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校本化榜样育人理念的实现路径探析*
——以北京化工大学“校园青春榜样”育人模式为例

2019-01-15 09:54李富家王家红
山西青年 2019年8期
关键词:事迹榜样青春

李富家 王家红

(1.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强化并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传统的榜样育人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其亲和力和感染力不足的问题,推进榜样校本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探索,以大学生身边“可知、可感、可学、可鉴”的“校园青春榜眼”,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动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高校榜样育人的理论基础

榜样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又称先进典型。[2]榜样既可以是电视荧屏上出现的为社会、人民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人物,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起到示范作用、值得学习的身边人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将人的观察学习概括为“注意、保持、动作再生、强化动机”四个过程[3],他认为人们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可以获得学习。通过接受榜样、认可榜样的行为,激发向榜样学习的意识,最后将意识转化为物质上的实际活动,完成一个完整的观察学习过程,这一过程其实也是榜样效应的过程。

榜样育人是教育者通过榜样这一价值载体的人格形象,激励引导学习者自我内化榜样精神品质,生成自我道德人格和创新行为方式的一种教育活动。[4]大学生是自我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身边人或事物影响的一类群体,榜样教育作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抽象、艰涩、枯燥的理论和说教以具体、形象、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和真实的心灵触动,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二、大学校园中榜样育人效果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榜样与大学生缺少心灵契合

社会榜样在选树过程中往往追求“高、大、全”典型形象,他们工作生活的环境及人生经历与高校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往往距离较远。让学生难以企及,很难成为学生模仿和追赶的对象,因缺少共鸣和亲切感从而减弱了学生向其学习的动力。同时榜样的事迹和类型往往年年相似,其宣传方式和手段也往往趋同,千篇一律的榜样事迹引发“过目不过脑”的感官疲劳,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并在学生发展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

(二)榜样的宣传缺乏持续性影响

社会榜样的选树常常被视为一个活动,以一场颁奖典礼而告终。即使随后组织宣讲会或报告会其影响面和覆盖面也有限。很难对大学生产生持续性影响,很难对榜样形成牢固而深刻的印象。同时榜样的宣传方式缺乏多样性,往往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纸文字、一次手机媒体的推送或一个视频剪辑,在宣传过程中缺少了将榜样意识升华到自身行动的一个强化过程,导致学生只是看看,“过脑不过心”,影响了大学生用自身行动向榜样学习的重要环节。

(三)榜样的自身建设缺少持续投入

每一个榜样都产生在特殊的环境中,榜样选树出来后短时间内往往被媒体高密度关注,形成一段时间的热度,榜样的品牌价值经常被过度消费,但热度期过后,往往缺乏对榜样自身建设的持续关注与投入。同时社会群众对榜样的心理期待和评价标准会不自然的提高,其一点小的问题和失误在平常人身上都不是问题,但发生在榜样身上就会被过度放大,一不小心就颠覆了之前树立起的形象,会导致学生对榜样群体的不信任,也会对今后开展榜样教育造成困难。

三、校本化榜样育人理念的实现路径

校本化榜样育人理念就是坚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所拥有的榜样育人资源,从细微处着眼,深入挖掘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感人故事和生动人物,使之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着眼身边,树立“接地气”的青春榜样

为丰富榜样事迹的来源,“校园青春榜样”活动开通了学院推荐、自我推荐、他人推荐和网络推荐四种渠道,长期开辟事迹推荐平台,全面征集事迹与线索。事迹涵盖爱党爱国、民族团结、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十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方向。将“百人百事”候选人材料在线上线下发布或展示,以事迹的典型性和教育意义为评判标准,通过全校师生的网络投票以及专家评委的评审每年综合评定出“校园青春榜样”年度人物10人、提名奖10人、入围奖10人。这些榜样就生活在同学们身边,由学生参与选出,容易引起共鸣、印象深刻。

(二)重视宣传,产生“持久性”的长效影响

“校园青春榜样”百人百事评选活动注重全方位、立体化、持续性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对榜样事迹入脑、入耳、入心。在制作事迹展板、编撰榜样事迹集等传统宣传模式的基础上,制作人物事迹视频、漫画在校园大屏幕滚动播放,并开通“身边榜样”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多种社交平台,长期关注校内外树立的榜样人物以及时刻发生在校园中、社会上的好人好事。打通学生关注事物的不同途径和接受事物的新鲜方式,通过讲述榜样故事,对榜样进行长期、持续、有针对性的宣传,反复强化学生对榜样的认识,促使大学生自觉向榜样行为靠拢。

(三)坚持实践,拓展“多元化”的教育渠道

学校组织“校园青春榜样”年度人物候选人进行现场答辩展示,在全校学生的关注和参与下产生最终的10位年度人物;成立“校园青春榜样”特别报道团队,对榜样人物进行深度采访报道;举办“青春榜样大讲堂”让榜样走到同学之间现身说法,通过自身事迹分享自己的成长心得,并与到场学生互动;将“校园青春榜样”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改编成集观赏性与教育性为一体的舞台剧《榜样就在身边》。将榜样学习从认知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自主模仿榜样行为,向榜样靠拢。

(四)强化教育,实现“引路人”的自我完善

学校重视“校园青春榜样”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榜样的培养和投入力度。为“校园青春榜样”配备专门的人生导师,聘请“雷锋城”评选出的“百姓雷锋”作为一对一人生导师,建立一对一的电话、网络联系,进行实时指导,定期人生导师走进校园与“校园青春榜样”心贴心、面对面。持续举办“如何保持榜样先进性”为主题的“北化心桥”师生面对面茶座活动,持续关注榜样的思想动态,加强对榜样的自身教育,使榜样的形象“立得起”“倒不下”,实现带动受教育者一起进步的育人目标。

总之,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肩负起“培养什么人”的神圣使命,创新育人载体,探索有效实现途径,大力推进校本化榜样育人理念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事迹榜样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与时俱进
轮椅上的守望——湛江市离休干邵陈光保助学奖教的事迹
永恒的坚守: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老人关爱下一代的事迹
学雷锋精神知雷锋事迹做雷锋传人
榜样
榜样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