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2019-01-16 12:44唐江洪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尿量脊髓功能障碍

唐江洪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由于胸腰椎起着支撑躯干和保护脊髓的功能,因此绝大部分患者均合并脊髓损伤,导致损伤平面节段以下不同功能障碍甚至缺失,譬如排尿、排便功能障碍以及运功、感觉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若处理不有效及时容易引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甚至尿毒症,成为该类患者后期死亡的最大原因之一[1~2]。笔者近年来通过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脊柱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8例,按手术先后顺序排序编号,根据SPSS 18.0统计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3岁~70岁,平均(43.7±14.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高处坠落8例,摔伤13例,其他原因2例;脊髓损伤节段:胸髓13例,腰髓21例;ASIA分级:B级18例,C级9例,D级7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2岁~70岁,平均(44.1±14.5)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0例,高处坠落7例,摔伤14例,其他原因3例;脊髓损伤节段:胸髓14例,腰髓20例;ASIA分级:B级19例,C级9例,D级6例。经SPSS 18.0统计软件统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均符合正态性分布,且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X片、MRI、CT诊断有胸腰椎骨折,同时合并有脊椎损伤,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参照《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版)》[3],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知情同意本研究,膀胱残余尿量大于100 mL。为保证研究的真实可对照性,排除年龄>70周岁者,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及泌尿系统并发症者,既往有前列腺增生或尿道梗阻病史等非本次疾病引发尿潴留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均接受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疏导:对合并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尽量提供相对私密、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患者感受病情及需求。②健康宣教:在脊髓损伤知识宣教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间歇性导尿的优点,主要是要求患者制定合理的饮水计划并按时记录饮水和排尿量。③间歇导尿:根据患者病情及输入和摄入液体量制定每日排尿次数及时间,一般每日5次~6次,根据膀胱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延长导尿间隔时间,对于年轻、有积极恢复欲望的患者要求患者自行间歇导尿。④技巧训练:由护士教导,患者自行训练,平时练习缩肛,缩肛后保持10 s,每日次数不限;排尿前练习屏气,取坐位身体前倾屏气呼吸以增加腹压,同时向下用力做排便动作数次。

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护理,具体包括:①针灸干预:由针灸治疗师操作,嘱患者侧卧位,取肾俞、腰阳关、三阴交、阴陵泉、水道、秩边等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必要时加用温针或电针,连续6 d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②脐疗干预:由护士操作,暴露患者的肚脐(神阙穴),固定艾灸盒使艾灸孔针对肚脐,点燃艾灸条,每次30 min,连续6 d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③手法干预:由护士操作,操作前先搓热自己的双手,用一手由患者膀胱底向体部环形按摩,再双手重叠放于膀胱上向耻骨后下方挤压,力度由轻到重直至排出尿液。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和尿路感染发生率,并评估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均接受完4周的干预,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均有明显上升,而残余尿量则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而残余尿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对照组有4例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11.76 %,高于对照组的8.82 %,但经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4 讨 论

临床所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中,车祸、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是青壮年患者最主要的致伤因素,而老年患者的致伤因素多为滑倒、跌倒等低暴力损伤,这与老年人多存在骨质疏松有关[4]。合并的脊髓损伤常影响膀胱的神经支配,引起膀胱正常排尿机能障碍,这是临床护理中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通过膀胱功能训练来提高患者的储尿和排尿功能,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对于膀胱功能短时间无法恢复者,临床上多采用长期留置尿管,但容易导致膀胱功能下降及尿路感染等,近年来多采用间歇导尿。对照组患者接受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间歇导尿和技巧训练,主要在于提高患者配合干预的积极性,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逼尿肌功能,提高膀胱神经敏感性,本研究中34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膀胱功能还是得到较大的恢复,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也仅为11.76 %。

就患者膀胱功能障碍而言,中医学认为属“癃闭”范畴。脊髓损伤主要乃督脉受损,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伤则阳虚,气化无权,膀胱开阖失司,故尿潴留不得下。观察组接受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中的针灸干预主要选取肾俞、腰阳关等穴,助阳气化,同时配三阴交、水道等穴通利水道,再用艾灸脐疗培肾固本、补益元气,排尿前又用手法疏通局部气机、缓解痉挛,同时给予机械压力促进尿液的排出[5]。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后,膀胱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则低于对照组,且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仅为8.82 %亦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值得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尿量脊髓功能障碍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