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研究*

2019-01-15 15:55易丹丽
山西青年 2019年21期
关键词:阵地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

易丹丽

(淮海工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随着全球经济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形中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带来严峻的考验,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也是我国意识形态的主要前沿阵地,如今我国高校处于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碰击的聚集地。当前,我国高校主流意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与管理,这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与意义。

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本质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高校是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聚集地,也是主流意识形态前沿阵地,针对当前社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以及社会使命感,应以科学严谨的政治态度深入分析研究当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本质。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把控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发展方向。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引导过程中,应注意高校学生对此的接受度以及认同度,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毕业之后能否成为我国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也影响到我国政治的长治久安以及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由此可见,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管理与建设。即便高校是各种思想碰撞交融的地方,但是无论任何思想都无法动摇并削弱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主体思想,并将我党的指导方针作为思想统领,使其引领高校学生秉持正确的思想观念,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稳定发展做出良好贡献。

另外,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应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各国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发生大碰撞,这无疑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这种形式同十年之前的学生相比,现代学生人生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发生明显的转变。高校工作应明确国家经济问题就是当前国家最大的政治问题。虽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水平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当前高校校园中还会陆续发生大学生因为贫困、网贷等诸多经济原因自杀事情发生,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会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产生疑惑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一定的偏颇。国外许多国家打着和平的旗帜,却在暗中阻碍我国经济发展,想尽一切办法企图对我国进行分裂,这种和平演变已经给许多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破坏。为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无形中受到西方国家思想进行冲击,从而削弱主流意识形态中隐藏的主体地位。随着网络数字化信息普及,国外思想与国内思想融合碰撞,高校学生在这种融合碰撞的思想中容易产生新的问题,这无疑给高校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加大建设与管理,全面占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一)加强高校教师的理论修养,提高社会责任感

高校教师应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重视自身的理论素养,教师自身理论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听课效果。教师在授课时应将我党的先进思想理论转化成引导学生的主要思想方法,还要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领域的阵地,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播散在高校课堂中每一个角落,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主要指导思想。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还要对教学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对社会中出现中的热点事件进行剖析,特别是高校学生持续关注的问题更要用心留意。高校教师能够正面客观的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展开详细作答,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高校教师还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增加课程的吸引力以及实效性。另外,教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当前少数高校教师高举思想解放等错误言论误导学生,对于这种缺少师德的教师,高校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没有约束指导的思想解放都对高校阵地的基础造成很大的动摇,从而造成无法估量的负面作用。

(二)加大高校教育力度,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党建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供扎实的思想基础以及政治保证。高校党建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最为重要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该阵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其他工作的好坏。高校教学课堂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发表自由言论的讲堂,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渠道,是思政课程与我党指导思想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政教师必须严格捍卫我党思想领导方针决策。为此,高校教师除了拥有优质素养之外,还要担负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在传授学生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在政治方向以及根本原则方面,高校教师必须持有坚定立场,坚决拥护我党的正确领导。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观为高校的主要导向

高校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学生的主要指导,使其拥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以此起到稳定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作用。高校作为多元化思想碰撞、融合、冲突的交汇地,高校教师应该将社会主义主流核心价值观引入校园,并与校园中的思想风气进行优化整合,为高校营造出健康的校风与学风氛围。根据我党提出的正确价值观,进行积极的理解掌握,并将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校园的学生群体意识,使得高校师生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同。为此高校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吸收我党提出的思想含义,待学生走出校园后能与社会达成相互一致的思想观念。

三、高度重视高校内存在的国外意识形式,防止非主流意识形态持续蔓延

(一)注重文化阵地堡垒作用

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良好的经济优势势必会带来良好的政治优势。为此,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其政治影响力以及文化影响力在全球各个国家拥有着极大的控制力。这就导致高校学生极其容易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像是学生喜欢吃的肯德基西式快餐,电影院中播放的好莱坞大片,以及一些深受大学生追捧的美国明星,还有价格高昂的奢侈品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其中就有不少学生为了购买苹果手机,而不顾自身健康卖肾换手机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不但少有人继承传扬,还被当代青年人嘲笑成老古董,为此,各大高校应对文化阵地引起足够的重视,转变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加大汉文化的宣传力度,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高校学生会还可以组织学生编排经典历史剧,促使学生在排练演出中加深对中华历史文化的了解,使其在了解中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喜爱。

(二)争夺网站中的意识形态阵

在网络信息时代,随着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人类生活已经越发离不开手机。世界各国都争相在现代化技术中不断创新改进对外技术手段。为此我国现代化信息领域也应该有所加强,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新改进信息传播方式,并灵活运用这种手段为学生传播更多的正能量。我党曾在会议上提出重视新型媒体舆论的影响,这就需要高校也要抢占网络舆论的制高点,并根据各个学校实际情况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倡导学生文明上网,正确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另外,各个高校还要加强领导管理力度,改进原有组织形式。这就需要领导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拥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并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作为网络传播中的主要思想地位,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学生喜爱的网络平台开拓成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地,促使学生在了解社会资讯的同时,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我党正确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民族团结凝聚力。

当前,新媒体社交以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自由灵活的特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高校在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时,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我党引导的思想观念。打破传统老旧的思想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并在学校网站上设置与之相关的思想教育专栏。另外,高校还可以建立校园微信公众账号,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解读社会热点新闻,以此正确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校通过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积极回应学生的所思所想,在正确引导学生思想观念的同时,还要防止网络负面舆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空间,加强建设管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阵地。

(三)杜绝宗教意识形态传播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宗教也出现了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的情况。无论是高楼林立的都市,还是位置偏远的农村,都能寻找到西方基督教以及天主教的教堂。并且这种宗教传播正在各大城市中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进行延伸,甚至波及到我国诸多高校。同时这种宗教还向我国富裕人群进行延伸,导致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家在国内肆意捞钱,在国外大肆消费的现象,甚至许多人都将户籍转变成外国户籍。当前,我国各大城市通常都是高校的所在地。因此,各个高校对国外宗教的传播引起高度重视,阻止国外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宗教形式影响误导高校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控制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清楚认识到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性,实时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对思想出现偏颇的学生,应及时与其沟通交流。

四、结语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同样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教师还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增加高校教育的吸引力以及实效性,除拥有良好素养之外,还要担负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必须持有坚定立场,坚决拥护我党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高校内存在的国外意识形式,防止非主流意识形态持续蔓延,以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和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阵地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无尾怪”和“独角怪”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