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2019-01-14 03:34庞斯斯门琛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

庞斯斯 门琛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要。但是心血管内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限制,主要是专业的内容以及经典的医学教学案例无法顺利和有效开展,只有借助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心血管内科教学;实践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139-02

一、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重要性

心血管内科教学作为我国高等医学专业教育中重要的课程,对现有的临床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夠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后的工作当中,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和心血管内科的医疗水平建设提供帮助和推动作用。在传统形式的教学环境中,心血管内科的教学多以教师为主要的教学带动者,以理论、案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单纯的教学,这在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的效果中受到教师的教学水平限制较大,并且容易使得学生在面对枯燥、单一教学环境的影响时,出现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下降。所以,如何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且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就成为医学领域教学当中的重点。

1.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质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以逻辑清晰、组织明确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种鲜明的理论层次。在思维导图的出现以及发展过程中,其具有启发性的信息表现形式,在理解理论以及解决问题时,可以帮助教师建立有效的思维导向,从而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理解理论知识的方向进发。

2.改善心血管内科教学现状。我国现有的心血管内科教学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较大,主要在于教学的形式依旧以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教师的思维、教学规划和安排容易受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不得不再次进行讲解,这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也对于教学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其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改观现有心血管内科的教学现状,将教师在教学当中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行细化,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从而借助可视化、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提升教学效率,改善现阶段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限制问题。

二、思维导图教学实践分析

思维导图以其通俗易懂的形式为教师提供教学辅助,使得教师在心血管内科教学当中关于多发病、少见病等的临床教学以及探讨当中,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的教学。以多种病症的并发症情况教学为例,注重日常临床教学病例的收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并在临床学习的过程中,从疾病发生特征、治疗过程,分别提出相应问题,从而在进行学习探讨时,就能够提出对临床病症的治疗手段,以此使得教学目标和规划能够得到实现。

1.教学案例的实践。在医学教学当中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锻炼临床能力,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特点以及病发特征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提供思考途径。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决定了其在学习当中的表现,因此有效的思维导图应用能够实际反映出学生对于临床病例的问题思考程度,并对其中出现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继而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真正使得临床教学能够从传统的单一传授到师生之间形成互动和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建立。

2.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作为医学教学领域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心血管内科的教学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医学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借助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对临床实践进行思维导图的建立,对理论当中提到的病例发病特征以及医治过程,通过思维导图的帮助,快速地分析问题,并且有效地记住理论难点,从而使得学生在借助思维导图的指引下,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临床病例的深入了解。这其中,思维导图能够作为临床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以中心化的思维导向,帮助学生明确病症发生、诊断以及治疗的整个过程、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以及必要的医治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

三、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建立在临床教学的环境当中,对于心血管内科临床案例教学存在的教学限制问题进行解决,并实际应用到教学的案例讲解、理论学习当中,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以及逻辑能力养成奠定基础,使之不仅能够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于临床病例的理解,也能够真正使得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时,对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1.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医学生在进入到医学理论的学习中时,完全按照课本排列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所以若是将理论知识进行临床试验,就会出现一定的制约现象,导致理论使用困难,无法真正开展医治。在学生进入到临床学习当中时,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过渡,以清晰直观的表现形式,严谨地排列病症发生以及治疗所需的各个环节,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其在面对临床病症的治疗时,可以快速地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例如:在讲解关于高血压的治疗理论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帮助,教师可以将判断是否为高血压的理论要点进行重点标注,并且将此知识点作为单独的子标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判断要点的认识,使得学生在面对理论时,能够直观地看到高血压判断要点,而不是在面对临床病例时,还需要联想到课本中画出的高血压判断要点,以此在实现高效率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2.改善传统医学教学形式。医学理论的学习在经过实践之后,会成为解决实际医学问题的唯一标准和依靠,但由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社会中心血管内科患者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相应的医学人才要经过理论学习、实践学习、见习学习之后才能够进入到工作岗位,在这整个漫长的过程中,造成的不仅仅是医院工作的加重,也对于医学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造成了影响和制约。所以,改善当前传统医学教学形式的途径和方法,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形式的教学以及学习,帮助学生提升医学人才的专业知识学习效率和实际治疗患者的医治能力,使得其在经过理论学习,进入到实践环节之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实践案例的学习,可以将课本理论以真实案例治疗过程的表现形式,通过主题明确、目标细分的逻辑导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快学生对病症治疗过程的理解。

3.心血管内科教学的进一步探索。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形式,思维导图在其运用的领域里,不断推进教学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升,以中心化的理论建立为前提,继而进行发散式的思考和探究,能够在结合以典型临床案例的教学环境下,建立逻辑清晰、条理明确的思维途径,从而使之形成能够解决实际医学问题的能力和理论基础。其一,表现在能够颠覆传统形式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教学,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点的联系中,形成逻辑化的思维导向,突破单纯学习枯燥课本理论知识的限制;其二,具有综合性较强的实践临床教育,是医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阶段,尤其在心血管内科的教学当中,结合在思维导图中建立的理论逻辑,能够使得学生在面对心血管内科当中病症的发病原理、病理表现、检查诊断、确定治疗时,形成有力的理论支持,从而在治疗中做到高效、准确。

四、总结

总而言之,心血管内科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顺利实施,能够帮助教师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理论以逻辑清晰、思维明确的导图形式建立,从而使学生也能够通过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建立自身的理论体系,以此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真正提高医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在现阶段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此推动未来医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易琦峰,齐梦影,严谨,沈薇,毛平,黄辉,郭黎黎,杨艳.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8,33(22):72-75.

[2]张秉全,禹晶,漆毅,鲍红光,张晗.基于思维导图的模拟教学法在心血管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2):1432-1434.

[3]王建旗,史旭波,李彦明,马志敏,郑华,杨毅.案例教学法与思维导图相结合用于心血管疾病临床教学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04):503-504.

[4]崔秀娟,黄华山,章沛然.探究式学习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06):712-714.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