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筋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土基坑的应用

2019-01-15 02:07
山西建筑 2019年2期
关键词:坡面标高钢管

胡 汉 平

(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山西 临汾 041000)

1 工程概况和周边环境

该工程位于天津市××经济区内,主要拟建建筑物有办公楼、门卫室,其中办公楼拟采用框架结构,地上9层,地下1层(主要功能是车库)。基坑长约104 m,宽约33 m,基坑深度4.9 m,±0=4.4 m,地面平均标高3.0 m(-1.4 m)。基坑东侧、西侧、南侧均为市政道路,北侧有一河道通过,距基坑较近(11.68 m~13.50 m)。工程总平面图见图1。

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1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处华北平原,属冲积、海积平原。据了解,拟建场地原为耕地,经济区建设时经平整后荒废,场地地势较平坦,标高介于3.00 m~2.84 m之间。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基坑深度影响范围内场地地层条件自上而下分布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 0.80 m~0.90 m,底板标高为2.20 m~1.94 m,主要由①2素填土组成,呈褐色,可塑状态,粉质粘土质,含植物根,属中压缩性土。人工填土填垫年限大于10年。

厚度 1.70 m~2.00 m,顶板标高为2.20 m~1.94 m,主要由④1粘土组成,呈灰黄色,软塑~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高压缩性土。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

厚度 12.20 m~12.40 m,顶板标高为 0.30 m~0.15 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 2 个亚层。

第一亚层,⑥2淤泥质粘土:厚度一般为 7.00 m~7.30 m,呈灰色,流塑状态,无层理,含贝壳,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夹流塑状态粉质粘土、粘土透镜体。

第二亚层,⑥4粉质粘土:厚度一般为 5.00 m~5.30 m,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

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尚稳定。

厚度 1.70 m~2.30 m,顶板标高为-12.00 m~-12.16 m,主要由⑦粉质粘土组成,呈黑灰~浅灰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有机质、腐植物,属中压缩性土。

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

厚度 4.00 m~4.80 m,顶板标高为-13.75 m~-14.30 m,主要由⑧2粉土组成,呈灰黄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 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

2.2 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潜水水位如下:初见水位埋深2.80 m~2.90 m,相当于标高0.15 m~0.04 m;静止水位埋深2.30 m~2.50 m,相当于标高 0.55 m~0.46 m。表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排泄,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 0.50 m~1.00 m 左右。

2.3 基坑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基坑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上述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依据岩土勘察报告,取平均值,结合地区经验值。

3 支护方案选择与确认

本基坑工程为软土基坑,支护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三种支护结构:1)地下连续墙,支护与截水二合一,基坑内管井降水,安全可靠,在当地常用,造价高;2)支护桩(悬臂桩),地下水控制采用在支护桩之间设置高压旋喷桩,与支护桩一起形成截水帷幕,基坑内布设管井降水,安全可靠,在当地常见,较为经济;3)采用内放坡+加筋水泥土搅拌桩+微型钢管桩支护结构,加筋水泥土搅拌桩一方面作为截水帷幕,控制地下水,另一方面起超前支护作用,基坑内布设管井降水,该方案经济,在当地未见,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三种支护方案上报业主后,业主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经济与安全比对,认为前两种支护结构即地下连续墙与支护桩造价过高,不予采取,第三种支护结构内放坡+加筋水泥土搅拌桩+微型钢管桩在造价方面明显占有很大的优势,极为经济,可比前两种支护结构节省造价达百万元,虽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但安全可控(基坑深度较浅,基坑周边无重要的构筑物)。

对于三种支护方案,单位亦进行了多次方案可行性讨论,认为采取内放坡+加筋水泥土搅拌桩+微型钢管桩支护方案可行,虽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但完全可控,否则不具备竞争优势,将被淘汰出局。

4 支护方案整体思路及支护剖面图

4.1 支护方案整体思路

依据基坑深度、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本基坑为软土基坑,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选用内放坡+加筋水泥土搅拌桩+微型钢管桩支护结构,坡面进行钢板网喷射混凝土防护,划分为两个剖面,其中1—1剖面(基坑东侧、北侧)按1∶0.75放坡开挖,2—2剖面(基坑西侧、南侧)按1∶1放坡开挖。地下水控制采用截水帷幕+坑内降水井。截水帷幕采用双排水泥土搅拌桩,搭接宽度均为20 cm,桩径500 mm。设计使用年限为一年。

本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理正岩土超级土钉6.5PB2版进行理论计算。

4.2 支护剖面图及大样图

支护剖面图及大样图见图2~图5。

5 施工技术要求

5.1 加筋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要求

1)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参数:桩径500 mm,桩长10.0 m,搭接宽度200 mm,选用32.5等级水泥,每米渗入量60 kg,水灰比0.6~0.8;

2)桩位偏差不大于50 mm,桩机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相邻搭接宽度不得小于200 mm,桩径偏差不大于设计桩径的4%,桩长不得小于设计桩长;

3)施工中如因故停浆,恢复供浆后,应从停浆点返回0.5 m,重新喷浆搅拌;

4)相邻水泥土搅拌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 h;

5)水泥土搅拌桩加筋体采用E18钢筋,成桩后随即插入,间距0.6 m,长度9.0 m,梅花形布设。

5.2 微型钢管桩施工要求

1)技术参数:选用Q235型钢管,直径60 mm,壁厚3.5 mm,长度6.0 m,间距1.2 m。

2)桩长不得小于设计桩长,桩位偏差5 cm,垂直度不超过1%。选用机械设备(铲车、挖机)辅以人工压入地层。

3)钢管端部应制成封闭尖锥状,尖锥顶角宜取30°~60°。钢管上应布设注浆孔,注浆孔应沿钢管周边对称布置,每个注浆截面的注浆孔应取2个,注浆孔间距为300 mm,孔径5 mm,注浆孔外应设置倒刺覆盖保护孔口。倒刺可采用热轧等边角钢,与钢管夹角宜取20°~30°,角钢宽度为30 mm~63 mm,厚度为3 mm~6 mm,长度为50 mm~60 mm。注浆孔距钢管顶为2.0 m,距钢管底为0.5 m。

4)钢管压入地层后,应在钢管内进行压力注浆,注浆材料选用P.O42.5水泥,水灰比0.5,注浆压力不小于0.6 MPa,注浆量取300 kg/根。

5)微型桩顶部两侧设置E18钢筋连接,并喷射混凝土。

5.3 降水井施工要求

1)技术参数:降水井55口,井深9.0 m(孔口标高3.0 m),孔径700 mm,井管500 mm,选用无砂混凝土井管,降水井按间距13 m~15 m布设;

2)滤料选用磨圆度好的圆砾,井管底部设置沉砂段;

3)对不易塌孔、缩径的地层采用清水钻进,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深度0.3 m;

4)采用泥浆护壁时应在钻进到孔底后清除孔底沉渣并立即置入井管,注入清水,当泥浆比重不大于1.05时,方可投入滤料,滤料填充体积不得小于计算量的95%。

5.4 降水要求

1)潜水泵应安设在设计降水深度以下位置,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2)降水开始前应统测一次自然水位,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水量;

3)当水位已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每天观测一次,雨季时应每日2次~3次;

4)对水位、水量监测记录及时整理,绘制水量Q与时间t和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

5)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

5.5 放坡开挖施工要求

1)截水帷幕达到养护龄期(28 d)再进行基坑开挖;

2)基坑土方开挖应按设计坡比分层开挖,第一步2.0 m,第二步1.5 m,第三步1.4 m,不得超挖,分段开挖,分段长度不大于30 m,分块分区对称进行;

3)机械开挖时,对坡体土层应预留10 cm。由人工予以清除,坡面无虚土,坡度严格按设计要求;

4)每步开挖到位后及时进行坡面防护。

5.6 坡面防护施工要求

该基坑为软土基坑,为防止雨雪对坡面的浸泡,导致坑壁坍塌,对坡面进行钢板网喷射混凝土防护。喷射混凝土厚度为50 mm,强度等级为C20,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3%;粗骨料宜选用粒径不大于10 mm的级配砾石;喷射作业应分段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内应自下而上均匀喷射;喷射作业时,喷头应与坡面保持垂直,其距离宜为0.6 m~1.0 m;钢板网与坡面的间隙应为20 mm;混凝土面层采用钢筋固定。钢板网的规格为:板厚1.2 mm,梗宽2 mm,长节距100 mm,短节距50 mm。

6 结语

本工程业已顺利完成,基坑监测数据表明,各项位移指标均在容许范围内。工程的顺利实施得到了监理、业主及当地质监站的肯定,在当地类似工程中具有借鉴经验。

猜你喜欢
坡面标高钢管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车间工艺钢构中标高调节方式的选择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Revit中自动生成标高线的开发技术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地表粗糙度对黄土坡面产流机制的影响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