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译介与文化软实力的传播

2019-01-13 11:17周晓梅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译介实力文学

周晓梅

(上海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文学经典实质上是中国故事的一种叙述形式,作者可以表达对于生活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展现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立场。文学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地人民的沟通和交流,还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我们既能展现过往的历史,也可以呈现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通过聆听中国故事他国的读者能够理解其中的文化符号,更好地把握中国形象。何为文学经典?经典作品译介与文化软实力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如何运用经典传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这是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我们将围绕“文学经典”与“文化软实力”这两个关键词展开讨论,回顾我国在实现文化软实力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探讨如何借助文学经典作品译介来传播中国文化。

二、文学经典及其主要特征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在国际社会中争取话语权,让其他国家的民众听到真实的中国声音,其中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文学经典作品的翻译和传播。“经”原指织物的纵线,后用以指世界观、人生观和指导思想或传播此类思想和规范的典籍;“典”原指记载帝王言行的史书,后用来指常道和法则。英国文论家霍桑(Jeremy Hawthorn,1994:27)曾指出,经典“产生于基督教各教派关于希伯来圣经和新约真实性的争论中。……在基督教中经典涉及起源和价值两个方面。”文学经典作品的传播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保留值得流传的文化记忆;可以跨越国界,向其他国家的读者展示我们新的国家形象;亦能促使本国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什么样的经典作品适宜对外译介呢?一方面,可以选择内容具有延展性和可复读性的文学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总会带给读者新的惊喜和发现,让人产生重读的欲望,原有意义也会随之不断沉淀和扩充,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广泛传播。Gentzler(1993:144-145)指出,相对于目的语来说,原文经典是不具有身份的,其美学价值需要在每一次重新翻译和解读中实现,其经典性也需要在此过程中被重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广泛传播的作品就是经典的。以大众或流行文学为例,其文本往往以消遣娱乐为导向,需要服务现实,并取悦大众读者,而且由于市场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大批跟风摹仿的复制品,因而无法成为经典。真正的经典作品需要具有独创性、批判精神和超越现实的价值,是“一种民族文学或特定体裁、特定时期或特定主题中的某些文本”(杜威,2005:59),可以帮助读者明辨是非,推动社会进步。

须看到文学作品不能自成经典,它们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在不同地域范围内得到传播,获得相当数量读者和评论家的认可,最终得到权威机构或组织的确认,才能确立经典的地位。在经典传播的过程中翻译一直都是一种主要的塑造力(shaping force)(Lefevere&Bassnett,1990),这种力量主要来自文本传递的知识和信息,其中审查机构、制度、意识形态等会对文本构成一种制约性力量。译者也可以通过强调一些具体内容和重组某些文本片段来影响文本,他们不仅参与了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更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文化的改变和知识的重构,因此,翻译还具有一种反压制的力量(Simon,2012:11-12)。在传播过程中经典作品的价值亦会被重估,由此在秩序上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动,具体表现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些原来不属于经典的作品会受到关注,而原本享有很高地位的作品也有可能被剔除(洪子诚,2003:37)。例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批评中,《野草》被视为鲁迅尚未完成转变时期思想苦闷的产物,到了80年代有的批评家却因其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而将它誉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另一方面,经典翻译是一种公共叙述(public narratives),即在一定的社会群体或机构内,如家庭、宗教团体、文学或教育机构、媒体或国家,详细讲述并广泛流传的故事(Baker,2006:28-47),讲述方式和价值重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兼具民族性和普适性的作品,既能传达民族精神,又包含一些人类共通的价值观和情感,这样的作品方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身处不同文化的读者中引起共鸣。或许经典与非经典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分明,读者也可能会见仁见智。但“不论怎样,具备时代精神和民族特性对于任何经典总是不可或缺的;而所谓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性也即内容(包括认知方式和价值判断)的相对高度及表现形式的不流于俗套(对于世界是民族化,对于民族是个性化),别的都是枝节问题”(邹建军,2005:3)。因为文学经典是认知方式和价值观的载体,其价值主要在于它们可以反映并维系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审美倾向、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在阅读这些作品中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自我和他者,激发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当今时代本土(民族)文学更需要由具有一定地位的译者译为外文,由知名的出版商出版,经由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学术圈内的评论家推介,并获得主流文学期刊或杂志热情洋溢的评论,才有机会成为全球的经典之作,否则,“无论多伟大的杰作,在主流市场上也只会籍籍无名”(Wilczek,2012:1687-1692。)译者对价值取向的传递和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更是不容忽视,因为译者正是“用一种温和的、隐性的、更易为人所接受的方式,传播着中华文化与中国的价值观,这便是借翻译之力而成的‘软实力’”(吴攸、张玲,2015)。

三、经典译介与软实力传播

软实力(soft power)亦译作“软权利”或“软力量”,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2004:5)提出,指一种塑造他人行为偏好的能力,强调与人合作,而非强人所难。软实力主要有三个来源,即对他国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有实际行动支持的政治价值观和正当合理且受人尊崇的对外政策(奈、王缉思,2009:7)。与硬实力的强制性和命令式不同,软实力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吸引力,它囊括除了经济和军事力量以外几乎所有的国家实力(Cooper,2004),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他者自觉效仿,或接受相关的体制和规则。可以说文化软实力是一种能够吸引并影响他者的力量,对内它是一种赢得人民拥护的凝聚力,对外它具有获得他者支持的魅力。

我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数据并不理想。2011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显示,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而亚太地区仅占19%,其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其余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董伟,2011)。这是因为文化传播主要是由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译介,并且需要弱势文化的译者主动进行译介(谢天振,2014),要在强势文化语境中传播中国文化远非易事。2011年1月7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内容涵盖影视、科技、体育、商业等各个领域,在60 秒内展现了吴宇森、袁隆平、郎平、马云等59 位杰出华人的风采。宣传片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不少好评,英国《卫报》表示宣传片意在对外展示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中国形象,德国《每日镜报》也认为它还原了中国的美丽面貌。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倾听一些批评的声音。美国《新闻周刊》指出,美国民众对片中的人物一无所知,“只知道他们是成功的中国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友好的”,宣传片令人困惑不解,而且长时间的循环播放令人倍感厌倦(Fish,2011)。这主要是因为国外受众无法拥有足够的共同经验范围(a field of experience),即传播者和受众需要拥有的共同语言、经历和感兴趣的问题(施拉姆、波特,1984:47),因而难以对宣传片达成一致性的理解。国外受众更加熟知的是“带有古老中国印记的符号概念或图形”,更加认同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杨越明、藤依舒,2018),那么多陌生的现代面孔在眼前一闪而过是无法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迹的。国外受众更加关注的是幸福、温顺、理性且神秘的中国普通民众(孟新芝、郭子萁,2016),而宣传片侧重宣传的则是事业成功的精英阶层,所以也难以获得认同。换言之,我们希望传递的中国形象与国外受众的关注点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文化产业一直是较为典型的内需产业,市场的开放度有限,文化产品的规模不大,且竞争力不足,当前的文学经典作品传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一,由于文化体系的不同,中国文学经典在海外的受众面并不广。哈曼(Nicky Harman,2006)曾指出,中国小说的英译本往往带有强烈的宣传倾向,意识形态表露得过于明显,因此不但无法被西方的主流出版社所接受,也无法吸引那些将文学作品作为消遣读物的西方读者。其二,目标语读者对于中国文学经典的传播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英国和美国的读者更是普遍抱有一种抵制心理。尼尔森图书调查公司(Nielsen BookScan)曾跟踪了约85%的纸质图书销售,统计数据显示英国市场上自1998年以来的5 000 部畅销书中仅有167 本是译作,而且排名前20 的图书中没有一部是来自亚洲地区的,美国或欧洲图书市场的情况也是如此(Ma,2006)。其三,由于文学作品评价标准的差异,目标语读者很难对中国文学作品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陶忘机(John Balcom,2006)指出,译文读者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词语意义方面的语境知识,如文本的互文性、典故、与作品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传统的诗歌形式与结构、汉语独特的双关语等,一旦这些知识被前景化,就会构成读者理解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读者能否理解和欣赏一部作品。其四,出版社编辑在很大程度上会干预译者的翻译过程,目标语读者很难接触到忠实的译作。为了吸引更多的译文读者,出版社一般前景化的翻译标准是可读性、流畅性和以目标语文化为中心。而出于对市场的考虑,删减策略也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标准。因此,译者既要忠实于作者及其创作意图,又要满足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Harman,2006)。可见通过文学经典译介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着实不易。

四、如何利用经典作品彰显文化软实力

如何通过文学译介促进文化传播,进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呢?张佩瑶(2007)认为,译者应当努力凸显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让读者产生新鲜感,并通过背景描述、解释、深层铺垫等方法增加亲和力,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提升文化软实力。辛红娟(2009)以《道德经》的英译为例,提出典籍翻译是保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西方读者的解读甚至误读在某种程度上也丰富了原文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观自身。王宁(2014)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孔子学院普及中国文化,鼓励本土学者掌握国际中国学领域的话语权,就具有普适意义的话题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积极寻求与国外汉学家之间的合作。董首一和曹顺庆(2014)进一步指出,应当根据接受国读者的兴趣,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化事物、文化意象等他国化,使其真正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以构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汪晓莉(2015)则认为,要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需要优先选择能够反映普世价值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学作品,通过翻译教学和实践培养优秀的汉译外人才,并分阶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促使译作获得认同。

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我国近年来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举措,鼓励中国文化走出去。自2005年7月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法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仅文化出口额逐年增长,输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渐趋多样化。我国还实行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推进文化的传播。例如,国家汉办承办的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将单纯的学术交流扩展为机构合作,在传授具体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心,成为构建中国软实力的关键环节(Shambaugh,2015)。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对外汉语教学项目,每年接受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约四万人,开展了体系完备、层次清晰、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2003年1月1日起国家汉办开始实施“外国汉学研究学者短期访华计划”,支持外国学者进行中国语言、文化、历史、法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学术研究。2014年,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发起,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中国关键词”项目,旨在以多语种、多媒体的形式,用即时、便捷、碎片化的方法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的发展理念,解读中国的思想文化、内外政策和核心话语。随着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施行,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中逐渐凸显。雷默(Joshua Cooper Ramo)认为,北京共识(Beijing consensus),即强调务实、创新、社会凝聚力和进取的中国模式具有更加广泛的国际吸引力(Gideon,2007)。

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文学经典译介的过程中可以尽量选取对于他国读者具有吸引力,能够展现中国民族精神与文化特色的作品,同时应当积极展现我国的政治价值体系,努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文化并非天然具有吸引力,读者通过文学译介了解的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文化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形象,以及该文化作为异质文化进入目标文化的方式等因素”(张佩瑶,2007)。为了更好地传递中国元素和文化精神,我们要尤其关注文学作品中文化符号的译介和传播。因为“我们所有的思想和经验及对自我身份的认识都依赖于我们社会中已有的各种符号系统”(比格内尔,2012:6)。文化符号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表征,更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密切相关,积极展现其内涵意义有助于传递中国元素和文化精神,促使国外受众更好地接受我们的经典文学作品。

以龙这一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为例,它在中国是丰收、活力、东方、旭日、春雨等的象征,可以驱散邪恶,带来幸福。但西方传说中龙是一种只有诸神才能击败的凶猛生物,形象源自恐龙,象征着唯有训练有素的英雄才能战胜的兽性元素(Biedermann,1992:102-103)。我们将从译出和译入两种角度分析这一文化符号在不同文本中的呈现效果。

(1)二黑呀二黑,你哪知道呀你,一个人要是他不想活了,你叫他天天当皇上,天天坐轿子、穿龙袍,天天喝香油、吃烙饼,那也是受罪,那也是白搭。(李锐,1996:79-80)

Erhei,Erhei,you have no idea that when a person doesn’t want to go on living,even spending every day as the emperor,riding in a sedan chair,wearingan emperor’s robes,and eating skillet cakes and oil,all become torture.It’s pointless.(Balcom,2013:74)

原文本选自李锐的《无风之树》,作者讲述了公社革委会主任刘长胜和烈士后代赵卫国(苦根儿)到矮人坪开展阶级斗争,不仅打乱了这里原有的生活秩序,更直接导致了拐叔的上吊自杀。上例是拐叔自杀前在心里对他心爱的驴子二黑说的一段话。文中的龙是带有标记态度的表述,代表风调雨顺,幸福吉祥,作者用龙袍传递了无可比拟的尊贵威严和优越富足的生活。译者用文化过滤的方法略去了对这一文化符号的解释,将“龙袍”译为an emperor’s robes,既没有对其中涉及的文化信息多作解释,也没有添加自己的态度标记。译者的这一简化处理从释义的角度而言是没有问题的,却也遮蔽了这一符号的独特内涵,容易让读者将其与生活中的文化符号划上等号,难以体会它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定所指。

而在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Kingston Maxine Hong)的笔下,龙这一文化意象的内涵则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一书中汤亭亭借用了大量既陌生又有趣的中国文化符号,从而迅速吸引读者的目光,产生阅读兴趣。

(2)I could listen to its voice in thethunderand feel its breathing in thewinds,see its breathing in theclouds.(Kingston,1976:29)

在隆隆的雷声中我听到了龙的声音,在怒吼的狂风中我闻到了龙的气息,在翻腾的云团里我看到了龙在喘息。(汤亭亭,1998:26)

此例选自“白虎山学道”一章,是对花木兰替父从军传说的创造性改写。汤亭亭对不同声音的细致描绘对读者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可以加深阅读感受,让他们在陌生化的叙事语境中重新理解这一文化符号。原文本的叙述中未添加评价性的形容词和副词,作者主要采用隐性的态度标记,通过引发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龙的正面态度,读起来较为客观中立。但是译者在目标文本中则将其改变为显性的态度铭刻,增加了表示情感和判断的词汇以渲染气氛,如“隆隆的”、“怒吼的”、“翻腾的”,并反复运用自我提及的方式,主语“我”出现了三次,以此强调龙带来的强烈内心冲击和震撼。抛开故事的真实性不论,这一段描写生动、精彩且充满想象,从声音和画面两个层面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龙的呼吸和力量,体验到其传递的价值和精神,从而理解这一文化符号留给作者的深刻记忆。

从以上译例可以看出,在文化符号的传播过程中要努力构建和扩大本族语读者和目标语读者之间的共同经验范围,促使双方对相关文化符号形成大致相同的理解,从而达成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还要加强自身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探索讲述中国故事的新途径,并积极拓宽文化交流的受众面,运用多样化、创新性的方式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传播模式,例如,美国利用英语的优势力量向大众传播可口可乐、好莱坞、麦当劳、迪斯尼等文化符号,并通过商业载体从政治文化、教育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层面传播其文化价值观;法国以法语为桥梁,通过教育交流、非政府组织和境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方式推广法国美食、电影、服饰等;韩国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强调情感无国界,大力发展影视剧、流行音乐、游戏等文化产业;日本则以动漫为重要突破口,选择更符合目标语读者审美标准的主人公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并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王庚年,2012)。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明确的文化特色定位,积极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产业,还要考虑作品的价值取向是否与真、善、美的主流文学价值相契合,译者所持的文化立场是否会与国外读者的文化身份产生冲突。

在经典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读者意识,重点关注海外汉学家和文学代理人的评价和意见,重视文学作品的文学和商业价值。在推介一部作品之前可以先对读者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分析其阅读习惯和倾向性,这样可以对读者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经典作品的传播效果进行预估,为后期作品的翻译和宣传工作做好准备。一方面,要对汉学家群体进行研究,因为他们不仅对中国文化更加关注,也在国际社会中拥有话语权,在国外读者,尤其是知识分子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研究成果是海外受众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渠道和参照。另一方面,还应当积极与文学代理人建立合作关系,因为文学代理人深受出版社信任,与专业作家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又了解目标语读者的需求,这已经成为推介文学经典的重要路径。文学经典作品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会构成异域读者阅读方面的障碍,在外译活动中译者既要对作者负责,准确传递出这种批判精神和人文情怀,更要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度,以国外受众可以接受、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与之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五、结语

本文讨论了文学经典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文化软实力及其实现的途径,梳理了我国在提升软实力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并探讨了通过经典译介增强软实力的方法。经典作品是主体认知方式和价值观的载体,文学经典外译则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民族文化的一条重要路径,更是传播文化软实力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经典译介对内可以激发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外则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选取能够展现中国文化内涵的作品,尤其要关注其中文化符号的传播,以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同时要积极拓宽传播渠道,树立读者意识,并与海外汉学家和文学代理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国外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译介实力文学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我们需要文学
重视新时期中国图书情报学的译介事业
实力抢镜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