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19-01-13 13:02江苏省泰州市罡杨学校吴官伟
家长 2019年35期
关键词:橘子人口水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罡杨学校 吴官伟

在初中阶段,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地图中,有很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可以说是地理的一种语言。地理知识包括很多,有自然环境,有城市名称,有道路交通,各种地理知识,一张小小的地图就能囊括所有知识。因此,地图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图作用

(一)容易记忆

在初中地理中,有很多的专业名词和术语,比如,山川地名、大洋大洲等,这些专业的知识如果靠单纯地记忆会非常困难,而且记忆得不够牢固。比如在记忆我国的山川的名字的时候,学生可能会简单地记忆,但是,却不知道这些山川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哪些山川相邻。运用地图,就会使一些知识点变得非常容易,也能轻松记住,而且相应的位置也在头脑中形成,每个位置和其他相邻位置也有了很清晰的轮廓。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印象,学生的思路非常清晰,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容易。

(二)提高能力

在科技的推动之下,教学手段也有了很大变化。当今,在地理教学中,有时候会建立立体图形展示,比如多媒体、沙盘立体模型等。在多媒体展示过程中,这种地图更加富于空间变化,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抽象的地理知识就会变成立体影像进入人脑,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就会加深。通过空间感的建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牢固,对知识的想象力会更丰富。通过空间思维,使学生的视觉和知识结合在一起,学生就会发现地理知识中的无穷奥秘,就能够探索其中的规律。这样,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就会激发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地理知识,把地理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一一化解。

二、地图运用

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学生的拐杖,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拐杖,才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使学生思维变得更加缜密,打开学生想象大门,让学生真正学会、学懂、学透地理知识。

(一)以图带趣

兴趣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会无聊的。要让学生找到兴奋点,当学生大脑皮层变得兴奋,才能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动力。初中生身体和心理都在飞速变化和成长,新鲜事物对他们有很大兴趣。如果单纯地给学生讲解地理知识,学生就会感受非常枯燥,而且不容易记住,即使记住了,印象也不会深刻。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借助地图,让学生的兴趣之门被打开,把学生的眼球吸引住,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比如,在学习我国的水资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水资源分布图、水资源的需求图等,通过这些漂亮的彩图,学生就非常容易记住水资源,对中国的水资源有深刻了解。中国的西北部非常干旱,急需水资源,在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南水北调就是对水资源分布不均所采取的一项措施,通过南水北调可以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缺乏的现象。把两组图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水资源分布的情况和特点等有很好的了解,可以说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展示在学习面前,学生们就非常容易认识到我国的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地区分布不均衡,而且人均占有率非常少。通过鲜明的地图,让学生对知识不再觉得抽象,而是变得更加具体,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让学生对他们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而且非常轻松地学习知识,从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以图带动

在教材中,有很多的地图,构成了地理的重要部分。地图可以使文字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在地图中,还有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意象。通过地图,可以让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让学生对知识变繁为简,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地理的思维能力更强,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从而让学生亲自动起来,去探索知识。比如,在学习中国人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本中人口分布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中国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匀,在西北部人口稀疏,而在东南部和内地人口非常稠密。通过地图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对人口的分布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了解了人口分布之后,就会对其他方面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如经济发展、气候、地形等都有了了解。在我国当前,环境问题非常严重,环境污染成为中国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东南沿海和内地,这些地区也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和环境的碰撞,就使污染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人口的分布图,学生就会展开联想,由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可以使经济向西北地区发展,这样就可以使人口跟随经济的发展,向西北转移,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污染问题,也可以有效缓解道路交通阻塞问题。通过对地图的拓展,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思维,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

(三)掌握技能

在地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去挖掘内在的本质,让学生学到其中的内涵,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地理是学生了解知识的平台,通过地理,不仅可以了解我国,而且还能够了解世界。地图对于打开学生眼界非常有用。通过地图的学习,加深对地图技能掌握。例如,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中国位于东半球,这时候,可以和学生一起联想,中国在东半球应该是一个什么位置。既然有东半球,就应该有对应的西半球。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呢?可以拿学生身边的事物做比喻,可以借助一个橘子,把它当作一个地球仪。应该如何把这个橘子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呢?中国属于东半球,那么它应该在橘子的哪个位置呢?这个时候,橘子就变成了一个地球仪,而每个橘子瓣就正好是经线的划分,从橘子的一端到另一端,就是南极和北极,从南极到北极的连线,就成了经线,如果把橘子横切,就形成了纬线。这样学生就对地图的绘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总之,初中地理比较抽象,而且知识比较零散,包括很多的地名、位置等,这就给学生的记忆增加了困难,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非常困难。地图作为学习地理的拐杖,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拐杖。地图对学生学习地理非常有帮助,它能够让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具体,而且能够让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地理知识,让学生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去思考地理背后的规律,带动学生思考。只有运用好地图这一有效工具,才能让地理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图的运用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要学会巧用、活用,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充分结合地图,让地理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橘子人口水资源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水资源(部级优课)
橘子分公母,母橘子更甜?
橘子沉浮记
漂浮的橘子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文水资源管理
人口最少的国家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