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9-01-14 03:08姜晓慧东港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辽宁东港118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电凝出血点双极

姜晓慧 东港市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 (辽宁 东港 1183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双极电凝联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在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选出14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鼻腔填塞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术结合鼻腔填塞治疗,对比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和鼻腔黏膜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联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止血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鼻出血多采用局部化学烧灼、鼻腔填塞、激光、电凝等方法治疗,但是部分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用上述疗法难以见效[1]。随着鼻内镜技术的进步,鼻内镜下寻找活动性出血点,针对性的治疗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本院将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鼻腔填塞结合起来,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选出148例,均为单侧出血,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鼻腔占位性病变、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前鼻孔出血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74例,男39例,女35例,年龄28~72岁,平均(44.3±10.2)岁;左侧出血40例,右侧出血34例;病程2~14d,平均(7.1±2.2)d。观察组患者74例,男36例,女38例,年龄26~74岁,平均(44.7±10.6)岁;左侧出血42例,右侧出血32例;病程2~12d,平均(7.4±2.1)d。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选用凡士林纱条,将纱条一端放入鼻腔后上方嵌紧,再将折叠部位上下分开,短的一端平贴于鼻腔底部,形成向外的口袋状,将纱条长端填入口袋深处,进行连续填塞,使纱条充满整个鼻腔,若填塞后依然有鲜血流出,则重新填塞或是改为锥形纱布球进行后鼻孔/鼻咽部填塞,最后静脉使用止血药物、抗生素药物,叮嘱患者卧床休息,4d后取出填塞物,若仍有出血则继续填塞。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于鼻内镜下吸尽鼻腔内的分泌物以及血块,初步判断出血部位,然后使用1%利多卡因和1%肾上腺素棉片置于疑似出血点进行表面浸润麻醉,麻醉见效后取出棉片,根据棉片染红部位判断出血部位。若为出血活动期,然后寻找血迹较多部位,沿着血流方向追踪出血源头;若为出血静止期,则使用0°、30°鼻内镜重点观察鼻中隔、中鼻道、下鼻道、嗅裂、蝶窦隐窝和鼻咽部,若见到突出高于周围黏膜的改变时,则用吸引器轻轻吸活动性出血,确定出血点后,使用双极电凝止血,1~3s后使出血点与周围黏膜呈灰白色,检查无活动性出血点后,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48h后取出填塞物。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静脉给药止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出血量和鼻腔黏膜恢复时间。

1.4 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出血完全停止,3个月内无复发,经鼻内镜检查原出血点部位黏膜光滑,无血管扩张、离断现象;好转:出血停止,3个月内偶有出血,鼻内镜检查显示原出血部位黏膜轻度血管扩张;无效:治疗后3个月内鼻腔创面无明显改善,出血量和出血次数无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数数据对比行χ2检验,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7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4例(45.95%),好转38例(51.35%),无效2例(2.70%),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7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8例(37.84%),好转37例(50.0%),无效9例(12.16%),治疗总有效率为87.8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2=4.812,P=0.028。

2.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和鼻腔黏膜恢复时间,观察组分别为(3.54±0.39)d、(4.89±0.51)d,对照组分别为(6.89±0.52)d、(8.43±1.04)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观察组为(39.4±10.2)mL,对照组为(61.4±13.6)mL,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16.451,P=0.000。

3.讨论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急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鼻腔内部的局部病变或是全身性疾病,多数鼻出血预后较好,寻找到出血部位后及时适当止血。但是部分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若未能及时寻找到出血点,将发展成难治性鼻出血。传统方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主要为鼻腔填塞,通过鼻腔填塞凡士林纱布止血,一定程度上缓解出血症状,但是部分患者出血部位位于鼻腔后部或深部,鼻腔填塞止血效果不佳,或是反复填塞导致鼻腔黏膜糜烂等,加重鼻出血[2,3]。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其在鼻出血治疗中也得到应用。在难治性鼻出血治疗中,鼻内镜手术具有如下优势:①鼻内镜下视野清晰广阔,可准确探寻出血部位,找到隐匿大出血点,同时探查过程中观察鼻腔内部解剖结构有无病变,发现潜在病变,制定治疗方案[4]。②鼻内镜下通过填塞、电凝、激光等方式止血,具有快速止血的效果,止血彻底,避免出血的反复发作,提高治疗效果。③鼻内镜手术是微创术式,对患者的创伤小,有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在鼻内镜下准确找到出血点,且双极电凝镊的尖端为银铜合金,在止血的同时能避免黏附焦烂现象,不会发生创面与周围组织粘连现象,从而避免撕脱引起的更严重出血现象[5,6]。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和鼻腔黏膜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有助于提高止血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应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疗法治疗效果确切,促进止血,且创伤小,有利于鼻腔恢复通气和鼻腔黏膜恢复,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电凝出血点双极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关于双极模糊图圈连通指数的注记
(i,k)-步双极单值中智竞争图
双极脉冲射频术联合膝关节冲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青豫直流工程双极低端成功启动带电
Mutually Beneficial
腹腔镜下电凝胆囊动脉行胆囊切除术临床观察
电凝处理经皮肾镜术后迟发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