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露地辣椒地膜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2019-01-14 19:52
天津农林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炭疽病病株田间

李 岩

(天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天津 300201)

1 品种选择

天津市宁河区露地腌制辣椒生产主要是先采收鲜红椒,经过初步腌制后运输到四川、湖南等地,市场需求的品种主要是适合腌制的粗线椒品种,即果茎宽小于3 cm的品种。因此,选择品种要求,一是高产,鲜红椒单位面积产量2 000 kg·(667 m2)-1以上;二是抗病性好,抗病毒、疫病等病害;三是适合腌制,要求果实颜色深红,含水量小。

2 种子处理

采用55 ℃温水浸种20~30 min后,用1%硫酸铜浸种5 min,可防治炭疽病和疫病的发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0%磷酸三钠浸种15 min,防止病毒病的发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常温下浸种12~14 h,捞出甩干水分用湿毛巾包好,置28~30 ℃温度条件下催芽,早晚用清水淘洗各1次,50%种子露白后播种。每667 m2需种子量80~100 g。

3 种植地块要求与整地施肥

辣椒不耐干旱,种植地块要求排灌方便,地势平坦或较高,不能在低洼地上栽培。种植土壤要求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pH值6.5~7.2。

种植地块要求冬前深耕冬灌,以消灭土壤中病菌虫卵,营造较好土壤墒情。播种前15 d要施足基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的农家肥2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1 000 kg,过磷酸钙25 kg,平衡型复合肥20 kg作底肥。肥料可2/3用于地面铺施,1/3底肥开沟集中施用,耕翻20~25 cm。整平后做成大小行,大垄距65 cm,小垄行距45 cm,垄高15 cm。为了防止辣椒小叶病发生,每667 m2需施5 kg硫酸锌。

4 播 种

4.1 播种期

天津地区露地覆膜直播一般在4月上中旬进行。

4.2 播种方法

在铺好地膜的畦面上打眼深2 cm,每穴播种2~3粒,用细土覆盖,浇水。一畦2行,平均行距55 cm,株距30 cm,密度4 000株·(667 m2)-1。

5 田间管理

5.1 间 苗

在播种后20~25 d,根据田间出苗情况,去掉弱苗、小苗、病苗、畸形苗,留下壮苗、大苗、健康的辣椒苗,每穴留1~2株健壮的辣椒苗,为防止伤根,可用剪刀齐根剪短。

5.2 肥水管理

追肥结合浇水进行,采用穴施,施入肥料应离根8~10 cm,并盖土,浇水防烧苗。

5.2.1 提苗肥 在8~9片叶时,植株生长比较旺盛,需水肥较多,结合灌水施苗肥,每667 m2施入复合肥(N∶P∶K=15∶15∶15)8~10 kg或氨基酸肥料促进根系发育。

5.2.2 花蕾肥 在植株大量开花而果实不多时期,追施适量肥料以满足辣椒开花结果的需要,又要防止追肥多引起植株徒长、落花,一般每667 m2施复合肥(N∶P∶K=20∶6∶20)10 kg,促进多分枝,多结果。

5.2.3 花果肥 在结果盛期,需肥水较多,每667 m2施复合肥(N∶P∶K=25∶530)10 kg。

5.2.4 喷施叶面肥 为防止微量元素缺乏和落花落果等问题,需进行叶面追肥,在开花前、花果期喷施钙镁硼肥(或使用30%椒丰1 500倍液,或使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2~3次。

5.2.5 肥水管理注意事项 一是开花但果实未坐住时,要减少浇水,防止落花和造成徒长;二是开花期遇炎热天气不要大水漫灌,防止根系缺氧而落叶落花;三是每次浇水不能过多,浇透即可。如地块太长,需从距离水井远端开始浇,且以10~15 m长度为1个单元,筑畦依次浇水,确保水量不能过大。

农资店是开了,他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进货渠道的差价、质量,他都不能很好地把握,第一年就出现了亏损,面对这样的问题,团场残联出面为他担保了小额贷款,为他送来了作物病种及治疗方案的资料,继续鼓励他把农资店开下去,他深深知道,学习才能使他更快地了解各项农资的性能和作用。

5.3 加强辣椒夏秋季管理

夏秋季干旱且温度较高的时期,要适时引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灌水时要掌握浅灌不漫畦,在土凉水凉天气凉时进行灌水,一般在夜里零时至清晨前灌水最佳。如遇多雨天气,要及时清沟排水,做到雨停田干,连阴雨天暴晴时应及时浇小水。

5.4 避免药害

为预防玉米田间除草剂对辣椒产生药害,6月初(麦收前后)可提前或遇害后喷洒“碧护”等药剂解害。

5.5 整 枝

门椒以下,打掉枝杈,以杈不过寸为原则,择时打掉。

5.6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虫害防治要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在病害发生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可按病害发生时间,每隔10~15 d,高质量预防1次。

5.6.1 种子消毒 在播种前用62.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先正达)按药种比1∶150倍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种传的炭疽病和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也可用55 ℃的温水浸种15 min左右,同时搅拌,待水温降至30 ℃时停止搅拌,再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 min,捞出用清水投洗干净。这种方法对炭疽病等种传病害也有一定效果。

5.6.2 苗 期 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疫病、立枯病等病害。连作多年地块,辣椒苗期容易发生猝倒病、疫病、立枯病等病害,尤其是土地不平整的低洼处。生产中及时注意观察,一旦发现病株,即刻启动苗期喷防,主要喷施根茎部。选择银法利+曛霉灵,或金雷+霉灵。

5.6.3 苗期至开花前 此期做好病毒病、炭疽病、螨类、蓟马和蚜虫的预防性防控。

预防病毒病:进入高温季节,有些品种在虫媒条件下容易感染病毒病,首先注意防除螨类和蚜虫,发现虫情后,喷施1次氟啶虫酰胺(或啶虫脒)+螺虫乙酯,再喷施1次或2次预防病毒病药剂:盐酸吗啉胍碧护多元微肥。若发现蓟马为害,喷施1次多杀菌素。

预防疫病: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即刻拔除,并对病株周围植株进行根茎喷淋,病害严重时,整块地均需进行根茎喷淋,推荐使用银法利、增威赢绿、双炔酰菌胺(瑞凡)、金雷等药剂。

5.6.4 盛花后期至果实转色前 重点防治炭疽病和果腐病。此期已进入雨季,温度高湿度大,进入炭疽病和果腐病高发期,加之植株已封垄,枝叶中下层环境郁闭,更为病害发生创造了有利环境条件。喷施叶片和果实要均匀,并兼喷地表,要求喷雾压力要大,雾滴要细。降雨及田间有积水容易诱发病害加重发生,因此建议雨后要加喷施1次药剂。在降雨后及时喷施药剂能够铲除初发菌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杀菌特点,这对生长后期病害的发展将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为减缓抗药性,要轮换应用不同类型的防治药剂。

(1)45%咪鲜胺水乳剂,该药剂内吸性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炭疽病有很强杀灭作用。

(2)苯醚甲环唑,该药剂属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可被植物内吸,滲透作用强,施药后2 h内,即被作物吸收,并有向上传导的特性,可使新生的幼叶、花、果免受病菌为害。能一药多治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该药剂勿与铜制剂混用。相关混剂包括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茵酯悬浮剂,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瑞士先正达),苯隧甲环唑+22.5%啶氧菌酯悬浮剂(杜邦阿砣)。

(3)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甲托。

(4)在辣椒生长后期,临近采摘期发病重的地块,推荐应用乙蒜素,该药剂是一种植物源仿生型杀菌剂,具有很好的环保作用。防治鳞翅目幼虫和螨类、蓟马等虫害,可选用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先正达)或氯虫苯甲酰胺防治鳞翅目害虫,兼治红蜘蛛和潜叶蝇;螨类和蚜虫严重时再加喷1次螺螨酯或螺虫乙酯,临近采收期防治蚜虫等可用苦参碱。大面积连片种植区,可在田间放置性诱芯或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成虫,降低虫口密度。在高温季节,辣椒果实上被虫伤或农事操作造成伤口时,极易发生细菌性软腐病,如果发病较重时,可结合防虫进行防治,选择防治药剂主要包括可杀得3 000、噻菌铜(龙克菌,浙江龙湾化工)、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乙蒜素等。预防疫病,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即刻拔除,并对病株周围植株进行根茎喷施,病害严重时,整块地均需进行根茎喷施,推荐药剂包括银法利、增威赢绿、双炔酰菌胺(瑞凡)等。

5.6.5 其他注意事项 进行合理轮作和加强田间管理。采用宽窄行双高垄栽培,挖好田间排水沟系,防止田间积水,既能降低土壤含水量,又有利于通风透光,便于田间操作。合理密植,选择适宣的种植密度至关重要,密度过高易导致田间通风不畅,湿度大,易于发生病害。加强施肥管理,重施底肥,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盛果期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从初花期到盛果后期间隔15~20 d交替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进入果期后,有条件地区进行整枝搭架,减少枝叶遮盖,增加透光透气性,稳定植株长势。田间一旦发现病果、病株,应及时摘除或拔除以防病害蔓延。发生脐腐病和日灼的地块,可进行根外喷施1%过磷酸钙,或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采摘前15 d,禁用化学药剂。

6 及时采收

根据需要及时采摘,淹制泡椒、进行速冻加工。

猜你喜欢
炭疽病病株田间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