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技术理性批判的逻辑建构
——以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

2019-01-15 09:54
山西青年 2019年8期
关键词:技术理性资本家资本主义

杨 丹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是技术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而技术非理性运用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关系中最核心的就是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就是生产工具的变革,而生产工具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原因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生产工具的变革推动时代的进步,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结果却是人与之间人关系的异化,这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逻辑起点。

一、技术非理性批判的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超越自然本身所能提供给人的物质力量,人们征服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能力逐渐增强,人们所倡导的理性不再是理性本身而逐渐成为工具的客体,人本身也就越来越失去作为社会关系的人的主动性,沦为被生产关系的主导的生产工具奴役的对象。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最为明显,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①。“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②这表明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果,使人丧失了成为人的最基本的权利,而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推动力量就是生产技术的非理性运用。

技术理性是人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内在根据是任何技术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基于客观理性、经验理性或科学理性基础上的人类理性的产物,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同人的主观精神不断探索并发展的结果。

科学技术的进步本身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技术本身并没有问题,科学技术被运用到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中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但是资本家利用科技进步所取得的成果剥削劳动人民的行为是值得批判的,这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而这种不平等是由于资本主义私人占社会资料造成的。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的最终特征并不是消灭一般的所有制,而是废除资本主义所有制。

二、马克思技术非理性运用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社会财富不平等分配的根本的源头。技术的非理性运用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将技术物化的结果,资本家不断投入资本从事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其结果也导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在劳动过程,以及劳动本身,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马克思批判的关键不在于技术的进步以及技术的理性运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在于技术非理性运用的结果导致人的本质变成奴役劳动者的力量。

(一)马克思批判技术非理性运用的逻辑转向

马克思对技术非理性运用批判的逻辑转向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社会财富的批判相一致。马克思初期是研究哲学问题并且一直就很关注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并深入实际去了解工人的生产和生活,马克思从哲学问题转向现实问题的关键推动力量是从马克思从事报社记者工作时面对《林木盗墓法案》对已经走投无路的农民的生活的切身感受,马克思坚决的站在农民一边,为农民的切身利益辩护。虽然这一阶段马克思还没有把国家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但是马克思已经清楚的看到,普鲁士国家并不是黑格尔哲学所颂扬的理想国家,这是马克思技术理性批判的第一阶段即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接下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婪追求进行深刻的揭露,资本家在利润的驱使下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的进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其目的就是获取更大的剩余价值。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己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③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开始意识到“反对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④在《导言》中马克思从哲学上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物质力量的原理,马克思讲到任何一个特殊社会阶级都受到阶级的局限无法实现社会的解放。只有一个阶级它是被锁链束缚的无产阶级,马克思宣布“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物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马克思还首先转向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他强调“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⑤《关于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还强调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区别,马克思强调“政治解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政治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又受到阶级局限,表现在通过政治解放获得的自由实质上是在资产者任意处置财产的前提条件下的自由,而实际上的平等和自由是不存在的。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以及实现“人的本性的复归”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的异化实质工人在生产的过程中和他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成为相互抗衡的力量,成为异己的力量不依赖于工人而独立存在并成为统治工人的力量。马克思同时还强调工人的工资仅仅能满足维持自己劳动力再生的条件,同时随着机器的使用,分工程度的提高,工人作为人的本质逐渐丧失,越来越被奴役为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的生产工具。随着工人人口的增加,工人还面临着同行业之间就业的竞争压力,因为工人已经被沦为只有获得资本家提供的就业才能让自己活下去的地步,人的本质已经成为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二)技术非理性运用的发展

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过程实质就是提高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提高剩余价值的方式是通过提高生产的技术投入来实现的。资本家在追逐利润的前提下不断增加对技术的投入使得机器大规模生产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普及。马克思并不否认资本家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但是马克思批判由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带来的生产结果,他认为就是这个最核心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机器生产代替了人的手工劳动,这本来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应该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逐渐加深,从而技术也不再是技术本身而异化为剥削和奴役工人的工具,直接讲就是生产工具已经成奴役人的力量。马克思从这个角度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一种能够使资本增值的特殊商品,这就是工人的劳动力。劳动产品是奴役、支配着劳动者的对立物。工人自身的价值与意义的贬值和劳动产品的增值成正比。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失去了自身肉体生存的生活资料,而且失去了直接进行生产的生活资料。工人被迫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这似乎是商品和货币之间的等价交换。但事实上,劳动力的价值和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后者大于前者,这个差额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无偿获得的就是这个剩余价值。这一伟大发现,揭开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深刻根源。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两个伟大的发现,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剩余价值能够更好的揭示资本家的罪行,是导致工人贫困的直接动因。

三、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归宿

共产主义是进行技术非理性运用批判的最终归宿。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不必为了生存资料而进行工作,劳动也不在是异己的生产力量,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足以满足实现按需分配的要求,劳动已经成为实现自身的身心愉悦,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物质力量。在那里,技术已经成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不是异化奴役人的力量,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已经不复存在,只存在为了提高辅助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力量的技术理性。这对于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

技术理性的合理运用促使人的劳动能够更加促进人本质的复归,而不会再成为奴役劳动的力量,生产力的程度足以满足广大人民按需分配的要求,技术的物化也同样成为积极的促进作用,生产者能够将技术更加理性地运用于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的结果也不在据为己有而是属于社会的公共财富,人与人之间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在受到外界力量的限制,真正实现人本质的复归。共产主义社会技术的理性运用。未来共产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共有,财富按需分配,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不会再导致技术的非理性运用,而是协助生产关系共同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技术不断发展,技术进步永无止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在运用技术的同时应该注意技术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异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技术理性运用到我们的实践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技术的作用才能在未来实践中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人在本质复归的同时运用技术能够极大促进效率的提高,这是技术理性的本质复归。

[ 注 释 ]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第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第3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2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2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24页.

猜你喜欢
技术理性资本家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Bernard Shaw’s Wisdom 萧伯纳的智慧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责任伦理:变革时代的伦理探索
科技异化: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直接动因
体育消费的异化及其规避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