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始
---德育为根及其整体与分段之实施关要

2019-01-13 05:01陈昌丽
魅力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胎教孝悌孩子

陈昌丽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18)

一、德行教育为教育之根之本

什么是教育?教什么、怎么教、什么时候教?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众口不一。而如果这一百年大计的根本被误解、误导,远离了教育本来的该有的真相,后果可想而知。纵观近一百年来,我们不得不清楚地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的不尽人意。从结果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与世界接轨了,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却降低了,家庭、社会的问题层出不穷:离婚率增高,孩子叛逆,医院里人满为患,等等。每个家庭、每个学校都在努力地、费尽千辛万苦做着教育,但是建国以来我国少有世界顶尖人才的出现,我们培养的人才少有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只是为了能有个好工作、好饭碗,这实在是浪费了自己的生命。而导致这一切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在千辛万苦之前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根本---德行的教育。没有这一根本,一切都是无根之木,没有生发的力量,也经不起外来的风吹雨打,所以生命充满困惑、烦恼和痛苦。

《大学》中说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1]告诉我们为学之道在明德。“德”是为学的目标。“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朱子治家格言》也告诉我们:“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读书求学,既不为财,也不为才,不为学历、职业,而是德,是成圣成贤,是要去利益社会,造福人类。“德”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注重对内在道德品质的培养,必先成“人”继而才能成“才”。无德之才不合道,必定走偏,小方面得不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大方面不离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秉持传统文化“德为本”的价值指引,既是继承和发扬这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也是对“十七大”所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及“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积极响应和贯彻。习主席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是说“学莫先立志,而道乃人伦事物当然之理。行此道而有得于心,叫做德。体此道而心得纯全,叫做仁。夫志道、据德、依仁,是本之在内者,无不尽矣。至于礼、乐、射、御、书、数之事,艺文之末,非德行之本。须务求实用,始为有益。”所以我们知道,道、德、仁为体,艺为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不可本末倒置,先末后本。[2]

因此,教德行,才是真教育。有德者,也才能做真教育。离了这一根本,不能够树人,是误人,不可不戒,不可不慎!

二、德行教育之始为孝悌

既然古之圣贤、我们的国家主席都告诉我们德行教育为先,那么什么是德行教育?应该怎样开展?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中孝悌为首、为根。《弟子规》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说明了孝悌的根本重要性。《论语》也有“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做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悌”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小而言之,“孝”是对父母的恭敬和孝顺,“悌”是对兄弟姐妹的关爱与帮助;大而言之,“孝悌”应该是对所有长辈与身边的朋友都应给予尊重和关爱。《弟子规》中关于“孝”的内涵及做法表达的详细具体且丰富,即“居则事其敬,养则致其乐,谏则动其情,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诚”。[3]凡是以“孝”为家庭首要价值取向的,必定是父母慈爱而严格,子女孝顺恭敬,一家人和气融融。“悌”是“孝”的延续,是维持家族和睦友爱的催化剂,也是维护社会安宁与稳定的良方。“百善孝为先”,“诸事不顺,皆因不孝”,这一根本教育切不可忽视。

三、德行教育之实施

以孝悌为首的德行教育必须贯彻一个人成长的始终,忽略了任何一个年龄段,其亏空都是几乎无法弥补的,因此不能单从学校的角度去做讨论,要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

习近平主席一再强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的古代教育先圣们也早已告诉我们了,《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4],是说人的本性善良、纯净,而在为人之初,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其纯净的本性就要迁,即改变。“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也是讲年少时受教育的重要性。下面只以古圣先贤的教诲为依据,以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规律来探讨相应的合理、科学的实施方案。

(一)胎教

我们祖先就讲过胎教。虽然文献很少,但足以提醒我们不要错过教育的时机。有史可考最早将胎教付诸实践的是周文王的母亲,“太妊之性,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及其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妊教之,以一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妊为能胎教。”[5]在民间,史载的胎教第一人当推孟母。《韩诗外传》记载孟母在怀孟子时,“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孟母以胎教作为教育的开端,在衣食住行方面慎之又慎,唯恐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6]这说明当时的民间对于胎教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两汉之后,胎教的理论及实践得到长足发展,开始由经验之谈上升到理论学说,一些士大夫纷纷著书立说阐述胎教的重要性。

胎教,是指妊娠期间有利于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而对母亲精神、行为、饮食、起居、环境等方面所采取的有利措施[7]。南宋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专列“胎教门”,标志着中医胎教思想系统的形成,至今对优生优育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8]。陈氏于《妇人大全良方·胎教门》中取《巢氏病源》论妇人妊娠说到“欲子端正庄严,当令母见贵人,不可见状貌丑恶人也……欲子美好,玩白璧,观孔雀。欲子贤能,宜读诗书,务和雅”[9],意思是孕妇妊娠之后,子在腹中,随母听闻,见物而变,故可以通过控制孕妇情绪、思想、行为和所处的环境,有目的地对孕妇的所听、所闻、所见进行干预,达到影响胎儿德行品质的效果。

胎教做到这两个方面,才可能生出贤能、端庄、美好的后代。一是趋近美好的事物,如经典优美的音乐,经典的美术作品、历代国内外名家名画,秀美的风光,温文尔雅、品德高尚的人等。音乐的教育就应该从胎教开始,胎儿最先发展的就是听觉神经系统,音乐只要达到胎儿的听阈,就有完整的神经反射途径,引起运动器官、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改变。俗话说耳聪目明,正确及时的胎教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耳聪”。这时所选择的内容应为纯粹无杂质的古典音乐和书籍,不要听粗浅、嘈杂的流行音乐,而是经过时代的沉淀、内容高尚的中西方古典音乐。还有更重要的是“宜读诗书”,母子共同沐浴在经典的智慧中,可为胎儿储备下终身受用的精神营养。首选为中国的四书五经,或者西方的古典哲学、诗歌等,可播放录音,也可以自己读诵,在胎儿脑神经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对外界的声音没有难易的分别,智慧和优雅的种子直接种在了生命最深处,永远不会消失,这就叫“先入为主”。二是远离任何丑恶的事物,如粗鄙恶毒的言语,脏乱的环境,道德品质恶劣的小人等,对胎儿发育具有不良的影响。据统计,婚后夫妻生活不和睦,家庭不和谐,孩子出现身心问题的比婚后生活美满的夫妻所生孩子高4 倍。由此可见,孕妇思想情绪因素与胎儿的发育有直接关系,且还会影响到将来的德行品质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坐”和“立”两种基本的姿势,不能太随意;孕妇的心态与情绪应该保持平静温和。总之,胎教的目的在于“正礼”,即孕妇生活的全部内容都应该符合“礼”的要求和规范。

(二)婴幼阶段

孩子出生后,乳教期间要注意的事项:“性动身劳莫乳娃,心平气和最为佳。儿若哭时先哄乐。”妈妈在生气和身体疲惫的时候不能给孩子喂奶,这时候喂奶会给孩子身体留下病根。要等心平静下来、气顺下来再喂奶,因为气和则奶和,奶和孩子的身就调和,孩子就没病。小孩哭的时候也要先哄乐再给他吃的。带孩子的时候,母亲的心境最重要,生气和上火都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甚至是永久的影响。

孩子从小就要懂得尊重、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这是最根本的,婴儿时代就要开始这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每一个言行、举动,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种下种子。言教不如身教,语言是最没有力量的,孩子最为敏感,要想孩子好,自己就要先做出榜样,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有问题不要先怪孩子,而是回到自己的身上找问题。

陈龙正是明末著名学者,浙江嘉善人。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匡扶时弊,辅助乡里,留下了一部规范家族成员言行和品性的短篇著作《家矩》,还传于后世,成为明清家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龙正尤其在意对子侄幼小阶段的蒙养。他在题为《惠蒙》的短文中,就讨论了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照顾受教者心理这两方面的问题。陈龙正说,“人自十五六以下,志识未定,记性偏清,一善言入耳,终身不忘;一邪言入耳,亦时时动念,先入为主,年少其尤。”这段话的意思是人在十五、六岁以下时,志识未定,听了好的话,终身不忘;听了不好的邪言,也会时时动念,形成先入为主的恶劣影响。因此,陈龙正要求长辈们要眼光长远,一定不要在家中当着幼童的面谈论“市井之事”,更不要涉及“ 秽之谈”。他坚持,在家里就要宣扬“贤圣高踪”,或者讲述“古今治迹”;如果遇到闯祸、犯过这类紧急情况,则要“兼备法戒”,动用惩戒的手段了。但施加惩罚也有策略:要照顾人情和受惩者的心理因素,要“详于所是,略于所非”,批评也要周详稳当,言辞不要过于露骨,最好“微其辞而弗露”,达到以微言大义,收获言传意会的效果。[10]

人的生命也与大自然同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生命开始为春,这是种种子的时候,要广泛地播种,且必须是良善的种子,给孩子听、读圣贤的经典,优美的音乐,可以视物了就开始识字、看名画。周围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听到、见到的都是善,这样,到了孩子的夏天,也就是少年阶段,种子生发,孩子一定明理达时。到了成人后,才能结出好的果实,家业顺遂,甚至胸怀天下,报效祖国,扶民济世。13岁以下的经典学习当以读诵为主,尤其是幼小的时候,越早越好,辅以环境的熏陶和引导。

(三)成人阶段

孩子成人后,将要成立家庭之前的教育也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就是未来的父母,从胎教开始的一系列教育,也就是孩子的源头如何与这个时期的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个时期的教育,就是要正本清源,源头的水清,出来的水就清,源头的水浊,出来的水就浊。女人要知道女人生命的真相,是柔和的、清朗的,没有脾气,心地光明。心要平和、善良、光明磊落,对谁都有一颗慈悲之心。心胸宽广,有大量,将来婚后才能生出大度的子孙。那么与这个真相不一样的想法和念头,就是歪的了,就要去除。比如小肚鸡肠、勾心斗角、脾气暴躁、自私自利,或者行为不检点,浓妆艳抹,出入斗闹场所等,都是要完全地修正的。男人要明白男人生命的真相,并且活在这个真相里,就是顶天立地,正气存内,身正心正,勇于担当,志向高远。而反之,猥琐胆小,不负责任,沉迷于玩耍享受,则不可取,必改之。总之,这个阶段的人,要实行忠孝、注重德行。工作上对单位尽忠,家中对父母尽孝,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要看合不合乎人伦大道。将来的子女才有了一个良好的土地可以生长。

因此,大学教育中德育就非常重要,因为胎教是否可以做得好,与现在的教育关系密切。现在的教育就是在改良未来种子将要生长的土壤,大学的语文课、思想政治课应该开展传统经典的研、习、做,课堂上学习经典的理论,课后去践行,修改自己的言、行以及想法念头,改变自己的心态。可以依循的经典诸如《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了凡四训》等。

四、结语

教育是整体的,不可分开来讨论。首先家庭、社会、学校是一个整体,一个人成长的不同年龄段之间也是环环相扣,要让成长与传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不是恶性循环,必须了解教育的根本、教育的真相。家庭、社会、学校都要首先重视、强调、并且大力实施德行的教育,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必须与之相应。德为本,财为末,我们建国初期以及改革开放的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回归到“人之初,性本善”中,“心性”的教育了,让本来纯净纯善的心性得到保护、得到引导和开发,回归到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这一根本上来,让我们一代接一代,德行的根基越打越厚,实现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和谐幸福局面。

注释: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张居正.四书直解[M].九州出版社,2010

[3]李毓秀.弟子规[M].贾存义,修订.北京:中华书局,2009

[4]王应麟 (作者),檀作文 (译者).三字经(注译本),2016

[5]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6]中国古代胎教理论的发展与经验借鉴.张世萍.贵州: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7]张越平,阮氏水.从《妇人大全良方—胎教门》看中医胎教学[J].天津中医药,2012,29(6):606

[8]叶海慧,周美琴,陈元.胎教音乐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292-294

[9]陈自明,刘洋,柳长华,等.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92

[10]解扬.陈龙正治家:重蒙养 善自治.中国纪检监察,2017-06-01

猜你喜欢
胎教孝悌孩子
胎教是爸爸和宝宝建立感情的最佳桥梁
病榻侍母
胎教是爸爸和宝宝建立感情的最佳桥梁
胎教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