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探究

2019-01-14 03:34吴明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1期
关键词:途径探究专业化

吴明华

摘要: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也成为当今社会与学校高度重视的部分,县级中职班主任专业化也成为现在一个发展趋势。如何更进一步地促进县级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进程,加快县级中职班主任专业化的效率与深度,已经成为现如今中职学校班主任重点研究的课题。文章就县级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和成长内容以及途径展开讨论,旨在推进县级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县级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化;途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263-02

县级中职班主任专业化是近年来中职班主任的发展趋势。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提升,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探究推進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措施十分重要。

一、县级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班主任都是从各科任课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班主任专业技能培训,对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及方法不熟悉,这主要表现为:

1.缺乏专业的工作理念。从目前的情况看,县级中职班主任专业化的进程中最大的绊脚石就是缺乏专业的工作理念,理念是支配一个人行为的主导思想,只有科学的理念才能有好的教学方法。很多班主任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班级日常工作的管理,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在工作中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班级管理效果不显著。

2.缺乏专业化的知识。中职教师大部分不是师范类院校毕业,没有经过完整、系统的教育教学培训,缺乏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学生出现一些临时问题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不能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比如,我校近年招聘了一批年轻教师,虽然在学历上相对提高了,但大部分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缺乏对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担任班主任工作方法不多。

3.业务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综合能力不强,比如,岗位职责规划能力低,职责与义务不明确,学校下发任务执行力低下,工作没有目标性,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对于学生的问题洞察力不足和发现不及时。中职班主任虽然是一项普通的工作,但是也有它的特殊性,不仅要向学生传达学校的任务目标,还要管理好班级、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但现阶段中职班主任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还需不断地学习。

二、县级中职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内容

中职班主任专业化是指班主任的专业的理念、知识以及能力不断地更新、丰富和提升的过程。只有自身规范了,才能影响身边朝夕相处的学生。

1.班主任的专业理念。它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核心,包括以德为先、以业为重、以容为大、以和为贵、以勤为尚、以慎为敏、以诚为恒、以勇为新、以爱为基及以人为本的道德情操。“为师先做人,育人先正己”,中职校必须变更传统德育模式,建立健康有效的德育模式。自身品德高尚,拥有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作为专业化的班主任不仅应具有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管理学的知识,而且应广泛涉猎社会学、美学、人才学等学科,掌握中职教育理论,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规律,还要有审美雅趣和浪漫情怀,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崇拜,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3.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它是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包括师生互动交往过程中的交流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研究能力、管理组织能力以及自我创新能力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这些学生大多学习能力不强,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学生,这些学生身上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毛病,没有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蚀,针对这样一个群体,班主任必须用专业的能力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人生轨迹。

三、县级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措施

1.班主任转变工作观念,树立专业化的工作理念。中职学校的领导要提高班主任专业化的认识,加大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力度,明确班主任专业化的目标,促使每一名班主任都能够深刻理解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学习和发展的理念,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工作目标,用专业的精神和观念去开展班主任工作。同时,中职班主任要通过参加培训、自我学习等多种途径获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作为班主任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教育能力。

2.创新班主任管理机制,推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1)健全管理机制。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需要中职学校从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班主任工作制度、班主任任职条件、岗位责任制度、培训制度、业务考核制度、津贴发放办法等。让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有章可循,目标明确,有的放矢。(2)建立评价机制。建立班主任的资格认证制度,将班主任的待遇、职称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有效的专业化评价机制,成为评定班主任专业水平的统一标准。评价机制要与绩效考核、奖惩制度挂钩,让本班的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做出评价,以此作为机制组成的一部分,让学校参考,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推动专业化建设的顺利实施。(3)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拓宽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途径。①建立系统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不仅操作方便,而且针对性强。比如培训内容可以根据班主任需要安排,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我们学校的校本培训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建立“师徒帮带”互动模式。学校建立了优秀班主任与年轻班主任的“师徒帮带”关系,定期进行“师徒帮带”辅导,制定了“师徒帮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是建立班主任学习共同体。通过定期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创建网络沟通平台,利用学校网站开设“班主任论坛”、“名班主任工作专栏”,让每一位班主任有更大的工作与交流的空间。三是开展教育科研,提高班主任的科研意识。通过以课题带队伍,为提高班主任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示范典型。②建立“轮训制”培训。针对中职教师目前的工作形势,建立“请进来、派出去的轮训制”培训制度,鼓励班主任分期、分批地进行专业化培训,同时适量减少积极参加培训教师的工作量,以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让班主任能有多次机会参加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培训,并在培训经费与组织实施等方面给予基本保障,使培训质量得到提高。③创建自主学习平台。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学习的知识只停留在表面,想要学习得扎实、全面,还要靠生活中的点滴空余时间去学习充实。学校方面提供了相关的书籍,也可以提供相关视频与课件或其他资料,为班主任自学提供方便。这样自学途径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课余时间可以学习更加专业的知识,加快专业化的进程。

四、总结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专业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职学校德育能否有效落实。班主任工作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它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必须通过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来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科学有效地胜任班集体的管理,真正为县级中职学生的成长负责,有效地增强本校在相同级别的院校当中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增玲.中职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探究[J].广西教育,2011,(36):74-75.

[2]吴莹.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动力不足现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黄怀梦.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途径探究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十九世纪美军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