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学质量浅析

2019-01-14 02:32叶志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2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叶志萍

摘要:通过高等数学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学生的考试及格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改革的同时教学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文章提出了高等数学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实践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101-02

高等数学作为高校理工科及经管类本科专业的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学会呈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民族高校,由于学生的来源地域广、学习基础不均,会出现高等数学教学效果有好有坏、学生学习成绩差异较大的现象。为此,北方民族大学在全校开设高等数学的本科专业都实行了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经过两轮次9年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学生的考试及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本文提出了高等数学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实践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深入细致地查找原因,并对其进行反思剖析、归纳总结,研究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一、高等数学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

北方民族大学高等数学课程从2010年开始尝试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在最初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中,按照专业将学生分为I、II、III、IV类,每一类按照高考数学成绩分A、B两个层次教学班,人数比例为6∶4。A层次是数学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B层次是数学基础稍差的学生。后来,又尝试在新生一周后进行一次入学数学测试考试,依据高考数学成绩和入学测试成绩的平均成绩划分层次。这种分班方法更贴近学生真实的数学基础,分班更合理、更有效。但由于入学测试考试增加了教学管理和监考、阅卷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两年后又恢复了只依据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分层次的方式。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对I、II、III、IV类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任课教师按照分层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设计。A层次教学班的学生除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外,着重提高,在掌握必要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提高性的高等数学考研真题,拓宽知识面,提高优等生的能力。B层次教学班的学生要求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为重点,着重计算和应用,所学内容够用即可,要求普遍达到合格成绩,提高及格率。

高等数学分类分层次教学,有一定的优越性。分类教学,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班级和教学时间。分层次教学,任课教师能依据学生实际,较为顺利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近年来,通过高等数学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明显地提高了高等数学的考试及格率,体现了高等数学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二、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高等数学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质量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例如:统一教材授课使得基础较好的尖子学生缺少提高的空间,统一教学设计又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统一试卷考试固然体现了考试成绩核算的公平性,方便了学生奖学金的评定,但不分层、一张试卷考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体现分层次教学模式的作用。高层次班级和低层次班级之间没有实现动态滚动管理,缺乏对学生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为了照顾低层次教学班的学生,考试试卷难度系数不大,题目相对简单,不能很好地激发高层次教學班中尖子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索精神。

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对不同层次教学内容深浅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课程考试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大规模分类分层后,由于统一的教学时间,使得教学安排也比较吃力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的成效及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对策措施

各种教学改革都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一门公共基础课,更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不断分析研究、修改完善高等数学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和实施步骤,使其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有效性和适应性。组织任课教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教学班的教学情况进行讨论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交流教学心得、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教学技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调查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教学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其对高等数学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适应性以及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高等数学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和原因所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进课程思想政治,引导、教育学生转变学生思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体会到高等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建议制定较为合理的高等数学考试成绩分值系数核算方法,按照不同层次基础分别出试卷考试。任课教师要能够清楚把握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教学班的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和教学设计,达到尽可能好的预期教学效果。通过深化高等数学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其次,分类分层次教学强调针对性,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真正实施“因材施教”。任课教师能够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程度去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激励教师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能,补充相关学科知识,自觉跨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各种教学改革都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一门公共基础课,更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高等数学实行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虽然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探讨和改进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它是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坚持分类分层次教学,不断总结经验,去弊存益,逐步克服影响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使高等数学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逐步成为一种成熟的、适应目前大学本科教育、符合民族院校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许永军.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谭建国.高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