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9-01-15 09:54黄雅娟
山西青年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学教化马克思主义

黄雅娟 杜 伟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600)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而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引发学生对自身的思考,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更有内涵,让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背书应付考试上,更多的是要认识自身,懂得思考,为自身发展以及国家发展出力。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主要是分析人、揭示人的本质,从哲学的角度对人进行重新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如何培养人、发展人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人的本质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对于人的本质的揭示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在人学理论中论述人的本质时谈到,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抽象物,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马克思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即人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人、了解人,不能把人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同时在自我发展过程中要把自身与社会关系相结合才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因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高校的思想政治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受到教育的主体、客体以及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要从人的社会性的视角出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人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谈到了人的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有需求的并且这种需求是人人发展的动因,如果一个人没有需求,那么他就不会采取任何的行动,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结合人的需求理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如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就必须要让学生产生需求,产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学校可以通过调查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由于人的需求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在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种理念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理念是相同的,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把马克思人学理论与高校培养的观念相结合,更好的推动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2]。在人学理论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强调知行合一,在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的个性,强调人的需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的特长,紧密结合当今时代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二、基于人学理论反思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影响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向人回归,也就是说在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更多的是个人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以学生为核心,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关注大学生心理接受规律

教育过程主要分为认知、认同和实践这三个过程,但是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还停留在认知的层面,简单来说就是知道、理解,但是认知与认同无关,当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就是处于认知的层面,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和考试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并且能够对其复述,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否认同无从知晓[3]。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视角下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规律,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更加深刻,不仅让高校学生认知马克思主义,还要让其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利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注重学生的心理接受过程

教育的三个过程包括教化、内化以及外化。

1.教化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化起着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首先都要采用教化的方式,也就是说通过学校、教师将马克思主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虽然教化的方式有些被动,但是这种方式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的。在教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理论自信,重温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以及真理性,利用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去折服学生。

2.内化

内化是心理接受的更深层次的阶段,内化是指个人将社会意识融入到个人意识之中,并且能够主动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指教师将正确的思想价值传递给学生,然后学生对思想进行选择性的接受,在与自身的思想意识进行碰撞后,把思想价值与自身的发展相融合。但是内化的过程时间较长且比较复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基于人的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外化

外化是指个体将自身所接受的思想通过外在的形势表现出来,在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中主要是指学生的行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但是外化是要受到外界环境所影响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思想意识都能够落到实处。

三、基于人学理论视角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

(一)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进行小班教课外,其他专业的学生都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并不能顾及所有的学生,有些学生上课不听讲玩手机、还有些学生想积极发言但是并没有发言机会,因此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可以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

(二)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

在课堂教育中教师主要讲解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以及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由于高校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自主学习与教化式学习相比,效率更高印象更加深刻[4]。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时常与学生进行联系,分享时政热点以及最新的思想解读,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查资料,强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充分运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可以丰富教学方式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公众号,比如“学习大国”以及相关的APP,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能够认同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将其内化。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主要是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更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此通过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可以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在人学理论的视角下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强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人学教化马克思主义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伦理教化思潮与历史悲剧的类型演进*——以南戏与明清传奇为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北人学没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