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9-01-13 01:25高琰喆姚永鹏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4期
关键词:邓州市生态农业建议

高琰喆 姚永鹏

摘 要:邓州市自然条件优越,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生态农业建设颇有成效。但是,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农业产业链没有有效延伸、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缺乏品牌意识、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通过对邓州市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当地生态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邓州市;生态农业;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4-0018-03

引言

生態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原理,利用现代科技及先进的管理方式,结合多年来我国传统农业积累的经验,不断改进、完善而建立起来的复合型农业系统,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较好[1]。根据生态农业的理念,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新的发展思想,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同时不断创新相关政策、制度和技术,从而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促使生态农业朝着持续、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州市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更迭分明,温暖湿润。全市总人口为179.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89%,是河南省农业大市。境内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年均气温为15.1℃,年均降水量为723.8mm,年均日照时数1 985.9h,无霜日数229d。邓州市耕地面积共257万亩,林地面积共38.1万亩,水资源、光热资源丰富,良好的自然条件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邓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为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邓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的意见》《关于加快邓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并且制定了《邓州市农业“十二五”规划》《邓州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规划(2012—2020)》等一系列农业相关规划。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适用于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规划,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有利于支持和保障生态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了更好地发展生态农业,邓州市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优势,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邓州市大力推广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发展庭院经济及优质果蔬高产示范园区相结合模式、以农户为主体和以沼气发展为核心模式、立体循环农业生态模式。其中,以农户为主体、以沼气发展为核心模式主要有猪—沼—果和猪—沼—菜循环牧业种养模式,立体循环农业生态模式主要是农作物种植—秸秆、饲料加工—畜禽养殖—沼气工程—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生产—田园种植循环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邓州市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范园区,逐步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近年来,邓州市逐渐重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了农业污染的监督管理力度,推广增施绿色有机肥、微生物肥,减少了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的使用量。截至2017年底,邓州市共建设联户沼气工程70处,1 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工程17处,完善建设“三沼”综合利用循环农业示范点6个,处理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近20起,年处理人畜粪便120万t和生产生活污水近80万t。邓州市作为秸秆养牛、养羊示范县,秸秆养牛、养羊循环利用了秸秆资源,减少了秸秆的浪费污染。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与应用,邓州市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观。

4.生态农业综合实力增强。据调查,目前邓州市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累计达300个,省级农业知名品牌10个,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10个,“三品一标”基地和农业标准化基地总面积累计达182万亩。已建成8个市级以上的农业标准化、生态化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化园区,506个益农信息社,1 0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邓州市不断健全完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以及监督抽检制度,设立了14个农产品自检室,并建成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合格率。相比较以前,邓州市生态农业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增强。

二、邓州市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链没有有效延伸。农业发展的本质是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产业链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可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链的建立和发展应因地制宜,打造富有本地区特色的产业链条[2]。邓州市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和畜牧业大市,但是生产的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原品和初级加工品,导致农业的综合效益并不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市场上常见的新野板面、方城烩面、三色鸽牛奶等都是附近县市的产品品牌,邓州本地产业延伸出的产品很少。除此之外,邓州市境内的农业龙头加工企业数量较少,缺乏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农业产业链得不到有效延伸,严重影响着邓州市生态农业的向前发展。

2.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地膜会促进粮食的增产,反之就会造成农业的面源污染。作为一个农业大市,邓州市农药、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的投入量较大。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机肥使用量仅占肥料总施用量的24%。加之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监管工作不到位,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形势严峻。近几年,邓州市大力推行规模化畜牧养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此带来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此外,邓州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宣传工作体系不够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也不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点较多,农民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不够,加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经费始终存在缺口,直接影响了有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现阶段,邓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3.缺乏品牌意识。目前,邓州市生态农产品的品牌较少,且缺乏品牌知名度。近些年,虽然涌现了白牛中华寿桃、九龙黄金梨等有机食品品牌,以及腰店紫薯、林扒西瓜、构林官刘葡萄无公害产品等生态农产品品牌,但是品牌总体数量较少,且品牌知名度较低。究其根源,在于生态农业相关产品的包装欠缺、广告资金投入少以及品牌宣传力度小。邓州市大多数生态农业企业把追求现时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缺少长远发展的战略目光,不注重打造产品品牌,在产品的品牌开发和品牌宣传方面投放的资金较少,最终造成了邓州市生态农产品品牌较少,缺乏品牌知名度。品牌较少和缺乏知名品牌,成为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

4.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人才匮乏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邓州市是河南省直管的县级市,区域内没有大专、本科等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专业人才队伍力量相对弱小,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仅为26.8%。据统计,目前邓州市农业科技人员有560人,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一半,占总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农民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者和直接受益者,其综合素质及自身能力的高低关系着生态农业建设的规模和质量。然而,当前邓州市从事生态农业的广大农民普遍存在相关专业技能欠缺的问题,亟待解决。虽然邓州市在农民技术培训上有一定的规划和投入,但是专门针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培训并不多,缺乏对生态农业專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专业人才的匮乏,制约着邓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促进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发挥水利、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文化农业纳入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着力拓展农业发展功能。集中人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大培育粮食、油用牡丹及中药材、畜牧、果蔬四大主导产业的力度,力争做大做强种养业。依托邓州市的久友集团、先天下种业、益嘉林业等产业集群,建设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并且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加工企业积极争创市级、省级、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拉伸延长加工业产业链[3]。在流通业方面,加快“请进来”的步伐,采用招商引资和引进人才等方式,吸引知名的大企业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到来。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农超对接、订单销售等新型现代市场业态,充分运用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市场营销功能。

2.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制约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识到面源污染的危害性。其次,在全市范围内应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鼓励倡导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健全完善安全用药制度,加大对高毒高残农药的市场监管。另外,针对邓州市养殖业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应大力推广莲田养鱼、林下养鸡等生态种养模式,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利用畜禽粪便,进一步规范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逐步减少畜禽散养户。积极推行“一池三改”工程建设,加大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应用。完善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处理好农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从而最终减轻农业的面源污染。

3.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信誉的凝结,是产品质量和标准的背书,好的品牌能够带来产品的溢价[4]。实施品牌战略,既要重视培育品牌,又要重视保护品牌,更要重视宣传品牌。当前邓州市应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选择一批有影响的生态农业品牌进行重点宣传和推介,并尽快培育一批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生态农业品牌。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进行生态农业产品的设计,全力开展品牌培育和创建工作。产品定位准确,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产品的定位包括消费者群体定位、产品价格定位和区域市场定位,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邓州市生态农业企业需要细分农产品消费市场的人群,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消费特征进行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大力研发具有鲜明特性的新型生态农业产品,注重宣传工作,力争把更多的邓州生态农业新品牌打出去。

4.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生态农业永葆活力的保障。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邓州市的生态农业起步相对较晚,人才的培养对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境内没有高等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入驻,从而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是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都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参与。因此,邓州市政府应该着重加大对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及建设力度,培养生态农业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了实现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除了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外,还必须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邓州市政府需要加强引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合理可行的人才引进方案。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简化办事程序,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人才的聚集。邓州市当地的企业需要及时发布人才需求信息,搭建相关平台,贯彻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同时,企业还需要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加大生活方面的补贴力度,吸引外地专业人才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王德旗.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210-211.

[2]  杨文坤.武定县田心乡发展生态农业产业链的优势分析[J].南方农业,2016,(24):111-113.

[3]  赵海萍.邓州市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发展思考[J].河南农业,2017,(10):52-53.

[4]  万宝瑞.培育农产品名牌,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人民论坛,2017,(S1):74-75.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Dengzhou

GAO Yan-zhe,YAO Yong-peng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Dengzhou city has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as been quite effective.However,a series of problems also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For example,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did not extend effectively an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s relatively serious,and the relative lack of brand awareness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Therefore,through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Dengzhou,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logical agriculture.

Key words:Dengzhou;ecological agriculture;problem;suggestion

猜你喜欢
邓州市生态农业建议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豫花37号在邓州市的种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非常时期,网上学习不停步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关于邓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瑜伽课程可行性的调查研究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河南省邓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资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