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的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量审计方法研究核心探索

2019-01-15 03:30易操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设计阶段工程量建筑工程

易操

YI Cao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1 引言

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在现阶段变得普遍较长,导致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项目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总量的增加,使人们开始倾向于应用新型的设计技术。传统工程量审计方法有全面审计法、标准预算审计法、对比审计法、筛选审计法、指标审计法、重点审计法等,考虑到目前施工规模,很多工程项目都会选用指标审计法作为工程设计阶段的审计方法,而BIM(建筑信息模型)是将工程项目相关数据作为模型构建参数,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建筑整体结构进行仿真模拟的构建手段,在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量审计,对提高审计结果的有效性,提升建筑项目资源的利用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优势

建筑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建筑工程每天的数据总量,如果不能对此类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势必会增加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发生概率,而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并且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具备以下应用优势。

1)信息完整性

建筑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包括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也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如建筑区地质条件信息、水文地质情况、气候数据信息等,这些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而BIM 技术可以将此类信息进行完整采集,为方案设计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进而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

2)数据关联性

建筑工程中所有数据信息都存在相互之间的关联性,BIM 技术可以将该关系进行有效梳理,将所有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确认,借此提升施工过程的有序性,加快建筑工程后续的施工效率。

3)数据一致性

设计误差属于不可避免的因素,如何将设计误差下调至最低水平,是所有企业都需要做的事情。而BIM 技术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都采用统一的数据计量单位,对所有数据参数进行统一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计算误差,进而提升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4)仿真模拟性

传统设计阶段设计出的建筑相关参数,需要借助经验或手工制作模型来评价该设计方案的应用价值,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较高。BIM 技术可以借助相应的设计软件构建等比例的三维模型,根据三维模型的相关测试结果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建筑结构的各项性能指标,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1]。

3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量审计要点

3.1 工程量比较大的部分

工程量比较大的部分一直都是工程量审计要点之一,这是因为工程量大的部分属于工程中非常核心的结构,其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的施工效果。在进行工程量审计之前,技术人员需要了解建筑项目的施工性质,一般情况下,以什么为主体结构的建筑物,其建筑工程量就比较大,例如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的建筑物,那么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就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以砖石结构为主的建筑物,与砖木相关的工程量肯定高于其他结构施工,这些都是需要重点审核的部分,审计重点包括材料的各项参数、材料配比等[2]。

3.2 工程造价高的部分

建筑工程可以分为多个施工环节,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可以称作单独的建筑工程,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彼此间还存在着递进或并列的关系,而在这些分解出的工程中,工程造价高的工程也属于非常重要的审计内容。在建筑工程中,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中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高级装修工程等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工程造价较高,在应用指标设计方法进行项目审核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详细审查,及时发现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价值。

3.3 容易出错的施工环节

对比较容易出错的部分进行重点审计。例如,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梁与柱、梁与板交接部分的工程量有无重复计算的现象,对构件的数量统计是否正确,混凝土汤基础梁是否套用了带型桩承台;在砖石工程中计算墙身工作量时,内、外墙分开计算了没有,是否扣除了门窗洞口、嵌人墙身的钢筋混凝土柱、梁、过梁的工程量;在计算基础槽沟土方时,按规定应是内墙基础长度按内墙净长计算,如按轴线计算就多计了工程量;在土方工程中,平整场地和余土外运一般在工程图纸中不予表示,在编制工程预、结算时容易漏算等等[3]。

4 基于BIM 的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量审计方法研究核心

4.1 图纸绘制过程

图纸绘制过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非常基础的环节,但是图纸绘制也是确保建筑工程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可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在BIM 技术参与下,工程量审计在该阶段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在图纸绘制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的结构种类、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总量、材料的基本尺寸等内容进行审查,确定其与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是否契合,进而提升建筑项目应用过程的有效性。

②在完成数据采集之后,技术人员还需要校验所采集数据的准确度,可以借助专家系统、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对所有信息参数进行计算,同时需要确定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提升图纸绘制过程的科学性。

③在审计过程中,一旦发现计算错误的数据,应及时进行修改,但是考虑到数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那么BIM 技术需要对数据更改后的影响进行计算,把更改后的数据信息进行标注,重点关注更改后数据的准确度,减少图纸绘制过程中的错误发生率,进而提升设计方案的设计质量。

4.2 设计协调过程

BIM 技术应用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对所有建筑相关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并将此类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在工程量审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采集的数据信息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这样可以对设计方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直观了解,加快设计协调过程的推进速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数据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信息可以将建筑工程中各种类型工程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梳理,根据交互关系反馈的指标信息,构建相应的审计评价体系,使其在开展审查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水准。除此之外,在审查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借助系统模拟建筑结构的使用情况,根据每个运行节点的数据,对建筑结构进行微调,提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建筑结构使用的可靠性。

4.3 工程总量核算过程

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工程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和传统工程施工技术存在较多差异,尤其是工程总量的计算方式存在本质差异。在进行建筑工程总量设计时,可以借助BIM 技术统计的相关资料数据对工程总量进行初步预估。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各项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施工工期,能够提升工程总量分配的合理性,提高的建筑工程整体的管理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总量的增加,增加了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工作难度,而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完整采集,并且可以将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理,进而提升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量审计结果的合理性。另外,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工程量审计方法的优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确保施工环节的顺利推行,缩短建筑项目的施工工期。

猜你喜欢
设计阶段工程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技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研究与应用实践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