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讨论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2019-01-14 02:32彭培培庞斯斯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2期
关键词:临床教学麻醉科

彭培培 庞斯斯

摘要: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需要临床医疗教学的推动,尤其对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麻醉学科,其临床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各种复杂的临床麻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病例讨论作为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将其应用于麻醉科临床教学中也会有突出效果。文章主要对临床病例讨论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具體作用做了探讨。

关键词:病例讨论;麻醉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178-02

一、临床病例讨论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疗质量。临床医学的重点在于进行临床的医疗救治,因此临床医学对于每位医生而言都需要在掌握基本临床医学理论的情况下不断地去进行实践。但由于医学理论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而临床实践是需要动手操作的,这中间就容易出现理解与认知上的局限与偏差,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将理论与临床实际情况一一对照。然而在现实的临床实践中,病人的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医生受限于自身的精力,不可能在实践中了解到所有的疑难问题,尤其在麻醉临床实践中,医生每天需要处理的病人数量众多,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处理案例经验,尽可能多地掌握不同情况的正确应对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临床病例的讨论就成为临床学生与医师了解多种疑难问题、积累丰富经验的有效方法,使学生与医师从中接触到自身实践中从未接触过的病例,最终提升临床处理能力,提升临床医疗质量。

2.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临床病例讨论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过程,通过病例讨论,能够让学生与医师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因此,在教学中应用临床病例讨论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与医师的积极主动性,不仅可以有效锻炼他们的病例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并在讨论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

3.有助于医学科研的发展。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推动,人类对于疾病的治疗也需要医学领域的科研去不断探索新的难题与解决手段。但临床医学的科研工作是建立在大量的直接经验与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的,需要用到大量的医学资料。而临床病例是国内外医学领域中的临床实践的总结,数量庞大,能够为不同医学课题的研究提供充足的基础资料与研究思路,帮助科研顺利开展。同时,临床病例也能为学生以及医师提供当前临床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完成论文研究。这些都对科研工作有重要作用。

二、如何进行麻醉临床病例讨论

在麻醉临床医学的教学过程中,临床病例讨论应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环节,这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形成一套完善的临床病例讨论流程,以便其能够顺利组织并发挥效果。成熟的麻醉临床病例讨论流程应包含以下内容:

1.负责人员。病例讨论的教学模式通常应由相关科室的带教老师负责牵头组织,从而确保整个讨论过程能够梳理开展。

2.时间、地点的设置。临床病例讨论的长效机制的形成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组织,因此明确固定的病例讨论的时间与地点有助于科室内的人员准时到位进行参与。在具体设置上,可以按周进行开展并选择能够容纳所有科室人员的地点。

3.病例选择。麻醉科临床病例讨论的病例应尽量包含临床麻醉中的各种病例,无论大小或成败与否,只要是真实病例即可,如麻醉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棘手的问题、器官的损坏、相关并发症以及新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等。

4.讨论的具体步骤。麻醉科病例讨论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对病例资料的介绍,如麻醉过程简介、相关化验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其次,提出病例讨论中的主要问题,如病因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措施、注意事项等;再次,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找出解决方法;最后,介绍有关问题的相关理论文献以及最新研究成果。

5.讨论形式。病例讨论以学生自己准备病例材料为主,运用多媒体形式对病例进行展示。

6.讨论记录与归档。在讨论中,应通过手写或录音的方式对讨论中的主要内容进行记录,并按照时间或病例类型进行归档。

三、临床病例在麻醉科临床病例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强化麻醉理论,提升临床技能。临床病例中包含了大量的实践操作与问题处理内容,这些操作与处理方法都是对麻醉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因此,通过病例讨论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到的麻醉理论知识与病例中的内容进行一一对照,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转化。如在进行复张性肺水肿病例的讨论时,就需要学生必须具备肺内生理性液体转运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其发生机制以及治疗与预防措施。此外,麻醉科的许多临床操作都具有风险性,如果理论不扎实,缺少严格训练,就容易为患者造成并发症。这时临床病例讨论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引发并发症的病例,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了解引发并发症的问题所在,以便在今后的临床操作中加以注意,减少操作上的失误,提升医疗质量。

2.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麻醉科临床实践中需要医师具备对患者情况的鉴别、诊断以及判断采取不同处理方法所可能引发的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医师能够对各种病情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问题诱发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这些能力都需要医师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逻辑能力。而临床病例讨论恰恰可以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与训练。如病例讨论中所使用的PBL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将实际案例作为线索,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对知识进行掌握,同时在独立寻找处理方法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自我独立处理麻醉问题的思维模式。如针对围手术期的高血压问题,让学生思考其引发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再通过简单引导之后,学生就会主动地运用自身的所有相关知识从病人原有高血压病类型及控制状况、麻醉深度、手术方法等不同角度分析其诱发因素,再针对自身得出的结论去采取措施,最后可以对照案例中的结果分析自己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是否正确以及有哪些不足,如此就能更好地建立起正确的逻辑思维。

3.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更多的麻醉学先进理论技术。医学领域已经步入了一个医学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时代,各种新的医疗技术、医学理念、医学理论出现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要求医师们掌握新技术、新理论的速度也应随之加快。在麻醉学科领域,我国的学科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无论是学科的业务范围还是基础研究都有了较大改善,其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知识结构也发生较大改变。在此情况下,单靠书本知识已经无法满足麻醉学科临床实践的要求,因此,使用临床病例讨论的形式能够为学生传播更多的国内先进麻醉学理论技术,让学生迅速掌握更多的病例处理方法,从而高效地提升临床麻醉水平。

4.激发创造力,推动麻醉学科科研发展。医学领域的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而应是一种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思考与研究的过程。除了基础理论的学习,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喜欢学习、善于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因此,在麻醉科临床病例讨论中,应引导学生去研究、去思考,激发学生对病例中问题的创新性思维,引出新的思路与方法,这对于提升麻醉科临床教学的科研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学生在病例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对病例中的难点进行研究,同时收集更多的相关病例材料,帮助其完成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临床性病例中的材料可以为当前麻醉學科领域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数据支持,使学生与医师能够以全新的思维方法与角度去探讨新的麻醉学科技术,从而进一步推动麻醉学科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病例讨论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具有增强学科理论与临床技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传播先进理论技术和推动麻醉学科科研发展等诸多现实意义,因此应将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与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叶永青.TBL教学法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6):113+132.

[2]詹佳,郑菲,张宗泽.提高麻醉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3):146-147.

[3]杨堃,黄昌祺.病例分析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02):401-402.

[4]谢琼.案例教学法在麻醉住院医师临床带教中的应用[A].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14年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暨贵州省第五次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会议论文汇编[C].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14:3.

猜你喜欢
临床教学麻醉科
勘误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学科配合围术期麻醉科教学查房的实践与经验
医患沟通能力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培养
医学院校临床教学阶段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浅谈二级医院麻醉科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