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索

2019-01-13 05:25杜世龙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计量单位平均数认知结构

杜世龙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苏家桥小学,河北 张家口 076261)

整理与复习课,一是注重整理,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使之系统化、清晰化;二是做好“温故知新”,力求全面提升知识和技能。那么,如何开展好“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使整理有序、复习有效,达到高效呢?笔者结合在张家口市桥西区苏家桥小学教学中不断研究探索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自主参与

不难发现,学生对于“整理和复习”课态度一般表现为感到枯燥乏味、兴致缺缺。如果我们仍然沿用“炒剩饭”的模式,是绝对不会体现高效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来体现教学与树的高效性了。一是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例如在复习“量的计量”时,教师可先演示课件:京张高铁资料:起点为北京北,重点为张家口;全程174千米,公社10个站点;开工建设时间2016年3月,预计在2019年10月1日开通;列车设计时速为120—350千米/小时,30分钟到延庆,50分钟到张家口。教师提问:通过这个资料,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将这些计量单位进行分类吗?除此之外,你还学过哪些计量单位?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善于结合学生身边感兴趣话题。比如“平均数”一课的整理和复习,笔者设计了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求平均身高的情境对平均数知识进行了系统整理。首先考学生的眼力,估计班级中两位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平均值,引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即: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接着老师加入到两位同学中间,让学生估计三个人的平均身高的范围,引出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即: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最后学生计算三个人的平均身高,并且思考其他方法。由于事先选定的三个人的身高分别是150厘米、160厘米和170厘米,所以,学生观察出数据的特点后很容易想到“移多补少”的方法。教师总结:比较两个算式,同样是求平均身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学生进一步明确:总数和总份数必须是对应的。学生从估计身高到求两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又到老师加入以后估计三个人的平均身高的范围和求三个人的平均身高,引发了探究欲望,轻松自如地置身于学习中,对平均数相关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一气呵成,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培养技能自主梳理

“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强调“温故知新”,力求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将已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并建构起新知识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体现教学的高效性,当然这更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梳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时,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出割补法、倍拼法等方法,然后让学生找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知识归纳成体系。这样,学生的梳理结果就出现了按平面图形的种类整理和按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整理等不同形式,凸现了梳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梳理,理清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做到“横成片、竖成线”,从而拓展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在这里,以学生“理”为主,教师“引”为辅,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挂钩,将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一个个零散的知识串成线,形成更充实的新知识体系。这里教师必须引起重视的是整理时要有针对性,应充分体现在针对平时备课的不足处、上课的失误处、作业的问题处、思维的疑难处进行整理复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达到高效。

三、科学设计关注差异

众所周知,进行复习有效模式,一般主要是通过练习和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知识的水平。所以,教师要在复习练习的设计上体现高效:一是练习设计有坡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二是练习形式要多样且新颖,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同类知识系统练、易混知识对比练、易错知识反复练等,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调整部署,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设计“量的计量”的巩固提高练习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编写一篇数学统计表,里面包含各种计量单位(其中重点体现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计量单位),让学生在阅读中纠错。不难预见,程度不同的学生发现的错误的个数是有区别的,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点击错误之处进行修改,并刻意设计一些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填写合适的计量单位,并加上一些量的计算。这样难度自然又增加了,但还是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力所能解决的,少数较弱的学生也能在小组交流中得到提高。这样的练习,除了具有趣味性、全面性外,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解决问题重视应用

体现“整理和复习”课的高效性,教师必须要注意设计一些与所学知识联系紧密的高效问题。这样,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才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进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一节教学时,笔者专门给学生提供一张北京到张家口普通快速列车时速表,并设计了一张“京张高铁”时间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算一算从北京开往张家口的高铁列车速度是多少。这样,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真可谓“一举三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整理与复习”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组建学生认知结构的时机,教师必须认真把握、充分运用。尤其在整理与复习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更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使新旧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构建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计量单位平均数认知结构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论文写作技巧——计量单位和符号
不一样的平均数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