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柔性引进校外名誉院长运行机制与实践
——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

2019-01-16 06:45吴菊珍吴靓陆一新吴勇张玉竹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名誉院长成都

◆吴菊珍 吴靓 陆一新 吴勇 张玉竹

(成都工业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成工院”)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新建本科的高等院校,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迈进,必须进行全面综合改革和转型升级。校院二级管理制度是实施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将权力下放,管控充分前置,让二级学院在经费支配、教师考核上有更多自主权,便于激发整个机体的活力。

学校的转型发展,二级学院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因为学科、专业、平台建设等都需要靠二级学院去具体实施和落实。二级学院领导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部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成工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建环学院”)是2015年才新成立的二级学院,为了快速发展,积极申报学校综合改革项目,成为学校首批四个综合改革试点学院之一。于2015年7月起,首次从成都理工大学聘请引进名誉院长,在二级学院实施校内和校外“双院长”制。

一、成都工业学院建环学院成立之初情况

1.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薄弱。成都工业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4月,有建筑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2个专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1个本科专业,学生450余人,专业教师不足20人,高职称高学历师资缺乏。党政领导2人,均缺乏本科专业建设的经验。同时面临基础设施相当薄弱,硬件、软件缺乏等情况,办学形式严峻。

2.科研带头人缺乏,科研氛围不浓。教师工作基本都是授课为主,科研氛围不浓,缺乏科研团队和带头人。教师习惯于仅仅教好本专业课程,不会太多考虑学科发展、科研平台搭建等问题,学院长远的规划与发展反而没有被很好的涉及与思考。很多教师申报课题主要动机就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是完成科研工作量的考核,科研意识比较淡薄,缺乏科研氛围。

3.缺乏经费支持。新建学院,因为学生和教师人员绝对数量少,学生竞赛、质量工程、科研和平台等缺乏积累,按照学校经费划拨的方案,给予支持的经费严重缺乏。

4.办专科的思维和理念固化,教师转型需要过程。本科和专科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等有很大差别,而教师长期以来已经固化的专科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本科办学。本科面临的是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教与学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老师需要由过去只重教学而轻科研转型到教学与科研的并重与均衡发展才能适应于新形势。

二、成工院建环学院“双院长”制实施情况

为了摆脱建环学院目前困境,必须进行改革,要实现快速发展,要出奇招,借力发展,而聘请校外名誉院长带领团队,借助外部资源快速成长是首选方案。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聘请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某专家(教授、博士后)作为校外名誉院长,与校内建环学院院长共同担任行政管理工作。经双方商定,签订了《成都工业学院聘请名誉院长协议书》,主要职责任务如下图1。

“双院长”制实施两年以来,建环学院各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2015年度和2016年度学校考核中荣获“优秀单位”称号。

1.尽快完成专科到本科转型,少走弯路。成都理工大学本科办学历史长久,其办学经验可以通过聘请的名誉院长直接引进过来,可使建环学院尽快完成专科到本科的转型,少走弯路。

2.外引内培高学历人才,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为了提高老师教学科研能力,该名誉院长直接承担了建环学院5个博士教师的导师任务,全方位进行悉心地指导与帮助。使博士们自身能找准目标与方向,激发内生动力。为了全方位引进人才,他利用自己在成都理工大学的资源与人脉,帮助引进高学历人才充实建环学院师资队伍。迄今为止建环学院引进博士6人,副教授3人,在读博士3人。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布局合理。

3.亮点工程取得突破。“不识庐山真面目出,只缘身在此山中”,长期以来成工院在专科背景下,学院党政领导及教师站的高度不够,往往没有意识到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成都理工大学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些平台是作为优秀大学的重要支撑和关键要件。

4.优化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环学院2016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目前还是本专科混合模式,面对几年后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学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真所谓“摸着石头过河”。为此,名誉院长根据其在成都理工的多年本科人才培养经验,指出了建环学院的不足,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事业的有利时机,把产教融合融入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5.资源共享。成都理工大学办学经验丰富,硬件和软件实力强,平台多,教师人脉广,渠道广,两校资源共享。目前,成工院和成都理工大学已经在实验室共享、教师队伍交流学习、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互相借鉴,在教材编写方面,共同编写了《电子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两本本科教材并在两校使用。其核心课程的PPT也直接向建环学院老师推送。

6.本科办学理念渗透容易。从校外聘请名誉院长与教师不涉及利益关系,可以作为旁观者,这样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把控方面考虑单纯、简洁、纯粹。外来和尚好念经,不存在因人设课程等问题。其所阐明的本科办学思路和规律,更能让教师理解和接受。

7.科研力量明显增强,科研带动其他项目结硕果。教学需要有科研的支撑,否则教学只能越来越退化,与社会实践脱节。在名誉院长的带动下,2017年,建环学院所有青年老师都积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科研项目,整个学院的科研氛围被充分调动起来。改变了以往的单纯教学理念,意识到学生参与到各种科研中也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全面培养,也才真正地实现积极的教学相长。

科研活力同时也带动了学院积极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挑战杯、学生技能竞赛等项目并取得硕果。2016年省级“创青春”创新创业项目,建环学院“清流计划”荣获省级银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建环学院一等奖有4项。参加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等。

8.资金投入显著增加。按照目前学校的绩效机制和实验室投入经费管理模式,建环学院很多目标无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环保的大政方针,学校领导的前瞻智慧,学院全体老师的努力,“双院长”制的优势互补,使建环学院成功申报了校级科研平台和建设国家水中心的分中心。当前各种建设经费近400万元,为下一步学院发展进入快车道奠定了扎实基础。

9.学术氛围和办学理念得到提高。Burns敏锐地指出,团队负责人或行政领导并不是单纯的领导者简单粗暴地行使权力,而是引导追随者按照双方认可的价值和动机去行动。双方的关系是一种相互激励,共同成全,共同成长壮大,双赢的关系。名誉院长带来了优秀本科院校的学术氛围和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学术交流讨论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主动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性。

三、对“双院长”制的几点思考

1.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的兼顾问题。对于引进校外名誉院长,因其本身学术和管理能力强,往往身兼数职,工作比较繁忙,当出现与本单位工作时间有冲突的时候一般都以自己工作单位为主,这样不利于工作的持续性。

2.政策的持续性和长远规划问题。本次聘请名誉院长工作期限为3年,外聘领导为了在其任期内政绩最大化的目标,对于学科定位发展、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等这类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见成效的工作往往会花费精力比较少。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有效的奖励机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校内院长的作用在一定时间后将是更为重要与起决定性的。

3.教师激励制度。应该加强教师培养专项经费支持,鼓励教师走出去,改变教师闭门造车的现状,参加各种教学科研培训和会议,学习学科领域的前沿学术动态,开拓国际视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4.校外名誉院长的考核机制和绩效问题。校外名誉院长的管理问题目前还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因其身份特殊,是没有实质行政权力的行政职务,但是又肩负了行政和学术双重身份,因此在行政管理力度上会打折扣。目前成工院还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绩效机制,暂时由建环学院牵头,人事处、科技处、教务处、综改处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考核,根据其履职情况和贡献大小,提出一定的奖励方案,最后由学校执行。对于大的贡献,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灵活处理方式。这一新事物的长久成效,也需实践与时间来进行验证。

四、结论

建环学院借力发展,实施“双院长”制对于成工院的学科方向、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等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首次采用这种制度,也是一种百花齐放的探索,存在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去做,才能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名誉院长成都
谁是“名誉镇长”
穿过成都去看你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大学生“名誉准则”的三道防线
数看成都
孔雀爱羽
成都
院长究竟该拿多少钱