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实践与探索

2019-01-16 05:16王建敏张国君
中国医院 2019年5期
关键词:支部志愿党员

■ 王建敏 花 蕾 张国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是新时期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直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特殊的组织隶属关系使医院兼具医疗卫生和教育教学两个行业属性,形成鲜明特色。宣武医院机关第一党支部(以下简称“第一党支部”)在自身建设中,始终紧扣两个行业特点,凝聚行业优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使党支部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改革和事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磨砺、不断提升。2018年下半年,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开展了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遴选工作,第一党支部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成为全国首批培育创建单位。

1 “走在前头、作出表率”,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中提升组织力

作为由医院党委直接领导下的管理部门组成的集体,第一党支部始终牢记机关党建必须“走在前头、作出表率”的要求,重视模范引领作用的发挥。院党委书记作为第一党支部联系人直接指导工作。一方面,在党内通过用制度明确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的议事规则,使组织生活制度化、议事决策民主化;通过建立扩大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实现党内外联系的全覆盖;通过谈心谈话制度,使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另一方面,所辖科室通过党群联席会制度,定期沟通部门重点行政工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形成合力。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行政中心工作的实施,都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有力地推进了事业的发展。

2 加强“火车头”建设,在选准配强支部班子中提升组织力

党务干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党支部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2]。第一党支部注重支委和党小组长的人员结构和队伍搭建,支委中既有中层干部,又有普通职工,充分反映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党小组长则主要由具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党员骨干组成,搭建后备梯队。院领导分别联系各党小组,较好地发挥了指导、把关和监督作用。第一党支部强化政治引领,确立了“正心、正言、正行”的文化理念,引导全体党员群众以守正为要,既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又以正心立志、正言立信、正行树范,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管理者的精神气质。先后以“在选准配强支部班子中提升组织力”“党小组长的角色认知和工作方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专题,对全体支委、党小组长开展培训,提高支部干部的政治能力、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以人为本的办事能力和做好思想工作的沟通能力。

本栏目由北京南丁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独家协办

3 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在与时俱进、把握规律中提升组织力

就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严肃性、规范性,以及党员教育、党员管理的内容、形式、载体和支部活动的时间等,调查了解全体党员、群众的真实需求,并对问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全员反馈,有针对性地制定支部工作计划、务实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对全体人员开展“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管理论文写作”等系列专题培训,增强机关人员问题意识、调研意识和群众意识。近年来,第一党支部各科室积极围绕本职工作申报研究课题,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院改革发展的调研”“医改新形势下医院反腐倡廉面临的新情况及对策研究”“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建设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研究”等先后获批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基层课题重点项目,“医改背景下大数据应用助力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式探索”“公立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公立医院党委统战工作实践创新研究”等先后获批北京市医管局党建课题。同时,第一党支部还创办了自己的刊物《支音》,每月1期,按时向党员通报支部工作,推进党务公开。

4 构筑立体交叉式教育管理平台,在创新工作、激发活力中提升组织力

党员思想建设是党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以往“填鸭式”“快餐式”的教育、学习方式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无法使党员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脑”[3]。作为医科大学直属医院,宣武医院充分发挥学习教育和研究优势,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载体。特别是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医院创新教育主体,形成了“机关主讲人”学习品牌,从确定学习主题到遴选主讲人和讲课内容都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提出建议、拟定备选主题、征求意见、确定主讲人、内容准备、讲座讨论、总结经验、评比表彰等环节,形成闭环组织模式。第一党支部注重发挥领导者的典型示范作用,定期开展院领导讲党课、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活动。在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中,党员先学一步、深学一层,进而推进全院广大职工的学习教育,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展览,党委书记带头、党委委员和普通党员担任宣讲员,分别为院领导、第一党支部及全院党员群众等1200多人进行了14场次的现场宣讲,用生动的语言和通俗的事例为参观者解读十九大报告和新党章。第一党支部创新教育内容,运用“3×4组合式党员教育模式”,从医院、支部和党员个人层面,把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爱院教育和岗位教育的学习内容融入到党员教育中。第一党支部创新教育举措,运用“全员乐阅读”形式进行价值引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勤学、善思、笃行。运用专题化、长效化的“会前十分钟微党性”教育,使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成为每月组织生活的必修课。

5 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引领改革、服务大局中提升组织力

党建工作是公立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推进发展的指路灯塔。扎扎实实做好党建工作,就是要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中,促进公立医院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4]。2017年4月,北京市全面启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从医改的筹备到实施再到平稳过度,第一党支部始终注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排头兵”作用。如医改前夕,本着管理者先受教育的原则,组织全员开展医改政策、落实举措、实操技术等专题学习,凝聚思想共识;自助挂号机推广普及之前,组织开展专题志愿活动,通过实地培训、持续服务、问题调研、收集整理并反馈建议给相关部门进行改进提高。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首日,由党员骨干组成“医改小太阳”情绪疏导员队伍,覆盖全院门诊和住院各个区域,采用排班上岗的方式服务在一线,为患者进行政策宣传、就医引导、情绪疏解。医改实施后,第一党支部围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专题服务活动,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服务、真诚沟通,发现患者困惑和诉求,积极帮助解决就医问题,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6 实施专项计划、“雨露”计划,在组织凝聚、服务群众中提升组织力

第一党支部积极帮助科室、职工排忧解难。针对调研发现的党员群众迫切需要提高理论研究能力的实际需求,实行“能力提升”专项计划,通过邀请业内专家来院讲座、内部优秀人员交流经验及“论文写作工作坊”等多管齐下,为职工排忧解难。实施“雨露”计划,每当党员群众生病、献血或者家庭困难,支委会第一时间到家中、岗位上或是病床前慰问,送去党组织的关怀;每逢春节、建党节,走访探望支部离退休的老同志,常怀饮水思源之情;每逢建军节,看望慰问各个岗位上的复转军人,致敬最可爱的人。自宣武医院志愿者协会2010年成立以来,第一党支部连续8年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从最初的院内门诊导医志愿服务不断扩大创新为绿色环保志愿服务、院区建设志愿服务、医改专项志愿服务等。“四个一”志愿服务模式实现全年门诊志愿导医,即每周一清晨由机关第一党支部每个党小组的1名党员或积极分子到门诊大厅志愿导医1小时,手把手指导就医患者自助挂号、打印化验单、导医指路等,使志愿服务成为一道温暖人心的风景线。

优秀的集体哺育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打造优秀的集体。近年来,第一党支部无论是自身建设还是党员队伍建设,无论是带动所辖科室的发展进步还是引领医院事业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集体层面,除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外,第一党支部从2014年开始,连续4年荣获医院“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自2009年开始,连续8年荣获“首都医科大学优秀主题党日/主题系列工作”;先后2次荣获“首都医科大学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项目”,2次荣获“首都医科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层面,近年来,第一党支部先后涌现出“北京市师德榜样”“北京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省级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医院报刊与新闻宣传先进个人”“首都医药卫生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先进典型。

猜你喜欢
支部志愿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以志愿,致青春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志愿中国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