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版画学科在美术教育中的跨界探索

2019-01-16 10:20文苗苗
时代人物 2019年31期
关键词:版画跨界学科

□文|文苗苗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

从美术的本质看,它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与扩展。因此,高校作为重要的版画教学基地,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应该促使美术教育中的版画学科进行跨界探索,从有界交流向无界共享转变,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引入多元化手段,从而促进版画学科在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高校版画学科在美术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高校版画学科的发展现状。高校是承担版画教学的主要教育单位,目前,在美术教育中,开设版画专业的院校也相对较少,且这些高校的版画教学内容主要以版画和铜版画为主,而石板和丝网版的教学则受限制于设备原因,普及性较低,多以介绍性内容让学生了解,实践性教学难以开展。在版画学科教学方式上,有意识地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可视化教学,让学生真切感受版画创作的过程,注意在实践中融入知识体系和艺术理念。在版画的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参半,或各有倚重,课时安排不尽相同,考核方式多以专业知识考试以及实践作品结合为主。

总体来看,高校版画学科是在社会需求和教育需要的背景下设立的,在为社会版画人才的输出、版画艺术语言的学术性和个性化探索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学科在各大院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方面仍不尽相同。

高校版画学科在美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版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可否认的是,版画教学作为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注度也在逐渐上升,在课程的优化配置上也给予其相应的重视。但各高校在版画教学的重视度上仍参差不齐,其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教学体系或教学模式上的“拿来主义”,即多数以其他专业类美术院校版画教学为参考,导致版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另外,在美术教育开设的专业中,油画或国画等相对热门,专业学习人数较多,以至于在版画的存在感降低,有些开设的版画选修课安排不甚合理,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其走马观花式的版画教学方式,使得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处境。

其次,学科互动有待提高。从地理位置看,各高校之间的分布不均匀,或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如东北地区院校在教育资源、教育理念、学科认识等各方面与南方院校的交流相对较少,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探讨机会很少。在美术教育中,注重的是学科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从而为促进创新提供动力。显然,在这一方面版画学科仍有待提高。

再者,教学资源有限。在教材和教学资料的配置上,版画专业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普修课程是基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各种版画语言的基本理解和认知,这些高校除了在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画论等基础性课程在教材使用上具有标准参照和选择之外,其他与版画专业相关的教材以及理论性的知识各大院校莫衷一是,虽然有的院校给老师提供了教参,但其滞后性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更多则是来源于教师个人所提供的素材。在教学手段上,由于版画自身成本较高,加之材料的广泛性,版种的差异性等使得版画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跨界思维与版画学科的结合

版画跨界的优势[1]本文从版画跨界的优势出发,探讨版画学科进行跨界的发展路径,不容置否的是,版画跨界也面临着其他问题,本文暂不涉及。

其一是对材料的运用把握及拓展。现代版画受西方版画创作观念、传统版画优良传统以及现代技术的影响,俨然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其种类的繁多也使得其材料的选择以及技法的表达不仅多变且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因此在尝试引入其他新型媒介材料或表现技法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其二是自身具有复数性与传播性。从现代视角看,(德)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认为,“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总是可复制的,人所制作的东西总是可被仿造的[2]。”同时认为,“对艺术品的机械复制较之于原来的作品还表现出一些创新[2]。”因此,复制性使得版画能够穿梭于手工、机械、数码等不同的表达形态,而复制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传播,古代木刻版画的功用本质上来说就是进行文化或思想传播[3]。

其三是传承性与包容性。鲁迅先生认为现代版画是从西方“拿来”的,有其合理之处,从这一视角看,版画并不会想传统水墨或书法艺术,经历当代性的转化仍不能完全跳脱传统范式,其经过20世纪的西方艺术的洗礼,并没有受到传统版画的诸多羁绊,而是向着现代化的独立艺术形态发展,对各种事物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当然,也不能完全割裂版画的前世,从版画的衍生发展脉络看,现代版画的发生并不是突变的,从它身上也能够反映出传统木版画的蛛丝马迹。由此,版画并没有太多传统范式上的规约以及对新事物的包容性,使得它可以吸纳多种养料。

版画学科的跨界路径

第一,注意美术教学中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照。从美术教育中的四大绘画种类来看,油画、国画、雕刻等学科其自身在表现技法、用色方式、文化表达、画面组合等具有一定的个性,版画学科由于在种类上具有丰富性以及在材料上具有多样化特征,其学科之间在元素上的借鉴成为可能,这就要求在理论上引导学生发现学科之间的共性之处,在实践上培养学生以更加分散的思维和广博的视角看待版画创作。从其他学科来看,新媒体、互联网、影像、计算机等现代化学科与版画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尝试从二维向三维实验或由作品形态向观念形态转变时,这些学科为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互联网等学科与版画学科的跨界存着难度,前者对学生来说,从掌握到应用需要良好的学科素养和能力,后者与前者的切入也需要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要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促进学科之间的有效互动,帮助学生进行版画的实验性创作。

第二,跨区跨校,促进多元共享。一方面,进行版种之间的学科互补,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综合类院校而言,工作室是版画教学的主要场所,也代表着不同的版种,其不同版种学科之间的交流很少,多集中在各自版种的技法钻研上,因此高校之间在版种上应该开放、共享,以促进各版种教学之间的互补。另一方面,进行综合学科平台的构建,当下学术型与应用型版画学科人才的培养失衡,各高校之间应该在理论学科以及实践课程上进行经验共享,通过优势院校向其他院校进行相关学科人才的输送,薄弱院校向优势院校进行学科交流,逐步搭建起学科交叉型的实践平台,从而促进版画学科的良性互动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版画学科的跨界路径探索,会涉及到标准的界定问题,即学科之间的跨界与融合并不是天马行空的组合或简单的“拿来主义”,而要立足于学科之间的特性,以一定的艺术原则为参照,避免应盲目追求跨界带来的新鲜感而导致艺术本身纯粹性的缺失。因此,跨界不是简堆砌和叠加,要立足于学科之间的特性,进而进行艺术上的尝试。

从全国来看,高校在美术教育中版画学科的探索和实践上,既有成就也面临着转型,尤其是在当下,如何将高校版画学科进行多元化发展成为重要课题,而近些年来,跨界思维进入艺术领域,对版画学科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因此,作为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版画学科的发展应以更宽广的视角加以对待。

猜你喜欢
版画跨界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版画作品选登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超学科”来啦
跨界通平台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