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钧先生在金陵大学及中学的学习情况

2019-01-14 02:26顾烨青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

摘要 通过对刘国钧金陵大学时期和留学时期相关学籍档案等材料的解读,获知刘国钧191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成绩为一等,可能免试升入金陵大学。刘国钧没有就读金陵大学预科,他本科就读金陵大学的时间是从1917年春季学期至1920年春季学期,1920年6月获文学士学位。刘国钧在中学已经发表习作,大学期间文理兼修,成绩优良,哲学与外语成绩尤为突出。

关键词 刘国钧 金陵大学 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 学习成绩

分类号 G259.29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9.06.005

在对我国现代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作出开创性卓越贡献的第一代留学海外的图书馆学家中,除杜定友和马宗荣分别是在菲律宾和日本接受的大学教育(其中杜定友的大学教育包括图书馆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1],马宗荣在接受教育学专业之余参加了大学的图书馆学讲座[2])以外,其余如沈祖荣、徐燮元、胡庆生、戴志骞、洪有丰、李小缘、杨昭悊、李燕亭、袁同礼、刘国钧等人均是在国内已经完成了非图书馆学专业的大学高等教育基础上,再赴海外研修图书馆学。他们在国内所学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对新学的第二专业图书馆学在接受和理解上产生影响,甚至形成独特的研究风格。例如,毕业于国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杨昭悊,他在学习图书馆学以后,就在图书馆法制化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不俗成就,对促发国人图书馆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推进我国图书馆法制化管理作出了积极贡献[3]。被公认为我国图书馆学一代宗师的刘国钧先生,在赴美攻读哲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和系统学习图书馆学专业前,已经完成了在金陵大学文科的学习,并在大学毕业前就发表了多篇哲学、宗教、教育学等方面的著、译文章和一篇图书馆学处女作——《近代图书馆之性质》[4]。刘国钧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展露学术才华且涉猎广泛,是接受了怎样的高等教育?学习了哪些课程?学习成绩如何?这些都有赖于对学籍档案等一手材料的挖掘。南京大学档案馆收藏的刘国钧就读金陵大学的学生记录单(STUDENT'S RECORD)[5]这一学籍档案为我们解读先生在金陵大学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确凿的依据,还为我们了解先生的中学就读情况提供了线索。通过辅以《金陵大学公报》(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Bulletin)、先生在威斯康星大学学籍档案中的入学申请和硕博士学年注册信息等材料,以及对相关背景信息的分析,笔者进一步勾勒了刘国钧先生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经历,希望能对学界从刘国钧先生人生发展的轨迹角度更深入地研究其学术思想的源流与演进有所帮助。谨以此文紀念刘国钧先生诞辰120周年!

1 金陵大学学生记录单的构成和刘国钧的个人基本信息

刘国钧在金陵大学的学生记录单(见图1)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姓名、家庭住址、出生年等个人基本信息,二为其中学与大学入学情况的信息,三是其在金陵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即大学成绩单),最后是其奖惩与毕业信息。记录单上,除中文姓名和家庭地址是中文外,其余都是英文,且所有填写内容均为手写。

在学生记录单姓名(Name)栏的罗马字母拼写(原件印为“In Remanization”)处所填的是“Liu Kwoh Chuin”,这与多期《金陵大学公报》中,金陵大学文科(College of Arts)在读学生名单里的“Liu KwohChuin”相一致,也与1919~1920年度的《金陵大学公报》中作为图书馆助理(Assistant University Librarian)的“LIU KWOHCHUIN”[6]相吻合,足可确定此学生记录单的对象“Liu Kwoh Chuin”就是日后成为图书馆学家的“刘国钧”。不过,中文拼写处(In Chinese)填写的是“劉國榮均”。“榮”字上打有“x”号,涂改之意,“榮”后是“均”非“钧”,这可能是笔误。刘国钧先生的长子刘家祜向笔者确认,刘国钧有一个亲弟弟叫“刘国荣”,而在《金陵大学公报》中的文科在读学生名单里与“Liu KwohChuin”紧挨在一起的就是“Liu Kwohyung”,兄弟俩同班就读。在姓名中文拼写处右边的编号(No.)栏里填的是“nonChris”,这可能表达的是刘国钧为非基督教徒的意思。

在记录单居中印刷的“REGISTRAR'S OFFICE UNIVERSITY OF NANKING”上方,有一行手写的出生年信息为“Born 1898”,这与我们所公知的先生出生于1899年11月15日差了一年。先生于1980年6月27日在北京逝世后,《图书馆学通讯》《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科学》等刊物都报道了他逝世的消息,报道中全部都称其出生于“1899年”。北京大学副校长王竹溪在刘国钧先生追悼会上所宣读的悼词中也称“刘国钧先生,一八九九年生于南京”[7],此后《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等权威工具书也采用此说。在1999年出版的《一代宗师: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中,先生的生年也大都是“1899年”,唯一例外的是吴慰慈、肖东发、纪丽斌执笔的《刘国钧先生生平简介》中记为“1898年11月15日”[8]。先生1922年6月10日所填的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入学申请单中,年龄(Age)旁写的是“23”[9]。如此倒推,如果填的是虚岁,则先生生于1900年;如果是实岁,则生于1899年。随后在1922年9月19日,先生为攻读硕士学位所填的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注册单上,出生日期(Date of birth)一栏写的是“October 23, 1899”[10]。由于当时中国人的生日都使用农历来记,1899年10月23日换算为公历为1899年11月25日。先生在1923年9月21日为攻读博士学位所填的研究生院注册单上,出生日期又被改写为“October 13, 1898”[11],换算为公历为1898年11月26日。次年,先生在再次填写的注册单上又将出生日期改为“October 13, 1899”[12],即公历的“1899年11月15日”。刘国钧几次填写的出生日期都不一样,唯有最后一次所填与目前普遍采用的日期完全吻合。不知“1899年11月15日”是否是先生生前经反复核实后确定的日期,亦或是当年北京大学人事部门最终确定的日期,这有待进一步查证北京大学的刘国钧先生的人事档案。

在出生年旁还有手写的地址信息“南京城北老王府五十四號 √”(手写的“√”为何意暂不知晓),这可能是刘国钧先生的家庭住址,但与徐雁教授所称的刘国钧出生于“冶城北故宅(老王府街46号)” [13]并不一致。在搜集有2.5万余条老地名的工具书《南京地名大全》中,“老王府”的说明为:“居民区(废)。位于洪武路北段,原土街口南至卢妃巷一段。1929年,拓建洪武路时拆除”[14]。笔者又比对了1910年版的南京老地图[15]和现在的地图,老地图上标识的“老王府”确实在今南京洪武北路附近。

2 刘国钧在金陵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

学生记录单的主体是“在金陵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RECORD OF WORK DONE IN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向我们披露了刘国钧就读金陵大学期间,从1917年春季学期至1920年春季学期,共7个学期所修各科的成绩。这是了解刘国钧先生大学时期所修科目、知识结构及来源、学习成绩的第一手真实记录。金陵大学早期入学的学生有春季入学和秋季入学两种,根据《金陵大学公报》中的校历,1917年春季学期是1917年2月1日正式开学(1月30日和31日分别进行入学考试和注册)[16],1920年春季学期在1920年6月28日举行毕业典礼[17]。7个学期共计不到三年半的时间,这与先生在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入学申请单中所填的在高校学习年数“31/2年”[18]是相符的,而学界曾一度认为先生于1915年入读金陵大学(预科)[19-20],显然不符合事实。

刘国钧的成绩记录上总共手写填报了十九门科目(SUBJECTS),经过各方请教,几经辨认,科目名已全部得以识别。每个科目都有四个属项:课程号(Course No.)、周学时(Hrs. Wk.)、学期成绩(Sem. Grd.)、重考成绩(ReEx. Grd.),但并非每个属性上都会填写,重考成绩一项就都是空白,说明先生每次考试都是一次过关。每个科目下都有多门内容有关联但并不完全相同的课程,分别对应相应的课程编号(不同科目下的课程编号会有相同的,但教学内容完全无关)。刘国钧成绩记录上的十九个科目中的音乐(Music)、生理学(Physiology)科目未见填写成绩,其余十七个都填有成绩。从填写的成绩分值上看,1919年春季学期及以前都是百分数制,1919年秋季和1920年春季学期科目的学期成绩(Sem. Grd.)中填写的为1或2,已采用等级制。在百分数制中,70分是及格线,60分以下的课程必须重修,60~70分之间的需要补考[21]。等级制中,1为“极好”,是第一或最高等的(Excellent,the first or highest group),2是“优秀”,僅次于最高等(Superior,the next highest)[22]。刘国钧的成绩记录中另有翻译(Translation)科目的成绩记为P,应该是Pass的意思,合格。整理翻译后的刘国钧先生三年半本科学习记录见表1。

从表1 可见,刘国钧不仅修习了国文、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史、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诸门类,还涉足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生物学、化学、地质学、数学等,同时由于修习过英语、日语,还具备一定的第二外语能力。刘国钧先生修习课程文理并举,源自金陵大学早期发展的特点。

金陵大学自1915年起由原先的规定科目制改为主修、选修科目制,而先生当时所就读的文科内附属有理科(金陵大学早期理科实力很薄弱,尚不能独立建

制),直到刘国钧毕业后的1921年,鉴于文科附设的数理科目日臻充实,才开设理科,与文科并称文理科。在刘国钧本科就读的三年半时间里,金陵大学的理科课程教学充斥于文科内。刘国钧先生1917年春季入学时,文科的课程被分为三组,每个学生在大二开始时需要选定一组课程,毕业需要150个学分,1学分包括每学期每周55分钟的诵读授课或一周两次的实验课。毕业生将被推荐到纽约州立大学的董事会,以被授予常规的学士学位[23]。1917年秋季开始,文科的选课制度有所变化,所有学生都需要修读天文学或地质学、生物学或生理学、国文、教育学、英语、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科目55个学分的必修课程,另外还需要修满60个学分的选修科目。选修科目被分成四组,第一组为语言类,包括国文、英语、德语、希腊语等科目;第二组为社会科学类,包括教育学、历史和政治学、哲学和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科目;第三组为科学和数学类,包括天文学和地质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等科目;第四组为神学院预科。60个选修学分中,30个学分必须选择前三组中任何一组的两个科目,另30个学分可以自由组配[24]。1919年秋季开始,修课制度又有所调整,必修为60个学分,较原来增加5个学分,必修科目的内容基本没变,选修学分降至55学分,分组内容也基本没变[25]。正是在这样的科目修读制度下,刘国钧修读了一些自然科学的科目。以下表2为根据多期《金陵大学公报》(1915~1920年度)记载的科目课程内容介绍所整理出的刘国钧先生修读的各门课程内容,大致按刘国钧先生修读顺序排列,“日语132”“翻译”等个别成绩单上的科目课程编号未能在相应年度的《金陵大学公报》中找到课程名称和内容简介。表3为简化后的成绩单,只记科目名称和成绩数,科目顺序编排也作了一些调整,文理类分列,并计算了平均分,可以一目了然地快速了解刘国钧先生的学习成绩。

可见,刘国钧的学习成绩优异。百分制的科目成绩中没有低于80分的,最低为政治学80分,最高分为拿了一次100分的日语,所有百分制成绩的总均分达88.6分。在等级分制成绩中,只有一次心理学科目为2等,其余都是1等,包括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这三个自然科学科目。在各门科目成绩平均分中,哲学、数学、日语课程的均分最高,为94分,其哲学的三次等级分又都是1等。哲学与数学这两大互相联系的具有逻辑思辨与推理特性的方法论学科,刘国钧都下了功夫认真学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从表2的课程内容来看,刘国钧在所学的哲学科目里,系统学习了西方哲学史,也学习了伦理学,并接受了科学方法论的逻辑思维训练。日后刘国钧先生能在哲学上具备深厚造诣,且在转入图书馆学领域后又一贯体现出敏锐洞察力、较强的逻辑分析与推理能力,已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他在大学时期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在相关课程中还使用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著作作为教材,这也使得刘国钧对杜威的学术思想相当熟悉,这也为他翻译多部杜威著述埋下了伏笔。

除了政治学成绩稍偏低外,刘国钧先生的历史、宗教、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类科目的成绩也都不错,这也与其早年论著以哲学为主、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多面开花的特点相符,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刘国钧外语类课程的成绩提升很大,英语从最初的82分大幅提高到97分及以后连续三次的1等,日语也从开始的88分,提升到100分。劉国钧先生充分认识到了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语言学习能力也很强,英语和日语成绩的进步幅度都很大。尽管所学的日语内容还属于初级教程,但也打下了一定的日语基础。先生在50多岁时,还在继续学习日语和俄语,并且达到了熟练阅读和笔译俄、日文资料的水平,翻译了一批苏联的图书馆学著作[26]。1950~1960年代,刘国钧与日本图书馆学家松见弘道有过多次书信来往,笔者所见松见弘道的信均为日文 依据笔者截图存档的数年前孔夫子旧书网上拍卖的刘国钧先生与松见弘道的来往书信。。

文理兼备的课程体系造就了刘国钧上知天文地理、下通人文社科这样非常全面的知识结构。优秀的成绩更表明他已经打下了文理交融、中西汇通的学术根底。刘国钧先生日后能编制那部新旧兼顾、中西包容、具有空前影响、自成体系、长久不衰的《中国图书分类法》,绝非偶然,其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储备早已为他成为一名宗师级的图书馆学大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名师出高徒,授课老师也是影响青年刘国钧思想认识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刘国钧就读期间的师资中有一大半是外籍教师,如讲授英语和英国文学的金陵大学校长(一度兼任文科科长)包文(Arthur John Bowen)和后任图书馆馆长的克乃文(Harry Clemons),讲授宗教的副校长文怀恩(John Elias Williams)和恒谟(William Frederick Hummel),讲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夏伟师(也作夏伟思,Guy Walter Sarvis),讲授哲学和心理学的韩穆敦(又译汉密尔顿,Clarence Herbert Hamilton)等。其中包文、克乃文和韩穆敦后来都为刘国钧赴美留学寄去了评价甚好的推荐信 1922年8月,克乃文和韩穆敦都将推荐信寄给了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的教学校长赫泽尔苔,包文则寄给了图书馆学校的行政校长马修·S·达吉恩,有关刘国钧赴美留学前后的经历,笔者将另文专述。,克乃文更是对刘国钧的图书馆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韩穆敦在金陵大学执掌哲学心理学系主任长达14年[27],1927年因北伐军进南京城时的兵乱而返回美国继续在大学任教,是美国知名哲学家。刘国钧很崇敬老师韩穆敦,毕业后专门翻译了韩穆敦的《哲学与人生》[28]。师资中较有代表性的中方教员有讲授教育学的胡天濬(也作胡天浚),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科硕士,曾与陶行知一起受教于美国哲学家杜威,与杜威有合影;讲授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王长平,他是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时的老师,首批庚款留美生,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博士;对刘国钧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刘经庶(伯明),他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的前身汇文书院,1911年辛亥革命后赴美留学,入美国西北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和教育学,1913年以《华人心性论》获硕士学位,1915年以《老子哲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被美国哲学界誉为杰作。他是中国西洋哲学的奠基人,回国后,将西洋哲学系统引入中国,先后出版《西洋古代中世纪哲学史大纲》《近代西洋哲学史大纲》等著作。刘伯明英年早逝数年后,刘国钧专门撰写了对老师的纪念兼评述性文章《学风 为纪念刘伯明先生作》[29]。刘国钧先生早年对西方哲学的专注远胜于图书馆学,他以后对老子的研究很可能源自刘伯明课堂教学的影响。

学生记录单右下角末尾处的“DEGREE”(学位)栏填的是“Ba”(Bachelor of Arts,文学士),时间注明为“June 1920”(1920年6月)。又据《申报》记载,金陵大学庚申年级毕业生于五月二十五日举行话别会,五月二十六日举行毕业游艺会,二十八日举行授学位式,文科毕业生名单共计18人,其中就有刘国钧[30]。虽然《申报》所载的当年文科毕业生数18人与金陵大学相关史料[31]所载的19人存在一人的误差,但档案和报刊史料这双重证据足可证明刘国钧于1920年毕业并获文学士无误。刘国钧学生记录单最后的奖励与荣誉(PRIZES AND HONORS)、休学(SUSPENSIONS)、退学(DISMISSED TO)等栏目内都是空白。

3 刘国钧就读中学的线索和相关情况

中学是一个人思想、性格和社会认知形成的重要阶段,了解刘国钧的中学就读情况也是研究其早期生平和学术思想不可或缺的一环。刘国钧金陵大学学生记录单的第二部分是其中学与大学入学情况的信息:“ENTRANCE STANDING”(入学身份)部分中的“CREDITS FROM”处填的是“1st Provincial middle school, nanking”成绩为“ClassificationⅠ”,这为进一步探求其中学学习生涯提供了线索。该部分中的“SUBJECTS”(科目)与“GRD”(成绩)栏中全部空着,只有一行斜向手写的“no conditions”字样,我们判断这可能是“自动升学”或“免试入学”的意思,所以其入学成绩都未有填写。在前述刘国钧1922年所填的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入学申请单中的学历部分,他所填写的中学名称是“First Provincial Middle School, Nanking”、毕业的年份为“1916年”,在中学学习的年数为“4年”[32]。“1st Provincial middle school, nanking”即“First Provincial Middle School, Nanking”,由此两件档案可以确定刘国钧就读的中学为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他的中学就读时间为1912~1916年,四年制,这也是与民国元年(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校系统令中规定的“中学校四年毕业,毕业后得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33]相一致的。这也再次证实刘国钧1915年就读金陵大学预科之说是有误的。

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90年由张謇在江宁创立的文正书院,1903年改为江宁府中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改称江宁府学堂,后又改称江宁中学堂,至1913年7月,改归省立,定名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34],校址位于南京中正街八府塘[35](今白下路和长白街路口附近[36])。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先后名为第四中山大學区立南京中学、江苏大学区立南京中学(第一中学)、中央大学区立南京中学(第一中学)、江苏省立南京中学等。1936年迁往镇江,定名为江苏省立镇江中学[37]。抗战期间曾被毁,抗战胜利后复校,成为现在的江苏省镇江中学[38]。另一方面,1933年起停招新生的原省立南京中学师范科,几经演变成为今天的南京市宁海中学[39]。所以,刘国钧的中学母校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的继承者为今天的江苏省立镇江中学和南京市宁海中学。民国时期,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及其后身省立南京中学都是名校,后来的南京中学更是位列江苏省立四大名校之首(另外三所是省立扬州中学、省立苏州中学、省立上海中学)[40]。考察刘国钧先生就读前后的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教学质量也很高,1913年8月教育部在视察各学区中学教育学务情况后撰写的报告中就曾对该校有过赞誉,“苏省中学计视察七所,属省立者二,曰第一中学,设立江宁,‘教科完密,训练勤恳”[41]。已知可考的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知名校友有版本目录学家夏定域[42],杰出的电机工程专家褚应璜[43],古典文学家、中国文学史家、杜甫研究权威萧涤非[44]等。汪道涵、熊向晖、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及十多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则是南京中学时期的知名校友[45]。

囿于史料和档案,我们对刘国钧就读时期的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相关情况的了解极为有限,笔者也未找到刘国钧的中学成绩单。但是我们从现存的该校1915年的学生刊物《学生杂志》的创刊号上发现了时为中学三年级学生的刘国钧的五篇作文习作,其中三篇是中文,两篇是英文。三篇中文和一篇英文都属于议论文,分别论述了生命和名誉的轻重问题[46],武汉和东西沙群岛在地理上的重要战略地位[47-48],以及国旗背后所蕴含的每个公民都应牢记的崇高思想[49],另一篇英文是游记散文,记述了他和同学游玩明孝陵的经历[50]。这是目前发现的刘国钧先生最早的文字著述。五篇文章都不长,但条理清晰,特别是四篇议论文的论述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能自圆其说,令人信服。英文的行文也已经非常流畅,所以其入读对英语要求极为严格的金陵大学并不存在困难。

此外,通过查看该校1917年的相关规章,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刘国钧所接受的中学教育情况。据1917年6月改订的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学则[51],该校开设的课程包括:修身、国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清末民国时期,中学的课程在文理分不分科教学方面,曾几经反复,其中1912~1922年施行“壬戌”新学制期间,不分段的四年中学制里并不按文理科分组教学,这又造就了刘国钧中学教育文理兼得的机缘。时至今天,有关中学教育及高考是否要文理分科仍是一个热议话题,民国时期即有学者指出:“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许多学文组的人,不见得学文特著成绩,在实科上也不见得就不堪深造;许多学实组或理组的,不见得学理特著成绩,在文科上也不见得就不堪深造。”[52]另据该校1917版的《各级教科用书及教师一览表》[53]显示,科目所用教材大部分是由中华书局或商务印书馆出版,不少英语教科书也是外国原著的引进版,教材质量能有很好保证。

该校对学生的教育与成绩考查除了学业知识外,还有操行方面的考查。据1917年制订的《操行考查规程》[54],操行考查分心性和行为两大方面,其中心性又分气质、智力、感情、意志等项,行为则分仪容、动作、言语、才干、交际等项。每一项下又再分六个子项,每个子项按表现程度以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考查评分。可见,该校极为重视学生的情商素质。很明显,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刘国钧能受到良好的中学基础教育,其大学学生记录单上显示的中学成绩 “ClassificationⅠ”(一等)已表明他的智商和情商应当都很出众。也正因为这样的成绩,刘国钧得以成功升入金陵大学深造。1917年的一张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毕业学生出校后状况比较图显示[55],当年毕业的六十五名学生中,除一人出洋外,在国内的六十四人中只有三人升入金陵大学,比例相当低(当然也不排除金陵大学作为教会大学,学费较高的因素)。

4 结语

列宁曾说过:“为了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56]就人物研究而言,要研究人物的全部思想,窥全貌必先究其初衷,如此才能对人物研究对象思想体系的脉络演变理解得更清楚,认识更深刻。图书馆学史中的人物研究也是如此,作为“北刘南杜”之一的中国图书馆学一代宗师,刘国钧先生早在大学毕业前夕到留美之前,就在哲学、宗教、教育、文化、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论译著丰富。研究他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对全面认识刘国钧的学术思想,特别是探究其前后图书馆学思想的相互关系至关重要,对丰富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早期思想史研究也是大有裨益的。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教育经历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此后的发展,个性、性格等成年后很难改变的情商方面更塑造形成于这一阶段。刘国钧的早期思想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所揭示的刘国钧大学与中学受教内容及优异成绩背后的认真学习,正是其早期思想产生的重要源泉。

致谢:衷心感谢南京大学图书馆陈远焕先生、荣方超先生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刚教授为本文提供的档案史料支持!感谢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郑锦怀先生和无锡青山高级中学已故英语特级教师丁克威先生为识别刘国钧先生成绩单所做的贡献!刘国钧先生的长子刘家祜先生和长孙刘书田先生已同意公开披露刘国钧先生的成绩单,并补充提供了部分刘国钧先生的家庭信息,笔者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郑锦怀.杜定友留学菲律宾时期史料考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3):119-128.

2 范凡.马宗荣在东京帝国大学留学的时间和专业考[J].图书馆杂志,2015,34(5):107-111.

3 王小会.杨昭悊图書馆法制化管理思想与实践考[J].图书馆,2018(12):42-45,103.

4 顾烨青,吴稌年,刘宇.刘国钧处女作《近代图书馆之性质》首刊版的阅读[J].图书馆杂志,2013,32(5):23-28.

5 Registrar's Office University of Nanking. Student's record(Liu Kwoh Chuin)[A].南京:南京大学档案馆,案卷号:7.0124.

6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University of Nanking bulletin catalogue 1919-1920[M/OL].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920:27[2019-11-15].http://divinityadhoc.library.yale.edu/UnitedBoard/University_of_Nanking/Box%20197/RG011-197-3386.pdf.

7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教授逝世[J].图书情报工作,1980(5):38.

8 吴慰慈,肖东发,纪丽斌.刘国钧先生生平简介[G]//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甘肃省图书馆.一代宗师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1-15.

9 Liu Kwohchuin. 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library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A].Madison:Library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22.

10 同9.

11 Liu Kwohchu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Graduate School registered[A].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Graduate School Registar's Office,1923.

12 Liu Kwohchu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Graduate School registered[A].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Graduate School Registar's Office,1924.

13 徐雁.开卷余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23.

14 《南京地名大全》编委会.南京地名大全[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363.

15 南京旧影·老地图(陆师学堂新测金陵省城全图,1910年左右)[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16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bulletin 1915-1916 catalogue number[M/OL].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916:1[2019-11-15].http://divinity-adhoc.library.yale.edu/UnitedBoard/University_of_Nanking/Box%20197/RG011-197-3385.pdf.

17 同6:1.

18 同9.

19 同8.

20 魏成刚.论刘国钧先生的学术成就[D].北京: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8:94.

21 同16:18-19.

22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Suggestion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M/OL]. 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919:3[2019-11-15]. http://divinityadhoc.library.yale.edu/UnitedBoard/University_of_Nanking/Box%20197/RG011-197-3386.pdf.

23 同16:24-25.

24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bulletin 1917 catalogue number[M/OL].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917:25-26[2019-11-15]. http://divinityadhoc.library.yale.edu/UnitedBoard/University_of_Nanking/Box%20197/RG011-197-3385.pdf.

25 同6:36.

26 李万健.学习刘国钧先生的治学精神[G]//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甘肃省图书馆.一代宗师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21.

27 金陵大学.金陵大学六十周年纪念册[M].南京:金陵大学,1948:23.

28 韩穆敦.哲学与人生[J].刘衡如,译.金陵光,1922,12(1):3-6.

29 刘国钧.学风 为纪念刘伯明先生作[J].国风,1932(9):33-38.

30 金陵大学庚申年级毕业名单[N].申报,1920-06-25(7).

31 历年毕业生数目统计表(光绪22年至民国23年)[G]//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校史编写组.金陵大学史料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210.

32 同9.

33 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中华民国元年九月初三日部令第七号)[G]//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61-662.

34 江蘇省立第一中学校沿革[G]//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98.

35 江苏省立第一中学[M]//王焕镳.民国丛书第5编 76 历史·地理类首都志上.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6:743.

36 照片中的南京八府塘和香林寺遗址现在什么地方?[EB/OL].(2013-02-15)[2014-02-04].http://www.xici.net/d183797096.htm.

37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民国江苏省会镇江研究[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53.

38 韩煜.南泠书院、文正书院与镇江师范、镇江中学、宁海中学[EB/OL].[2014-02-04].http://jszjzxxq.zje.net.cn/shownews.asp?id=178.

39 同38.

40 郭其俊.“文正”精神的追索——南京宁海中学百年文脉述胜[J].基础教育参考,2010(2):82-84.

41 视察各学区学务总报告(关于中学教育)(1913年8月)之视察第三学区学务总报告(节选)(1913年8月):江苏省学校教育状况[G]//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72.

42 陈锡岳,林基鸿.名人与图书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368.

43 何明.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数学物理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175.

44 萧涤非.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附编[M].萧光乾,整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1.

45 宁静致远海纳百川——百年艺术名校宁海中学[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2(1):60.

46 刘国钧.生命名誉轻重说[J].学生杂志(南京),1915,1(1):28-29.

47 刘国钧.武汉论[J].学生杂志(南京),1915,1(1):71-72.

48 刘国钧.东沙岛及西沙群岛之今昔观[J].学生杂志(南京),1915,1(1):72-73.

49 K.C.Liu. Our national flag[J].学生杂志(南京),1915,1(1):144-146.

50 K.C.Liu. A visit to the Ming Tomb[J].学生杂志(南京),1915,1(1):146-147.

51 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学则(1917年6月改订)[G]//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99-401.

52 王文新.中学课程改造之我见[J].教育通讯(汉口).1947,复刊3(4):1-5.

53 各科教科用书及教师一览表(1917年)[G]//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04-407.

54 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学生操行考查规程(1917)[G]//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401-404.

55 毕业学生出校后状况比较图(1917)[G]//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07.

5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图书馆,江苏无锡,214122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0日

(责任编辑:王波)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
基于人工智能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学习成绩预测
学困生自制微课提高学习成绩的案例研究
绞尽脑汁
兄弟让举
英语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关系的分析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培训元认知策略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绩*——实证研究
掐断欲望的引线
老师的评语
学习不好就是觉悟不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