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动吸引器负压压力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19-01-15 10:47袁芳易燃根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江西宜春336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9期
关键词:负压气道高压

袁芳 易燃根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江西 宜春 336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高负压压力和低负压压力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取100例本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低压组和高压组,低压组将负压压力控制在100~200mmHg,高压组将负压压力控制在200~300mmHg。对比两组患儿的吸痰效果和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治疗后,高压组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低压组显效3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两组均有较好的吸痰效果。高压组痰中带血8例,痰中无血42例,发生率16%,低压组痰中带血2例,无血48例,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200mmHg低压吸引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更好,可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对气道的损害。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呼吸科疾病,患儿气管痰液不能及时排除造成其呼吸不顺畅,甚至会造成窒息死亡,或并发感染[1]。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及时有效地排痰就是关键。电动吸引器是临床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吸痰的主要方法,但不同的负压压力造成的结果不同,本报道将对两种方法的吸收效果报道如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低压组和高压组各50例。高压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0.3~4.0岁,电动吸引器负压压力100~200mmHg;低压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0.4~4.5岁,电动吸引器负压压力控制在200~300mmHg。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具有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电动吸痰器,设备来自于杭州某厂生产的小儿吸痰器,并使用该厂配套生产的吸痰管和吸痰治疗盘。两组给予不同的吸收压力,其中,低压组将负压压力控制在100~200mmHg,高压组将负压压力控制在200~300mmHg。雾化吸入后,由护理人员帮助下,患儿取半卧位,头后仰、保持患儿的头部、颈部和胸部在一条直线上。连接电动吸收器,并将负压调至两组所需值,连接吸痰管,检查吸痰管的通畅性,吸收口腔分泌物,完成后关闭吸收器,更换一只一次性吸痰管,测量鼻尖到耳垂的距离,加上3cm后即为插管长度,一般插管长度为10~12cm,左手食指固定此处插入的吸痰管,启动设备。两组均由专业护理人员完成,使用吸痰管规格和操作时间相同。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两组吸痰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以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为标准,包括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治愈:患者的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完全消失,检查肺部和气管显示无病变;有效:呼吸困难、气促等症明显改善,或经过治疗有所好转,并逐渐朝好的方向发展;无效:患者痰鸣音明显,呼吸困难症为减弱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儿痰中带血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完成相关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高压组治愈4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低压组治愈3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痰中带血率比较

高压组痰中带血8例,痰中无血42例,发生率16%,低压组痰中带血2例,无血48例,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儿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以反复发作,呼吸道阻塞明显,并发症多为特点,应引起临床重视,以提高小儿生活质量,挽救小儿生命。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与外界环境有关,也与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有关。婴幼儿不能理解正确排痰方法而导致呼吸道阻塞严重,呼吸困难。分泌物长期留在呼吸道内,对呼吸系统,心肺等均具有严重的影响[2]。在临床治疗中,排痰作为首要治疗目标。在治疗中,以抗菌药物为主,及时消除感染,并结合排痰处理,是治疗的最佳手段。电动吸引器是一种可以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医用仪器,在临床中主要应用呼吸系统危重患者。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将该仪器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治疗中具有积极效果。研究证明,负压吸引可以有效地吸痰,但是负压压力的大小对吸痰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压力过大造成痰中带血的发生率较高。

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压力进行比对,分别为低压组和高压组,研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吸引压力的大小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其中,低压组的压力值为100~200mmHg,高压组的压力值200~300mmHg,以提高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水平,提高电动吸引器的排痰效果,也减少治疗中对患儿气道的损伤。患儿气道黏膜感染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炎性反应,使呼吸道黏膜水肿、感染损伤等,在受到外来的物理刺激的情况下就会容易损伤[3]。而低压吸痰可以保护气道,在吸气的时候关闭负压可以增加肺通气量和血氧饱和度。可以根据患儿的痰液量进行选择,关闭负压并移动吸痰管,从而防止因为同一部位的吸痰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气道损伤。同时,该操作方便,可以很快实现。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高压吸引的方式,吸痰成功率较高,但是痰中带血的发生率较高,达到了16%。临床上众多研究也表明,临床上运用常规负压(200~300mmHg)吸引痰中带血出现的可能是28%。这主要与幼儿的气道黏膜较薄且血管分布较多有关。气道黏膜损伤是吸痰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常规的负压吸痰会造成患儿口腔黏膜的损害。而200mmHg以上的负压更容易造成所有的患儿黏膜损害。本次将负压降到了100~200mmHg,主要以100mmHg为主,结果气道损伤率明显降低。具体数据为高压组痰中带血8例,痰中无血42例,发生率16%,低压组痰中带血2例,无血48例,发生率4%,这与其他临床研究数据也保持一致,进一步说明在电动吸引器吸痰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可以调低负压压力。

综上,100~200mmHg低压吸引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更好,可提高治疗效果,并主要降低对气道的损害。

猜你喜欢
负压气道高压
一种耐高压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反腐高压震慑!这些官员选择自首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2015年全国两会最高检、最高法2014年成绩单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