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和之光

2019-01-14 09:16李茂中
青春期健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传教士世界文化

■ 文 李茂中

国情和文化不同,往往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看法或解读。再加之带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可能就会得出南辕北辙、啼笑皆非的结论来。比如我们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发展蓝图,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就认为是对他们的威胁,是中国“征服”世界的宣言书,“一带一路”倡议则是“中国霸权”的具体体现。

这些观点和推论对不对呢?最近有位学者阐述的观点,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世界上有一些人担心强大了的中国会走西方国家扩张称霸的老路,其实这种担心早在4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明朝时期的中国物阜民丰,整个国家就好像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宅院。据史料记载,16世纪末(明朝万历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占比80%,其远洋船舶吨位高达1.8万吨,占当时世界总量的18%,世界1/3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中国。梳理当时全球影响人类生活的300项重大科技发明,中国人的发明为175项。万历年间,欧洲有一位传教士启程远赴中国传教,出发前朋友都纷纷跟他说,明朝如此强盛,迟早会来攻打欧洲。这位传教士带着这样的疑惑来到中国,并为解开这个疑团整整考察了30年,写了许多介绍中国的书,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位传教士正是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临终前在《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一书中给出了最终结论:在结识了朝野各界的中国文人和官员后,发现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要派军队去占领遥远的欧洲,他们不是装模作样地说他们不打,而是他们心中一点也不想打。

历史再向上追溯到8世纪,中国唐朝诗人杜甫在诗中就表达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战争观:“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这首诗深刻反映了中国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上立足于防御的思想也正是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真的不像前几年某些学者说的那样,把我们的长城说成是一种“锁国”的符号,一堵墙把外来的“文明”挡在了墙外。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长城,也许在今天我们会再多一些思考……

很有意思的是,近几年我们普通百姓也能看到美国在1944年拍摄的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特别是片中的解说词令人印象深刻:“中国有四亿五千万的人口,地球表面上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在他们4000多年(据中国史料应该是5000多年)的历史中,他们从来没有发动过征服战争。他们发明了火药,不是作为战争的武器,而是为了庆祝节日和宗教庆典。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在西元前500年留下了这番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幕就是这样写的,想必当年美国的战地记者不仅勇敢也更有良知。

像这样的中国故事应该多讲给他们听一听,知道现在也要了解过去。中国一直就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和合”之道已经深入这个民族的骨髓。今天以中国城市命名的上海合作组织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们结伴不结盟,是中国几千年来所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真实写照。中国从未想过称霸世界,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却没有一句记载宣称要武力征服世界。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灿若星辰,更鲜有人提倡穷兵黩武。总之,中国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猜你喜欢
传教士世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美国传教士镜头下的宁夏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传教士进驻以军鼓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