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从中国文化符号到中国话语

2019-01-13 03:16熊璨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话语媒介符号

熊璨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088)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提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1。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我国也愈发关注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争取。然而,在目前的国际文化交流中,主流话语权仍掌握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中国文化仍更多处于一种“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2的尴尬状态,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失语。正如曹顺庆先生所言:“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3。早在“五四”时期,中国文化失语的危机便已埋下,我国近百年来的文化自卑和文化自戕形成了“言必称希腊”4的学术风气。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愈发弱势,因此言说自我的权利和空间不断被迫压缩。而如今,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愈发广泛,不但泛滥于上世纪“西学东渐”的潮流中,也逐渐显现在二十一世纪“东学西渐”过程中。

中国至今尚未走出“失语”困境,而这一困境甚至比上个世纪的情况更为复杂。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各地逐渐出现的中国文化热,让我们恍惚感觉“失语症”似乎已被完全治愈。目之所及,中国文化符号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在生活方面,中国制造、中国城、中餐厅遍地开花;在艺术方面,在全球上映的西方电影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中国文化符号。这一切让国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中国故事已愈发引人关注,中国在国际上已拥有愈发重要的话语权。然而,是谁在讲述中国故事?讲述了怎样的中国故事?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和警惕的。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我们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多地被西方挤占,“失语”问题不可小觑。在文学理论方面,已有多位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办法。例如周宪教授从文化“合法性”的角度重新解读“失语症”等问题,并提出了中国文化的“重新传统化”和“重新合法化”5;高迎刚教授认为我们应通过文艺批评实现文论理论研究和文艺实践互动,从文艺实践和文艺批评中寻找动力和资源,建立当代中国文论体系6;施旭教授则通过分析中国话语的特点,初步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中国话语理论框架7。此外,从政治学和传播学角度,也有多位专家展开讨论,如陈曙光教授的《中国话语与话语中国》、田鹏颖教授的《在解构“西方话语”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等文章,都在尝试提出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建设中国话语的办法。

随着东西文化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愈发频繁,建设与中国崛起进程相匹配的中国话语显得刻不容缓。本文拟从“失语症”视角出发,梳理当下中国文化“失语症”中的隐藏问题,并尝试提出中国话语建构的具体路径。

二、中国文化符号愈发活跃,中国话语悄然缺席

在过去,西方人使用中国文化符号时,较多用于书写他们眼中的东方故事,中国文化符号只是西方主流话语用于满足其东方主义想象的工具,比如许多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固有印象至今仍是以傅满洲为代表的“黄祸”形象;在今天,西方则更多地使用中国文化符号描写着西方故事,中国文化符号此时更像是西方文学的创作素材,任凭创作者将它涂黑描白,并在全球掀起巨大的影响力,而中国自己讲述的故事却听众寥寥。这一现象可以被概括为“在场的失语”,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符号在生机盎然的同时,中国的文化规则失语了。“语”即“话语” (discourse),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或谈话,而是借用当代的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的概念, 专指文化意义建构的法则8,这些法则是指在一定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思维、表达、沟通与解读等方面的基本规则, 是意义建构方式和创立、交流知识的方式9。说得更简洁一点, 话语就是指一定文化思维和言说的基本范畴和规则,范畴一般指文化中表层的部分,而规则是深层次的、能够生成和支配范畴的部分10。

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虽然中国文化符号作为中国文化表层的范畴在海外大热,但在这一状态中,这些符号蕴含的深层文化规则却是西方的,书写权力也掌握在西方人手中。此时的中国文化符号只是包裹西方话语规则的皮囊,中国话语作为它原本的内核早已不知所踪。西方用他们的规则编织着中国文化符号,而中国话语规则在这一过程中则被过滤、剔除以致被逐渐边缘化。

(一)中国文化符号日渐焕发活力

近日,美国迪士尼公司宣布正在筹拍的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一角将由女星刘亦菲出演,一时在海内外广泛激起讨论热潮。这并不是迪士尼首次使用中国南北朝民间乐府诗《木兰辞》作为电影素材。1998年,迪士尼投入一亿美元拍摄动画片《花木兰》,历经两年制作后上映,该片全球票房超过三亿美元,花木兰以善良美丽、机智勇敢的形象被世界人民所熟知和喜爱。在成为迪士尼动画片主角以后,花木兰作为唯一一位没有皇室血统和身份的“公主”,与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仙蒂公主)一同进入了“迪士尼公主”(Disney Princess)系列。自此,花木兰不再只停留在电影中,而是与其他公主一起进入各大迪士尼主题乐园,与游客热情互动,其形象也被制作成精美的服装、玩具等走进人们的生活。

与影片上映同步,麦当劳公司在美国推出的限量版“木兰”四川酱汁受到疯狂追捧,供不应求,该款酱汁甚至成为一种情怀。在粉丝的反复要求下,麦当劳决定于2018年2月26日再次向全美麦当劳餐厅供应辣酱。影片及其所辐射到的行业所取得的成功和轰动效应令人始料未及,中国文化符号被包裹在美国动画片中,向世界展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

此后,尝到甜头的美国陆续在多部影片中大量使用了中国文化的符号。2008年,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问世,故事发生地点明确设定在中国,短短一部影片包含的中国文化符号令人目不暇接。影片以宽银幕规格拍摄,画面因此呈现出中国国画中留白的风格。不管是从思想上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禅宗的“顿悟”、儒家的“仁”,到建筑中的宫殿和园林,还是到武功招式中的拳法,到中医的针灸、经络图,再到日常生活中的麻将、长笛、面条、豆腐等等,中国文化符号贯穿了影片始终。通过大胆糅合以功夫和熊猫为主的中国文化符号,《功夫熊猫》最终取得超过6亿美元票房的成绩,更是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之后,好莱坞趁热打铁,连出两部续集,均获得热烈反响。

(二)中国话语规则难以有力发声

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让我们不禁疑惑:如此受欢迎的文化,怎么能说它“失语”呢?其实细看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木兰辞》是中国的,《花木兰》却是美国的;虽然功夫、熊猫以及片中众多文化符号都是中国的,但《功夫熊猫》却是美国的。这并不仅仅表明故事的讲述者有了变化,这更意味着故事的讲述规则发生了根本改变。《花木兰》从美国的文化视角出发,把为父尽孝、为国尽忠的花木兰重新诠释为希望实现自我价值而勇敢参军的女英雄。而《功夫熊猫》哪怕堆砌了再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其内核也同样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说到底,这都是黄皮白心的香蕉故事,也就是披着中国风外衣的美国故事。

以《功夫熊猫》为例,它看似是一只熊猫顿悟武功绝学,不怕牺牲,击退邪恶势力,最终保护家园的中国武侠传奇;实际上它更多着墨于描绘一个有着诸如贪吃、逃避等世俗缺点的小人物,在看到自身的不足后仍然坚持梦想,最终进入精英阶层的美国故事。同时,影片依然延续了“美式英雄主义”,这与美国漫威系列电影的主题并无二致。此外,片中也对中国儒家思想“天”、“命”等存在着一定的误读:具有最高智慧的乌龟大师在第一次见到熊猫阿宝时,便毫无来由地如同算命先生一般指定它是神龙大侠,并一直反复强调“这就是命运”、“从来就没有什么偶然”,难免有故弄玄虚之嫌。儒家的“天命”与道家的“道生”都是强调生命由自然规律决定,并不是强调宿命,更不是推崇算命。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片中大量的中国文化符号更多只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些具体内容,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规则。很遗憾,虽然中国文化符号充满生命力,中国文化的规则却深陷失语危机。

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规则是深受儒家、道家等文化影响的。西汉时期,在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书·董仲舒传》)的建议以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一个典型的特征便是“依经立义”11。孔子并没有留下一套系统的学术著作来书写其思想理念,他的基本文化态度是“述而不作”,《中庸》也提到“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汉书·艺文志》)。也就是说,相比直接创作,孔子更倾向于讲述和注释先贤的优秀文化遗产。但是,尽管孔子自称“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他的阐释中依然体现出其“仁”、“礼”等重要观念,可以说孔子的创作孕育于他的阐释活动。后世学者深受这一理念影响,逐渐形成了“我注六经”(陆九渊《语录》)的普遍治学思路,通过为前人的经典做注,表达或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上,孔子也多是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引导弟子用包容的态度去感悟和思考。因此,孔子门下弟子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韩非子·显学》)。在孔子逝世以后,弟子们逐渐形成八个不同的儒家派别,这也正是儒家思想兼容并包的体现。

尽管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西汉时期就得以确立,道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同样非常深远。道家思想用“道”来探寻人与自身、自然的关系。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主张规律和真理的不可言说性,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本源,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阴阳在气的作用下相互转化,万物便达到平衡的状态。这一点在我国传统医学也就是中医的理论中也有大量体现。此外,道家思想还包含“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许多重要内容。

两千多年来,儒家和道家学说相互影响、交织演绎,在人们身上逐渐发展出以含蓄、包容、谦逊、豁达为性格,以“微言大义”、“春秋话语”、“言尽而意无穷”为表达方式,以“虚实相生”、“清淡和雅”、“旷达超脱”为审美偏好,以“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上善若水”为处事原则,以“家国天下”、“天下大同”为抱负的民族特质。

三、新媒介强势助力,话语权重建可期

这些特质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它的来源,我们并不明确如何去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究其根源,是“五四”时期为挽救民族于危难的新文化运动几乎打断了中国文化传承的经脉。

(一)文言文媒介功能的失落

20世纪初,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提高民众文化水平迫在眉睫,但由于那时书面语文言文和口头语白话文的距离已经很远,大众教育很难实现。于是,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归国留学生为主的知识分子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成功促使民众受教育水平迅速提升,但文言文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语言也被一并抹杀。同时,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中国古代文化被进一步全盘否定,西方事物、观念、文化铺天盖地被引入中国。

这个过程为中华民族带来新生,但我们的文化自卑情绪也同时蔓延开来,文化自卑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自戕,我们对西方开始盲目崇拜,主动斩断与古代文化的纽带,开始推行“以西释中”的治学方法。这种现象几乎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导致经过多年西化的中国现当代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隔阂甚至大于与西方文化的距离,中国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英语的热情普遍高过学习文言文,很多人可以轻松阅读英文原著,但看不太懂文言文经典作品。人们可能不清楚“道”的含义,但对“美国队长”了如指掌。在文化领域,我们凭借不到一百年时间跟随西方脚步发展所累积的成果,自然难以与西方进行平等对话,而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文言文,此时已不再作为日常读写与交流的语言,反过来成为大众吸收古代文化的隔膜,已经难以再凭一己之力打通我们与古代文化的障碍,扭转局势。

(二)利用新媒介传承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符号日渐活跃的今天,我们需要抓紧机会,重建中国话语。但是,要想获得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权力,我们迫切需要打破我们与古代优秀文化的隔膜,将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虽然文言文因学习门槛很高而难以快速普及,很难再次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主要媒介,但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有了更多可以助力文化传承的新媒介,比如影视剧、网络文学、游戏、音乐等等。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传承文化最直接、快捷的办法之一就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化繁为简,做到有趣、大众化、接地气,再通过新媒介实现大范围传播。换句话说,在大众文化产品中有意识融入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把产品做得有吸引力,能够很大程度上为人们主动学习传统文化搭建桥梁。这与新文化运动把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文言文改变为白话文有异曲同工之效。如果说当时我们因时代的需要无奈暂时放弃了传统文化,那么现在我们就是因时代需要主动拯救传统文化。

相比难度较高的文言文原著,大众更容易被有趣的故事所打动,并因此更倾向于去主动探索、吸收故事辐射到的文化内容。可以说很多人阅读四大名著的原动力是来自于其同名电视剧,也有很多人从看《新白娘子传奇》开始对中国传统服饰、节日、宋史、中国民间故事、黄梅戏产生兴趣并进行进一步学习,在宫廷剧火爆时期,有不少节目甚至借助剧情给大众做了一次唐史、清史等正史的梳理。

相比需要花费较大精力才能理解的“文言文”,传统文化植入影视剧、游戏、网络文学等载体也更容易在大众当中流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着力在做相关的尝试,《国家宝藏》作为普及我国文物、历史、文化知识的新节目,已经受到了不少的好评和推崇。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多花心思把优秀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这些新媒介,通过最大程度消除理解障碍,去激发观众兴趣,并引导观众进行学习探索。通过文化传播媒介的古今通变,我们可以更有力地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群众基础,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化,让大众去传承和传播,而不只是把传统文化当作小众专业人士的研究对象。

(三)利用新媒介传播中国文化

通过这些新媒介,我们也更容易向西方大众传播我国传统文化,而当西方更了解我们的文化底蕴和话语规则,甚至开始主动学习我们的文化时,我们也更可能获得更强的话语权。如果不使用新媒介,阅读理解每一本中国古代著作,都需要深厚的中文和历史功底,这不仅对于中国大众来说难度很大,对外国人难度更大。如果直接向海外推出中国古代著作,受众群体会比较小,这很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因此,对新媒介的运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美国大众文化利用新媒介强势输出,极大程度上巩固并加强了其话语地位。在许多大众心目中,不知不觉把美国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规则和标准当做了我们的规则和标准。参考美国经久不衰的肥皂剧《老友记》(《Friends》),美国在各个国家获得巨大版权收益的同时,也向全球观众展现了美国青年的生活方式,这极大地吸引了全球观众开始主动探索、模仿美国文化更多方面,甚至成了不少海外年轻观众前往美国留学的初始动力。伴随《老友记》的风靡,更多美剧也走进了海外观众的生活。在全球范围内,出于对影视剧中美国文化的兴趣,许多年轻人主动开始学习英语,阅读原著,看原声作品,吸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这对西方话语权的增强有重大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使用新媒介是对外推广本国文化,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我国利用新媒介进行文化传播较为成功的例子,过去有“功夫”电影,现在有网络文学。借助功夫电影,李小龙、成龙等影星和中国功夫名声大噪,许多西方人甚至以为所有中国人都会些武功,对东方力量产生崇拜之情;借助网络文学,尤其是玄幻、仙侠等笼罩着神秘东方色彩的小说,大量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网络小说中关于“道”、“佛”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出现频率很高,有网站成立专栏介绍中国的“道”、“阴阳”、“八卦”等内涵,许多书迷甚至互称对方为“道友”12。

但是,并非所有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都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在新媒介中使用西方观众熟悉的中国文化符号,利用其亲和力,将其与更多观众所不熟悉的中国文化相融合,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现在风头正劲的网络文学恰好就是运用了这样的方式,仙侠、玄幻等主题的小说因包含许多西方读者熟悉的中国功夫,轻松获得大批粉丝,但其中还有更多陌生的中国文化,这些文化则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新窗口。为了方便粉丝们理解这些中国文化,小说翻译网站不仅对出现频率很高的中国的道教、武侠概念进行了解释,也提供了很多中国俗语和成语的解释,例如“生米做成熟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以方便读者的理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在文化传播上,我们还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借助他国文化符号,宣传自身文化内涵。美国的《功夫熊猫》其实恰好就是借助了海外观众最熟悉的中国文化符号比如功夫和熊猫,并把美国的思想融入其中,在各国都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喜爱。这方面做得很突出的还有日本。日本动漫粉丝遍布世界各地,即便是在美国、欧洲这些存在着巨大文化和语言障碍的地方,年轻人也狂热于日本动漫。但是,日本动漫并非只靠本土文化吸引海外观众。日本动漫首先是日本文化产品,会体现日本的价值观和民族特质,但是单纯靠本民族特质并不容易让海外观众产生共鸣,而在产品中加入多国文化符号,则更容易让海外观众产生文化亲切感,吸引观众,从而进一步增强日本文化传播的效果。举个例子,《圣斗士星矢》便是借鉴了希腊神话符号,使西方观众感到熟悉,潜意识中消解了观看的畏难情绪,但它的内核却是日本武士道精神:斗士们为保卫雅典娜而浴血奋战,可以说是日本武士的翻版。同时,片中也融入很多日本特色符号:樱花、和服、便当等多处内容都在传递着鲜明的日本特色。通过对动漫的喜爱,粉丝们开始主动了解日本文化,学习日本文化,这对日本文化海外影响力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3”,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4”,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5”。

我们的现状是文化符号活跃,文化规则失语;也可以说我们的文化规则暂时失语,而文化符号愈发在彰显其生命力,这恰好也为我们多年来的失语症提供了治愈的良机。在国际文化交流越发频繁的今天,我们不能再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更不能在国际社会上任由西方戏说中国故事。建设好国家文化、在国际社会上响亮发声,不仅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真实自我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我们拥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的文化自卑和自戕是时候画上句号了。处在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打通与传统文化的阻隔不仅意味着中国文化实力的显著增强和中国文化特色的回归,更意味着世界可以从此更好了解立体的中国,从而让中国在国际社会拥有更强话语权。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必再为文言文退居二线而痛心疾首,新媒介已为我们提供了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种途径。通过新媒介向大众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让大众更加了解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够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让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更有实力,也更有底气。借助新媒介,参考他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更好地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则能为中国文化打造更好的国际环境,从而促成中国话语权更早的回归。

猜你喜欢
话语媒介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符号的由来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