其自由原则的应用并不能呈现出对伤害概念的判断,因为这一原则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是不能做的,却没有告诉我们应当去做什么。诚然密尔的伤害原则带给了我们判断何为伤害上的困难,且在笔者看来对伤害原则的判断与个体的价值判断、与社会的价值判断之间也会存在冲突。在密尔这里看似充满合理性的相关界限界定,往往也会在实际运作中产生新的问题与挑战。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在密尔当时生活的国度与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也许他的初衷只是反对外界对个人过多的干涉与压制。

猜你喜欢
密尔谬误界定
新《著作权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同情地看待密尔对功利原则的证明
同情地看待密尔对功利原则的证明
汉字笔画理论谬误辨正
詹姆斯?密尔“政府观”的功利主义思想评析
自由·幸福·教育:密尔功利主义思想的三要素
高血压界定范围
密尔式自由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启示
谬误与真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