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tisomol糊剂与iRoot SP糊剂用于根管充填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分析

2019-01-14 03:08孙振兴鞍山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鞍山114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糊剂患牙根管

孙振兴 鞍山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辽宁 鞍山 114001)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Cortisomol糊剂与iRoot SP糊剂用于根管充填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90颗患牙)牙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45颗患牙)。对照组采用Cortisomol糊剂填充根管,观察组采用iRoot SP糊剂填充根管,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3d的NR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2年的治疗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7d的NR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与iRoot SP糊剂用于根管充填均有效,但iRoot SP糊剂远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Cortisomol糊剂。

根管填充是临床上治疗根尖周炎、牙髓炎等牙科疾病的主要方法,其目的主要是通过严密封闭根管来阻断病原菌及刺激物进入和侵袭根尖组织,从而有效抑制根尖周炎的发生和促进根尖周愈合[1]。Cortisomol糊剂与iRoot SP糊剂为根管填充的常用根管糊剂,为分析Cortisomol糊剂与iRoot SP糊剂用于根管充填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对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牙科疾病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牙科疾病患者(90颗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45颗患牙)。对照组男女例数比例为25:20,平均年龄(40.95±2.44)岁;患牙牙位:24例前牙、10例尖牙、13例磨牙。观察组男女例数比例为27:18,平均年龄(41.36±2.50)岁;患牙牙位:25例前牙、9例尖牙、11例磨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拍X射线片,然后常规开髓揭顶,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后,通过机用K3镍钛系统按照冠向下方法制备根管,采取3%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的方式清洁根管,同时采用超声根管治疗仪荡洗根管,最后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封药。一周后复诊,如果封药后无明显不适、根管无渗出,则予以根管填充。对照组采用Cortisomol糊剂填充根管,观察组采用iRoot SP糊剂填充根管。最后予以常规垫底填充,降低咬合,术后拍X射线片。术后7d、术后3个月、6个月、2年进行复查,并记录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统计术后3个月、6个月、术后2年的治疗成功率以及术后3d、术后7d的NRS疼痛评分,具体如下:

术后临床疗效评价:术后3个月、6个月、术后2年进行复诊。①患者无不适感受、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对患牙功能及外观满意;②临床复查患牙叩诊无疼痛、窦道治疗后一两周内闭合;③X射线片显示牙周膜间隙正常,原根尖病变消失,根管填充物距X射线片的根尖0.5~2.0mm,满足上述三方面要求则为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治疗成功例数/总例数×100%。

NRS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强度,总分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进行χ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远期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成功率97.78%(44/45)与对照组的95.56%(43/45)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345,P=0.557);观察组术后6个月治疗成功率95.56%(43/45)及术后2年的治疗成功率88.89%(40/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71.11%(3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4.444,P=0.024,0.035)。

2.2 两组患者近远期的NRS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NRS疼痛评分(6.96±2.61)分和对照组的(6.45±2.52)分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984,P=0.328);观察组术后7d的NRS疼痛评分(2.03±0.6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6±1.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951,P=0.000)。

3.讨论

根管填充主要是通过严密封闭根管来阻断病原菌及刺激物进入和侵袭根尖组织来达到临床治疗目的,其中填充时所用的根管糊剂可以补足不规则间隙及微小孔洞,弥补固体填充物的不足,从而使得根管填充更加结实饱满。因此,如何选择良好的根管糊剂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严密有效的根管填充可以清除根管系统中的病原菌、感染物质,防止根尖周感染及二次感染的发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尽可能保留患牙,并保证治疗后的长期疗效。但是有些患者治疗后会出现根管微渗漏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填充材料与根管壁之间以及填充材料本身之间存在间隙,大量细菌微生物、化学物质会在这些间隙中繁殖,这说明填充物封闭性能太差,最终导致渗漏越来越大,大大降低了治疗成功率。Cortisomol糊剂属于氧化锌类根管封闭剂,其中含有类固醇药物,主要成分为泼尼松龙醋酸盐,可以长时间杀菌消毒,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减少渗漏,缓解患者疼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现在临床上开始应用生物陶瓷类的根管糊剂。最常用生物陶瓷类根管糊剂为爱努特牙根管封闭剂,即iRoot SP糊剂。有关报道表示,iRoot SP糊剂具有良好的抗菌消毒力,显著缩短患者疼痛时间[2]。iRoot SP糊剂主要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磷酸二氢钙、氧化钴,该种根管糊剂具有简便、生物相容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安全性高的优点。但临床应用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Cortisomol糊剂由于含有多聚甲醛和丁香酚成分,孕妇需要慎用,iRoot SP糊剂则安全性相对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3d的NRS疼痛评分和术后3个月的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术后2年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7d的NR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结论与罗志娟[3]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但本次研究观察指标更为全面,同时对长期疗效进行比较,更具说服力。

综上所述,Cortisomol糊剂与iRoot SP糊剂在缓解疼痛及近期临床疗效方面比较相近,但是在远期临床疗效方面iRoot SP糊剂显著优于Cortisomol糊剂。

猜你喜欢
糊剂患牙根管
不同糊剂在老年扁形根管根尖封闭中效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维他派克斯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严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的效果观察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V型根管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