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液在四肢开放创面愈合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2019-01-16 12:44,·,,,,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伤科消肿换药

,·,, ,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医院 骨二科,新疆 昌吉 831100)

开放性四肢骨折或单纯的软组织损伤在手术后部分患者会因各种原因遗留开放性创面,创面早期的处理方法很多,一些新兴的生物技术、分子技术及基因技术也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的如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但手术和材料费用昂贵,临床上创面换药也是非常常用的方法,待换药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的情况下可行植皮或转移皮瓣治疗,祖国医学在创面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在临床实践中,我科自制伤科液以三黄汤为基础,并根据维吾尔医药理论“祛除异常黏液质,调节局部热性气质异常作用”,加入新疆道地药材及维吾尔药材,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的药物外用于创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因四肢开放性损伤后遗留开放创面的40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7岁~62岁,平均(39.6±19.5)岁;用自制伤科液换药。对照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5岁~62岁,平均(41.7±17.8)岁;用呋喃西林换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创面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纳入患者均为四肢开放性创面不能Ⅰ期清创缝合的患者或新鲜开放性骨折经手术处理后遗留创面的患者;排除年龄过大或过小不能配合每日治疗的患者,继发全身或局部严重感染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本组20例患者在根据伤情进行手术清创等处理后,对创面每天换药清除坏死组织,用络合碘消毒液消毒2次后,予以伤科液(黄连、栀子、黄柏、新疆软紫草、新疆薄荷、新疆骆驼蓬草、白矾、冰片)湿纱布4层湿敷于患处,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分别在第3、7、13天换药时测量创面愈合率,并测量患肢固定标记部位周径,评估其肿胀程度,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感染及过敏情况,13 d后根据情况给予继续换药或皮瓣转移或植皮治疗。

2.2 对照组

同样对清创处理后的20例患者每日换药,处理方法和测量方法同治疗组,不同的是消毒2次后运用呋喃西林湿纱布4层敷于创面然后无菌辅料包扎。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肢体肿胀程度:依据《中医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以消肿程度及天数为指标,分为显效:肿胀肢体周径前后差值≥0.9 cm,消肿时间≤3 d;有效:肿胀肢体周径前后差值0.4 cm~0.8 cm,消肿时间3 d~6 d;无效:肿胀肢体周径前后差值≤0.2 cm,消肿时间≥6 d。②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让患者在标有10个刻度(从左向右10分)的直线上划线,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不能忍受,分数越高表明越疼痛,于骨折后3、7、13 d进行评定。③创面愈合率的测量用药后第3、7、13天用半透明纸片印在创面上描记创缘,剪出创面形状的纸片进行电子天平称重,与原创面大小纸片比较,计算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率=(原创面面积纸片重量-现创面面积纸片重量)/原创面面积纸片重量×100 %。④安全性观察:观察患处有无局部反应以及全身过敏反应、创面感染等。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在换药后第3、7、13天创面愈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更快,如表1所示;在治疗第3、7天时治疗组较对照组肢体肿胀消退更快(P<0.05),第13天时两组患者肢体肿胀基本消退,接近正常(P>0.05),如表2所示;疼痛的减轻程度治疗组同样优于对照组,3次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肿胀程度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下疼痛VAS评分比较

4 讨 论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细胞生物学过程,付小兵等[2]通过对创伤所致体表慢性创面研究发现,创面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支架,主要指纤维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下调、修复细胞特别是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凋亡、局部创面生长因子浓度的变化、创面愈合调控的网络发生障碍是造成创面延迟愈合的重要因素。损伤部位的血小板被激活后,立即释放多种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不仅可促进创面愈合,而且还可作为趋化因子招引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先后进入创面[3]。也有学者提出了“创面污染”以及“细胞的隐性损害”等假说,但目前还不能用一种学说能完全解释创面愈合的机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创面的处理方法也日新月异,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皮肤牵张技术、创面的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技术快速发展,为创面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中医药和维吾尔医药对创面的治疗也有丰富的经验。我院自制伤科液以三黄汤黄连、栀子、黄柏为基础,加入新疆软紫草、新疆薄荷、新疆骆驼蓬草、白矾、冰片。其中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泻火,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具有抗炎、消肿、镇痛作用;黄柏不但有抗菌作用,还能促进毛细血管再生;栀子具有清热泻火、利湿解毒、凉血止血之功,其有效成分栀子醇提取物具有解毒镇痛、镇静、促进软组织愈合和杀菌作用[4~5];紫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研究表明,新疆软紫草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等功效[6];骆驼蓬草祛除异常黏液质,消肿止痛,通血调经,其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其中生物碱类成分药物作用十分广泛,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炎镇痛止痒等方面的药理作用[7];薄荷凉血活血、利咽透疹,新疆薄荷具有抗炎镇痛、抗真菌、抗病毒作用[8];明矾有抗菌、收敛作用;冰片有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诸药共用,可通过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消炎镇痛、活血消肿等作用,有效地减少损伤组织的炎性渗出,预防感染,消除组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缩短消肿时间,促进创面的愈合。

邢基斯等[9]报道,伤科黄水促进大鼠创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认为伤科黄水具有显著促进创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宋苏闽等[10]报道伤科黄水对尺桡骨干双骨折手法复位后肿胀的消除效果好,起效快,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其中的伤科黄水与我院自制伤科液均以三黄汤为基础制成,功效相似。由此可见,中药的外治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证实,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创面愈合及消肿、止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相比西药单纯的抗炎作用有其明显的优势,两组患者的创面均未出现明显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伤科液外用于开放创面效果显著,既可以预防创面感染,消肿止痛,还能改善局部血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促进创面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伤科消肿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HPLC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伤科黄水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